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简介怎么死的?杨玉环个人资料简介

2023-03-05 11:47:35 419 0
奇闻异事录
杨玉环悲惨的结局,到底是因为什么,大概就是这些吧

杨玉环应该人人都知道吧,那可是大美女。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宠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但是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她的人生是真的很惨。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但是公公唐玄宗却硬生生得强占了她。

并且在杨玉环的人生尽头,她的尊严尽毁,唐玄宗下令处死杨贵妃,前夫寿王抱着娇妻,带着军队兵马,在旁冷眼的旁观。从历史上来看,唐玄宗确确实实是真的很宠杨贵妃,但是注意了这只是宠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在杨玉环地位的不断的攀升,就注定了她的结局就是死路一条。

杨玉环简介怎么死的?杨玉环个人资料简介

在古代美女向来被认为是红颜祸水,当然杨玉环也不例外。所以,大家都说,杨玉环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马嵬坡之死,就是她咎由自取。可是如果杨玉环能够自己做选择的话,那么她是宁愿和寿王一起过一辈子的逍遥日子的,而不是在寿王面前,尊严尽毁,含泪自尽。

为什么说杨玉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死局了呢?这一切的源头都要从她被公公李隆基看上时说起。寿王的母亲就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武惠妃。武惠妃去世了之后,寿王的苦日子就到来了:一开始先是没费吹灰之力的太子位没有了,后来就是父亲听闻自己的妻子年轻貌美,强行地叫去一看,然后自己的妻子就被父亲抢走了……

寿王没有办法,无能为力,只能含泪咽下了这一口恶气,而杨玉环却在唐玄宗的要求之下,以给母亲窦太后去祈福为由,去道观出家了,赐法号太真。当然了,唐玄宗也是知道自己是对不起儿子的,然后就连忙给自己的儿子找了一个豪门贵女去当正妃了。过了几年之后,唐玄宗就将道观里的杨玉环接回了宫里,并且册封为了贵妃。

唐玄宗通过一番无法令人理解的操作,就顺利地将儿媳变成了自己的妃子,但是这种操作,也就能瞒得过普通的老百姓,但是满朝的文武,就弄的人尽皆知了。但是毕竟皇权威严,皇帝的权利放在这里,所以大臣们也不敢骂皇帝,更不敢说什么,但是在大臣的心里面,早就已经把杨玉环扣上了红颜祸水、祸国妖女的帽子了。

但是如果杨玉环真的是祸国妖女也就算了,偏偏她又不争气,又偏偏她胸大无脑,只有美丽的相貌,却没有半点的政治敏感度。唐玄宗要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杨玉环还就真的敢接受,也不想想看,武惠妃之所以能爬到贵妃的位置上,是因为和唐玄宗有青梅竹马的情感加上熬了十多年,有了资历,并且人家还生了儿子呢。

再来看一看杨玉环,不仅什么都没有,而且入宫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并且也没能生下来子嗣。就这样基本上,大家再提及到她,就只能用“妖女”来形容杨玉环了。为什么说杨玉环的死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呢。是因为唐玄宗贪图美色,不管政治。唐玄宗自从将杨玉环纳入后宫之后,就开始连上朝都不去了。

他每天就只和杨贵妃在一起,两个人一起听一听音乐,搞一搞娱乐,吃一点荔枝,看一看美女。不仅是这样,唐玄宗还做了很多的荒唐事,像是大肆选乐工,亲自教乐工唱曲,和乐工们一起玩笑等等。杨玉环虽然是一个才女,但是她只擅长音律和舞蹈,会吹箫,政治是一点儿也不懂。

她每天就陪着唐玄宗沉溺歌舞,吃喝玩乐,却不知道的是,别人已经将唐玄宗的不思朝政,不思进取,全都安在了她的头上。杨国忠是杨玉环的族哥。杨国忠举荐将领攻打南诏。但是在杨国忠的带领下,南诏却赢得了胜利,并且顺利地脱离了唐王朝的控制。所以,大家又把这笔账,算到了杨玉环的身上。

