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和尚都没有戒疤?为什么现在还有和尚

2023-03-02 22:03:19 789 0
奇闻异事录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和尚头顶的戒疤了?戒疤,其实在1983年以后就废止了,理由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并有损身体健康。有人认为烫个戒疤都忍受不了,还能忍受一辈子清心寡欲?还谈什么修行!

烫戒疤起源于元朝,当时的统治者将人分为四等,从高到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盲人、汉人、南人。八思巴当上元朝帝师后,藏传佛教成为当时的“国教”。于是蒙古僧人大量出现,成为僧侣中的特权阶层,世俗间的等级制度随之被引入。为了与汉僧予以区分,蒙古僧人在头顶烧出疤痕,以彰显身份。

戒疤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

为什么现在和尚都没有戒疤?为什么现在还有和尚

过去,烧戒疤意味着立下终身的誓言,从凡世遁入空门。现在剃个光头,披件僧衣,就成和尚了。鉴于现在假和尚泛滥,可以考虑恢复了,看看有几个还能继续混下去。

一、在古代和尚头上的圆点有什么说法?为什么现在的和尚没有?

优质答案1:

你提出这个问题确实无从稽考了,就凭估計嘛!古代的和尚是比较单纯,一经出家,诚心向佛,六根清净,头上的圆点是他們的引证,是佛祖赐予的。说到现在的和尚头上没有这种圆点了,那也不一定,很多还是有的,时代变迁,没有也不奇怪,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莫說和尚了,就算是:神仙也疯狂了!

优质答案2:

因为过去的是真和尚,现在的是假和尚。

优质答案3:

现在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这方面的强制性要求,甚至是不鼓励这样的;当然你如果自愿、坚持,还是可以的。

和尚头顶上的圆点,通俗的说叫烧戒疤、烫香疤,还有一个更专业、更高大上的说法:“燃顶”。

燃顶有一、二、三、六、九、十二等不同的数目,燃顶越多,一般会认为受戒者越虔诚。

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但是燃顶却是中国佛教的独创,再说具体点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其他国家的和尚,包括中国非汉地佛教的出家人一般都不燃顶。

就算是在中国,燃顶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直到元代初期才出现这种。

据《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这本书中的描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高僧志德和尚在担任南京金陵天禧寺主持的时候,搞了一个小发明创造,不经意之间就影响了一千多年。

志德和尚要求,凡是在天禧寺受戒的信徒,每个人都要在头顶燃香,即受戒末了用艾草在头皮上点燃,并按照受戒的不同种类,对燃香的数量也有不同的规定。

比如,受沙弥戒的信徒要燃三柱香,而受比丘戒的信徒则要燃十二柱香。

从志德和尚起,这个习惯就一直流传了下来,影响极为广泛,是否燃顶就几乎成了对出家人是否虔诚的考核标志。

而在清代雍正皇帝中止官发戒牒后,对和尚真伪的辨认,是否燃顶就成为了最主要的方法。

燃顶其实是非常痛的过程。

根据描述,受戒者在燃顶的时候,由主事和尚现在等待燃顶之人的头上做好记号,在记号上放上容易燃烧的艾绒,这些艾绒的底部都已经抹上了蜡。

随后,主事和尚就点燃受戒者头顶上的艾绒,由于燃烧中会有剧烈的灼痛,会有其他的和尚用力按住燃顶之人的头颅,让他动弹不得。

同时为了防止点燃的艾绒烧伤脖子及其他部位,还会在燃顶之人的脖子上包裹厚厚的毯子。

艾绒会在燃顶之人的头顶活活燃烧一分钟左右,燃顶的时候,主事和尚会在一旁念着佛经,燃顶之人被灼伤的越痛苦,主事和尚念经的频率就越快、声音就越大,直到燃顶完成才会结束念经。

对燃顶之人来说,除了灼烧的极度疼痛,还可能造成身体的血液中毒以及对视觉系统的损伤,所以一般燃顶之后都要恢复好几天。

对于燃顶,在佛教内部也有不同声音,认为出家人受戒烧戒疤无典可察、并非佛祖的意思,同时燃顶也是一种自残行为,也是对佛教教义的曲解和误读,并不是正常的修行行为。

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会在20世纪80年代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认为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不再要求一定要燃顶烧戒疤。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和尚,头顶上不一定有戒疤的原因;但是如果有受戒者坚持一定要燃顶,也是可以的,现在对这一项是不强制也不禁止。

二、历史上和尚头上的戒疤从何而来的呢?

优质答案1:

从汉朝时候有的,表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优质答案2:

历史上和尚头上的戒疤是这样来的:

实际上,在宋朝之前,和尚头上都是没有戒疤的。而到了元朝元世祖时期,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开了和尚头上烧戒疤的先河,意为终身之誓,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和尚头上烧戒疤其思想根源是舍身供养之思想以及断除我执的佛教思想,意为终身之誓。而后来的中国佛教徒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更是成为他们是否受戒的重要辨识方式。古代和尚头上所烧戒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因此,戒疤成为他们身份的代表。

烧戒疤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有损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寺院在给和尚烧戒疤的时候,至少需要两人配合完成,一人负责将艾草制成的艾绒放在受戒的头皮上灼烧,一人负责按住受戒这的头部,避免他因疼痛而乱动。负责烧戒疤的和尚根据受戒这念佛经的节奏,来判断痛楚的程度,节奏越来越快,音调也逐渐上扬,最后通常是火烧着头皮的刹那,在痛喊声中停止。

当然,这还没有完,因烙疤后睡觉,会引起短暂的血液中毒,轻则会损及视力与视觉系统,重则昏厥,直接死亡。因此,刚烧完戒的和尚千万不能睡觉。在这一天,寺院特别允许这些小和尚们可以在寺院四处逛一逛,以此来打消其想睡觉的念头。早上烧戒疤,一般到了午夜12点才允许他们上床睡觉。

正是由于戒疤一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式,二是烧戒疤有损身体健康,因此从1983年12月,相关部门就下令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和尚,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8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