2002年7月份,连云港海州区的双龙村在抢修一条马路,结果就在挖路基的时候竟然挖出了一具古棺,经专家鉴定,确定这是一座汉墓。
发现汉墓可是大事,当地立即组织考古队,进行紧急发掘。
这座墓葬的规模很大,说明墓主是有身份的人,且这又是汉墓,汉代崇尚厚葬,那么这里面很可能有大量的文物,想到这里,大家干劲十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先后清理出来的一男一女两具棺椁,里面除了枯骨和几件极其简单的随葬品之外,再无其他。
考古队见此情景大失所望,强打精神清理最后一具棺椁。
可当他们打开棺盖后,竟发现还有一层厚厚的密封板。
密封板很牢固,考古专家项剑云拿了根钢钎小心撬动,嘎吱一声,密封板的一角被撬了下来,众人通过这一角向棺内看去。
项剑云先嘟囔道:“这棺材里咋还有一节白莲藕呢?看样子还蛮鲜的。”
站在旁边的同事们盯着这“白莲藕”仔细看,有个人忽然惊叫道:“什么白莲藕啊,那是人腿!”
项剑云再看,可不是嘛,皮肤白皙,脚趾头饱满,连脚趾甲都像活人那般完整光滑,那分明是一条腿,瞬间,他感到浑身一软,差点摔倒。其他同事们也是目瞪口呆,冷汗直冒。
此为汉墓,也就是说墓主人葬于2000多年前,而且还是葬在沿海潮湿地区,千年时间,腐成一堆枯骨才是正常状态,可如今,却发现了一具不腐尸身,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国曾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一具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尸身,被称作是奇迹,难道这棺中是又一个奇迹吗?
考古队不敢怠慢,继续全神贯注地开棺。
密封板终于被全部取下,棺中浑浊的液体中,一具鲜活的尸身漂在上面,大家都惊呆了。
除了“栩栩如生”四字,再没有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只见这具女尸,一眼看上去就像是活人一般,整体呈白色,肌肉饱满,皮肤完整光滑,捏上去还有弹性,就连脚掌的皮肤纹路都清清楚楚。
专家们对尸身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这位女性墓主,身高158公分,推测40岁左右,奇怪的是她的身体左侧和身体右侧有明显区别,左侧整体都比右侧要纤瘦,尤其两条腿,左腿比右腿细很多。
专家将这位墓主带到医院进行透视以及进一步剖检,想要查明她的死因。
经过检验,医生惊喜地发现,她的脏器竟然全都完整,只是萎缩了。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脑神经还都清晰可见。
经过医生们全方位的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恶性疾病,专家推测,她很可能是在中年时患上了脑血栓,从而左侧肢体失去功能,时间久了,左侧身体就变得消瘦了。
接下来,考古队又请来颅骨复原专家对女墓主进行容貌复原。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复原过程,这位墓主人的容貌终于呈现了出来,只见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原美女,圆脸,杏眼,樱桃小嘴,下颌精致,简直让人惊叹。
专家们综合了所有线索,推断她应该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妇人。
那么,这样一个美丽的贵族女子,到底是谁呢?
然而墓中能提供给我们的人物有效信息实在太少了。
女子墓中除了一些日常器物,只有一枚铜印,上面刻有“凌氏惠平”四字。
也就是说,女子名叫凌惠平。
这枚铜印上面还雕刻着一只龟。要知道,龟纽铜印是当时官员印鉴的样式。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很多贵族女子,甚至是公主皇妃,往往都不会留下具体的名字,“某某妻”或“某某氏”就算是代称了。
而这个女墓主,不仅留下名字,还拥有一枚官员级别的印鉴,这说明她的身份很不一般。
然而史料中却查不出凌惠平的任何信息,专家们又陷入僵局。
这座古墓可能是夫妻合葬墓,共有1男3女。既然凌惠平墓中再查不出什么,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墓主身上了。
男墓主的棺盖上,写有“东公”二字,棺中有一枚同样款式,但是略大的铜印,可惜,铜印已经锈蚀,上面的字看不清了。
除此之外,他的棺中还有一些名谒木牍。
所谓名谒,是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用的,就类似现代的明信片或者贺卡,上面写着祝福语以及自己的姓名。
而这些名谒,有东海郡太守的,有河南都尉的,都是一些身份显贵的人,可见这些人在逢年过节时,都给男墓主送来过名谒。
专家们看到这些官职名不禁眼前一亮,古代派人送名谒,都是位低的给位高的送,或者是平级之间送。也就是说这男墓主的身份,至少是太守级别的。
可由于缺乏关键信息,最终凌惠平的身份也无法确定。专家们推测,男墓主是一个级别在太守以上的官或者贵族,凌惠平可能是他的夫人,极有可能是汉代凌氏一族的女儿。
凌氏是当时一个很有名望的大族,凌氏的女儿也身份显贵,那么,凌惠平拥有自己的铜印,这就说得过去了。
不过,除了墓主人身份外,这座古墓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为什么他们的身份高贵,墓葬没有被盗,随葬品却十分寒酸。
也许有一天,这些谜底会揭开吧。
一:凌惠平是什么年代的人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生不老就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历朝历代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没有人不想益寿延年活得久一些。但生老病死却是人之常情,既然不能永远活着人们便开始为死后做盘算,特别是一些地位显赫的人,更是希望自己生前享受的那些荣华富贵能在死后继续享有。
所以,死后被厚葬,以及拥有一座豪华的陵墓,甚至,把尸身保护好,使其千年不朽,便成为了帝王和权贵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拥有着数量繁多的超豪华古墓。