唐玄宗和杨玉环,是真的爱情吗?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不是的。仔细阅读史书,你就会明白,其实这压根就不是爱情,别说是真正的爱情了。只是恰好有杨贵妃这个红颜祸水,顺便就被拎出来当了靶子。为什么说唐玄宗荒唐。因为他不止宠幸杨贵妃,还把杨贵妃的姐妹们都会叫来后宫,一起并承恩泽。

姐妹四人,共侍君王,这像话吗?不仅这些,更荒唐的是,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可都是有夫之妇啊。杨贵妃是死于马嵬坡之乱的。众所周知,这是一场由安禄山、史思明主导的叛乱,也是唐朝自建国以来,第一次有皇帝被逼到要离宫逃命的叛乱。大家也知道,杨玉环死于这场叛乱,她就成为了平息这场暴乱的靶子。

在马嵬坡之上,唐玄宗带着随从和护卫逃亡。太子李亨却从中挑拨,激化了矛盾,士兵们就要当即举兵,要求唐玄宗下令诛杀杨家的一干人。到最后,杨家的人全部被诛杀,杨国忠也被凌迟了,仅仅只留下了杨玉环。

但是,这样并不能平息将士们的怒火,最终为了平息士兵们的怒火,唐玄宗下令赐死了杨贵妃,而此时,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正带着兵马,抱着娇妻,在一旁冷眼旁观。所以说,杨贵妃的这一生是一个悲剧。

一:杨玉环马嵬坡之死简介

(说历史的女人——第794期)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前线将士苦战,而朝廷方面却在拖后腿,奸臣忙着弄权,皇帝忙着享乐。结果可想而知,朝廷军节节兵败,安禄山的叛军终于打到了家门口潼关。这时候,皇帝唐玄宗终于慌了,问题已经严重到不容他再去醉生梦死地享乐了。但奸臣杨国忠却不慌,为何呢?因为他似乎早已料到朝廷军会兵败,或者说他潜意识里是希望叛军胜利的,不然他为何怂恿唐玄宗下令不该出战的哥舒翰带兵出战呢?想来杨国忠的目的险恶是可见一斑的,弄权,捎带误国,真是两不耽误。

既然目的不纯,当然就知道后果很严重。所以,当叛军打到朝廷门口的时候,朝廷面临的问题就是搬家了。总不能等着被叛军给俘虏了吧。那么迁移,又往哪里迁呢?杨国忠也把这个事早已谋划了,他给皇帝唐玄宗的答案是:“幸蜀。”

为何要“幸蜀”?原因很简单,第一蜀地是杨国忠的老家,第二是在杨国忠发达之后,对蜀地没少经营。说白了,蜀地乃是他杨国忠的地盘,到了他的地盘他的话语权就更大了,甚至就能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所以才极力劝皇帝把朝廷搬到那里去。

一时慌了神的唐玄宗哪里还有什么主意,只能接受杨国忠的建议“幸蜀”。在公元756年的6月13日黎明,唐玄宗带着宫妃、皇亲等人,在禁卫军的保护下撤离帝都长安,往蜀地逃命而去。

但历史的偶然总是犹如一出戏,杨国忠安排如此周密,把皇帝一行前往蜀地的路线,甚至到了蜀地的吃喝拉撒都派人安排好了。可是,他却白忙活了一场,原因是到了马嵬坡,他就不用再走了,当然不用再走的并非他一人,还有他那同族妹妹杨贵妃。那么在马嵬坡到底发生了什么,杨国忠被杀,而无辜的杨贵妃为何也必须死呢?

