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听说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吴国灭掉越国后,越王成为了吴王的奴仆,为他养马,拉车。是满天的仇恨,复国的执念一直支撑着他,让他有了在敌国活下来的勇气。
千古以来,勾践一直都是敢于拼搏,不怕失败的代名词,人们都知道他忍受屈辱,静待时机复国的故事,但对于他为解决士兵生理需求而发明的方法却鲜有人知。他发明的这个方法一直被沿用千年,直至民国才被杜绝。
对于越王勾践率领越国人民,打败曾经欺辱自己的吴国的历史,我们耳熟能详。我们都知道能够复国,越国的士兵功不可没。只有一支精力充沛,勇往直前的队伍,才能一鼓作气,击垮敌人。作为一国之君,拥有着无数将士的勾践,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明白,只有保证士兵们的需求,才能让他们一心一意地为自己效力。因此他为自己的将士们提供最好的盔甲,最好的伙食,就是想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可有一些士兵们反映的问题,勾践却犯了难。
由于这些长年在外征战的汉子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他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除非伤残或过于年老才被允许返回家乡。和现在一样,军队之中大多都是年纪轻轻,血气方刚,正值壮年的汉子,所以对他们而言,除了远离亲人,经常思念家乡以外,更难以启齿的,就是他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纾解。
身为男子,勾践自然明白将士们的痛苦,为此他曾苦思冥想了好多方法,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家世清白的未婚女子自然不能前往军营,成为将士们纾解欲望的工具,如果那样做肯定会引起民愤。那如果让失去丈夫的女子去军营呢?
很快这个想法就在越国实行了起来,勾践将诸多失去丈夫的女子送往军营,让他们满足将士们的生理需求。对于久居军营们的将士们来说,这无疑是久逢甘霖,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生理需求成功得到纾解的他们,自然是更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战争中,更好的保家卫国。
于是这种做法慢慢在各国兴起,最后形成了一个明确的制度——卒妻制。
这种制度虽然让士兵们的需求得到了保障,可对于那些失去丈夫的女子而言,不得已来到军营的她们要遭受多个人的凌辱,过着暗无天日,毫无希望的生活。好多人都不堪忍受,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这种日复一日的折磨。
而随着卒妻制的普及,一批又一批失去丈夫的女子被送往军营,也有一批又一批的女子不堪受辱,选择自裁被抬出去。
于是越来越多的朝臣开始反对这种违背人伦道德的制度,百姓们也对此项制度发出质疑。于是统治者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对卒妻制做出让步和变动。
为了朝臣和普通老百姓容易接受,又可以保留在军营中安放女子的传统,各朝统治者可谓是费尽心思。
一方面,既要保证自己的将士可以解决生理需求,另一方面又要稳定人心,不引起公愤,实在难做。不过这也难不倒统治者们,他们经过长期的实验和考量,终于想出了几个比较靠谱,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
其一,便是将犯过重罪的王公贵族家族中的所有女眷全部充做官妓。在宗法思想浓厚的古代,本来就是一人犯罪,牵连一个家族。尤其是在朝为官的人,一旦犯了大错,便是牵连九族。这些家族的女眷本来的下场,也无非就是发配边疆或者成为奴隶。将他们充入军营,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本就是戴罪之身的他们,自然不会引起人们过多的同情,更不会引起人们的反对。将他们充入军营,既可以让统治者处置惩罚他们的错误,也可以满足军营对于女性的需求,对皇帝而言,一举两得。
其二,便是有些朝代或地区的军队,会允许将士们带着妻儿一起在军营中生活。这样一来,不仅让将士们的生理需求名正言顺地得到了纾解,还让他们没有了思乡愁绪。
如果将打仗当作一项工作的话,那这些士兵在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自己的生活,不失为一种良策。试问自己的身后便是自己深爱的妻子儿女,谁上阵杀敌不是用尽全力?
其三,便是在攻破敌国后,允许将士们强抢民女。自己国家的女子动弹不得,那在攻破敌人的城池之后,将敌国的女子作为自己的战利品总可以吧?统治者们默许了将士们的这一行为。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做法十分不道德。可古人的观念可没有我们这么宏大开阔。
对他们而言,只有自己国家的人民才是人民,自己的国家,才算国家。那些被攻破城池国家的女子,虽然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被迫成为将士们宣泄欲望的工具。
卒妻制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古代男尊女卑观念的封建和可恨,负责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是值得统治者关爱照顾他们的需求,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同样值得统治者们保护。可古时候的统治者们却将他们当成物品一样随意使唤,丝毫没有尊重他们的地位和权利。
看到了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又一个例子,不禁让我们感慨现在社会男女平等观念的优越,我们在感慨生活在现代的幸运时,也为生活在古代的女性感到悲哀和不值。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