其实,在中国考古界,关于不朽尸身的发现有很多,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在马王堆出土的古尸辛追及凌惠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凌惠平的故事。
在2002年7月7日,在连云港市海州区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在挖掘地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古时的墓葬群。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这个大墓应该属于西汉晚期。当时,在这座古墓中,一共出土了八十多件文物。
这其中,最让考古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在这座古墓中,竟然出土了一具保存极其完好的女性尸体。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第三具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尸,而前两具分别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湖南马王堆女尸和湖北荆州男尸。
这具女尸身长160cm,尸体的头发、指甲、内脏都保存完整,皮肤和肌肉也清晰可见。于是,伴随着墓中铜印的发现,墓主人的身份也被揭开。
“凌氏惠平”便是这具女尸生前的名字。
当时,面对这具保存如此完整的千年古尸,考古人员都非常兴奋,大家急切地想知道凌惠平的死因,并为此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工作。
对于凌惠平的死,目前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死于他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对尸体进行防腐剂涂抹的时候,人们发现尸体的肌肉组织松弛,且有坑洼的感觉,像是被外力所致的。此外,在凌惠平腹部的右下方有一个小伤口,感觉像是被人用刀捅的。而且,凌惠平的面部表情也比较痛苦,看起来就像是死前经历了某种折磨和惊吓。
更有甚者,她肩膀的锁骨之间是紧紧闭合的,很显然是遭受捆绑所致。不过,研究人员在对其尸体进行X光扫描及解剖后发现,她的内部脏器并没有受到损坏,没有发现什么致命的外伤。
说法二、死于疾病。
另外一部分专家认为,凌惠平是死于疾病的,因为,从她腹部右下方的创口来看,极有可能是阑尾炎化脓所致。此外,如果说是外伤,或者说是他杀的话,一定会在尸体上留下痕迹,但是,通过对凌惠平头骨,以及内部脏器的检查来看,都没有什么损伤。更何况,她的脖子也没有被勒过的痕迹,而造成她锁骨闭合的原因,应该是在死后进行防腐处理的时候,用布料大力包裹所致。
可以说,能够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千年古尸,人们除了好奇她的身世外,对她的容貌更是非常好奇,所以,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她昔日的芳容。通过解刨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人们绘制出了凌惠平千年前的样貌。可以说,她算是一个绝代美人,拥有一张平圆形的脸庞,柳叶弯眉,杏核眼睛,双眼皮,樱桃小嘴。
此外,与千年古尸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只形态逼真的“龟钮”印章,上面刻有“凌氏惠平”四个字,让我们知道了这位不朽尸身的名字。但是,这个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女性,为何能千年不朽且她生前有着怎样的身份,一直都备受人们的
其实,关于凌惠平的身份,一直都是扑朔迷离的,引人猜测。因为,在同一个墓葬中出土的男主人,拥有一个正方形的龟钮青铜印章。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不过,在男棺内侧则刻有“东公”二字。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东公”在古时候是非常有名望的人。
由此可以推测,这位男性墓主人其生前应该是一个地位不低的官员。在汉朝时期,只有年薪在300到2000石的官员,才可以享有使用龟钮青铜印的权利。这么看来,凌氏家族的地位应至少在太守以上。此外,在对凌惠平尸体的查验中,考古人员发现她的足底纹路清晰可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生前应该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外出应该多是车接车送足不触地的。
由此则可以看出,凌惠平在家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不管凌惠平有着怎样的身份,她都见证了历史的演变最终成为了历史的尘埃。现今,“凌惠平”被安放在连云港市博物馆,以这样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示着汉代时期连云港的风土人情和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诉说着一段过往的历史。
最后,凌惠平尸身的不腐,是否与棺中的棺液有关?
但这些液体是入殓时注入的,还是天长日久渗入的地下水,尚无定论。之后,据连云港市第一医院用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棺液的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其pH值为7.55,呈弱碱性,棺液中还含有血红蛋白,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墓棺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
所以说,“凌惠平”能在适于细菌生存的碱性棺液内保持千年不腐,这又是一个谜。
参考资料:
【《湖南卫视探访“奇妙”凌惠平》、《南京医学家尝试提取DNA“复活”千年女尸》】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