先说在马嵬坡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唐玄宗是仓皇逃离长安,所以这性质就是逃命。既然是逃命,那么携带的物资也不会十分充分,皇帝的生活品质都开始暴跌,禁军等士兵、随从的生活就更加不可想象了。

饥肠辘辘加疲惫不堪,再加上背井离乡的怨气,很快就在禁军士兵的心中聚集成了一股无名的怒火。这股怒火到了金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兴平市西,即马嵬坡,或马嵬驿,就变得无法掩饰,有点火星四溅的意思了。

当然禁军士兵的动态情况,皇帝还不知道,杨国忠也不知道,最先知道的当然是他们的上司。当时的禁军将领叫陈玄礼,他听到士兵们在发牢骚,甚至聚在一处咒骂。

陈玄礼知道这很危险,一方面是逃难,一方面是补给不足,士兵随时出现问题都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因此,想要保住这支禁军不出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士兵的怨气寻找一个突破口,或者一个发泄的渠道,让他们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出去,这样不安定的因素就可以暂时消除。

士兵的怨气在于不想离开长安,不想抛家舍业逃命,不想饥肠辘辘地呆在马嵬坡这鬼地方。因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有了,那就是找到怂恿皇帝离开长安的人。此人不难找,人人都知道那是杨国忠的主意。

所以,陈玄礼就把士兵聚起来,说:“我非常理解各位兄弟们的心情,可是我们今天被迫来到这里,天下被弄成这个样子,罪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国忠。如果杀了此贼,各位认为怎么样?”

禁军部队是异口同声,想杀此贼很久了,就算死也不后悔(史载:“念之久矣,虽死无憾!”)。

这样,陈玄礼心里就有底了,他先去见太子,再去见唐玄宗。可是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陈玄礼在里面向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禁卫军已经开始向杨国忠行动了。

结果,不等皇帝唐玄宗的批准,禁卫军已经自作主张把杨国忠、乃至其子等人,全部诛杀。杨国忠之死,是马嵬坡的第一个爆点,但同时也是一个开始升级的预兆。

有些事,一旦开始,就难以控制,它必然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这基本是大多数事件的规律。马嵬坡事件就是这样的,杨国忠被杀后,禁卫军似乎是杀红了眼,因为在同时他们还杀了御史大夫魏方进,宰相韦见素则被痛打一顿,没杀他的原因是这人平常做人比较厚道,算是捡了条命。

这都是不可控的表现,不过禁卫军的胆子变大后,他们还要干一件更大的事。

这更大的事,就是杨贵妃。对,他们要动皇帝的女人。

从远近上来说,杨国忠等人毕竟是臣,杀了也就杀了,打也就打了,当唐玄宗知道这事的时候,也只能认了,对禁卫军说:大家干的都是朕想做的,正好大家做了,也算是成全了朕的想法,你们都是大功一件,都散了回营休息吧。

可是禁卫军却没有回营,而是继续围在皇帝唐玄宗的门外。唐玄宗其实心里是忧虑的,甚至是提心吊胆的,他不知道这些禁卫军到底还要干什么。

不放心的唐玄宗只好让高力士去看看情况,高力士来到禁卫军那里,问大伙为何还不散?禁卫军那里给出的答案是四个字:“贼本尚在。”

这就有意思了,“贼本尚在”是什么意思?谁是“贼本”?

禁卫军的将领陈玄礼给出了解释,他说:“逆贼杨国忠既已诛杀,他的妹妹若留下就不合适了。”

这“妹妹”当然就是指贵妃杨玉环了,杨玉环成了禁卫军口中的“贼本”。禁卫军为何如此强逼,原因当然是怕日后遭到杨贵妃的打击报复。因此,禁卫军的目的看来很明确,那就是把今日之事处理干净,既然杀了杨国忠,那就要把跟杨国忠有关的花啊草啊的全部斩除干净,也好为自己留后路。

可是这两个人是有区别的,杨国忠不过是个臣子,而杨玉环则不同,是唐玄宗的最爱。杀了大臣,可以说是为国除贼,可是动皇帝的女人,这性质就不同了。

因此,当禁卫军提出这个要求时,唐玄宗很生气,说了一句话:“朕当自处之。”那意思很明确,我的女人,我来处理,那轮着你们这帮人处置?

可是当时的情势已经走到双方对峙的绝境,禁卫军要杀杨贵妃是为了活命,唐玄宗要自己处理那是皇帝尊严。

僵持不是办法,破局刻不容缓,因此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一个是韦见素之子韦谔,一个是高力士。

韦谔对唐玄宗说得倒是直接,那就是禁卫军已经众怒难熄,如果这些人没有退路,他们会干出什么来,真不好说,这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陛下还是要当机立断。

高力士倒是劝说得十分委婉,他说陛下啊,贵妃娘娘的确没罪,很的很无辜,可是眼下的局势是,贵妃娘娘让将士们有了不安全感,将士们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将士们有安全感,陛下才能安全啊!

唐玄宗又不傻,一听就知道事情症结所在:要么用杨贵妃的死换取禁卫军的安全感,要么留着杨贵妃换来自己的不安全感。

贵为皇帝的唐玄宗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妃子把自己陷于危难境地,就算他愿意,大臣们也不愿意啊。皇帝只有一个,妃子却可以再从天下寻觅嘛。于是,唐玄宗无奈之下,只好批准赐死杨贵妃。

无辜的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见《旧唐书·杨贵妃传》,后《资治通鉴》也采用了此种说法)。

杨贵妃死后,陈玄礼出来给禁卫军将士们报告,大家都高呼:万岁。

如此,一场可怕的禁军叛乱危机总算化解。

总的来看,在马嵬坡不过是死了几个人,或者说死了两个要害人物,一个是罪该万死的杨国忠,一个却是无辜至极的杨贵妃。然杨贵妃虽无辜,却是必须死的。因为她的死可以换得禁卫军的安心,其实也间接换得了皇帝唐玄宗的安全。以后,她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复活,尽情展现雍容华贵和妖艳多姿,成为倾世倾城的绝色佳人,也算是对无辜而死的另外一种弥补吧!

参考资料《旧唐书》。

二:杨玉环个人资料简介

新唐书后妃杨贵妃传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 天宝初,进册贵妃。追赠父玄琰太尉、齐国公。擢叔玄珪光禄卿,宗兄铦鸿胪卿,锜侍御史,尚太华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见宠遇。而钊亦浸显。钊,国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为姨,封韩、虢、秦三国,为夫人,出入宫掖,恩宠声焰震天下。每命妇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台省、州县奉请托,奔走期会过诏敕。四方献饷结纳,门若市然。建平、信成二公主以与妃家忤,至追内封物,驸马都尉独孤明失官。

本书情节生动,从杨贵妃的童年写起,直到她魂断马嵬坡,详尽描述了她的一生,对她与唐玄宗之间的感情更是浓墨重彩。 本书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细致地?述了李杨爱情的产生、增进和灭亡的全过程。读来引人入胜,不忍释卷。同时也洗刷了杨贵妃千古蒙受的不白之冤,还她一个本应属於她的清白与公道。 杨玉环生於巴蜀一小吏之家,从小失去双亲,随叔父在洛阳长大。她生性率真活泼,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加之相貌俊美脱凡,在洛阳芳名远播。一个偶然的机会,玄宗皇帝的十八子寿王李瑁对她一见钟情,不能自持。经咸宜公主牵线,寿王迅急迎娶杨玉环为寿王妃。作为小吏之女的杨玉环能嫁入皇家,可谓一步登天,而寿王又性情儒雅,风度翩翩,对她一往情深,可以说杨玉环是跃上了一个幸福甜美的人生境界。 如果说杨玉环仅以一位王妃的身份终其一生,那麼历史也许会对她忽略不记了。

三:唐朝杨玉环简介

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

四:杨玉环是哪里人简介

杨玉环出身于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是弘农人。

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1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