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皇后给崇祯帝送来一个绝色女子,崇祯担心宠爱的田妃不高兴,就将这个美女退了回去,却因此使得大臣背叛朝廷,引敌人入关。这个女子就是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
崇祯皇帝的田贵妃,本名田秀英,自幼就聪明绝伦,爱好广泛,但却自幼丧母。幸运的是,她的父亲比较开明,请了知识渊博的大儒教她读书习画,还请了一个琴师教她音乐。
后来,这个家庭琴师嫁给了她的父亲。在她的父亲和母亲的悉心教导下,聪慧的田秀英琴棋书画都很出众,成了扬州知名的才女,当地甚至于将她出生的小巷称之为“田家巷”。
崇祯帝朱由检还是信王时,聪慧漂亮的田秀英就成了信王妃,深得朱由检的宠爱。朱由检登基为帝的当年,就擢升为贵妃。
此时的田妃的举止娴雅又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她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至于装饰居室、刺绣烹饪、改进宫中仪制等,她也样样出手不凡。
同时,田妃是真正的天生丽质,在宫中甚至于皇帝面前都是素面朝天,“清水出芙蓉”。这样的女子,我想是个男人都喜欢,崇祯帝朱由检自然也是对她喜欢得不得了,在宫中是最为受宠的。
崇祯帝对田妃的喜爱,让皇后很是嫉妒,处处都想给她穿小鞋(\"田妃之宠,周 后颇不能容\")。
公元1640年的元旦,宫中的嫔妃照例都要向皇后朝贺。大年初一,嫔妃们向皇后道新年好,皇后可能也给点赏赐,总之,这样的仪式都是以喜庆为主。
但在田妃照例来到皇后周氏的交泰殿外时,周皇后却故意不让她进殿,让她在寒冷中等了很久。等比田妃后到的嫔妃们都离开后,才让田妃进去,整个过程周皇后还一言不发,故意给她冷脸。
田妃受了气后,刚好皇帝来到她的殿里,就向皇帝哭诉她在皇后那里遭遇的不顺。
崇祯帝听了后气坏了,敢给我宠爱的妃子穿小鞋,这还得了,马上就去找周皇后。在与周皇后理论的过程中,愤怒的崇祯帝失手把周皇后推倒在地上。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崇祯帝对田妃的极度宠爱,甚至于不惜为了她指责皇后。
然而,没过多久,田妃的五岁儿子朱慈焕莫名其妙的生病,不久竟然夭折了。痛失爱子的田妃自此一病不起,弄得崇祯帝也很是心烦。
两年后,久病的田妃依然深得崇祯帝的宠爱。周皇后又不敢再直接找田妃的麻烦,就想到为崇祯帝搜罗年轻女子送入宫中,来转移崇祯帝对田妃的宠爱。
这件事情,周皇后交给她父亲周奎去办理。经过寻找,周奎买到了国色天香,号称“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送到周皇后宫中。
这天,崇祯帝到皇后宫中,见到了美丽异常的陈圆圆,就问这个女子是哪里来的。
周皇后回答道:这是我身边人供奉给皇上的。这个女子是吴地人,尤其擅长昆曲,就让她留在皇上身边服侍您吧。
陈圆圆姿色出众,崇祯帝一看到就引起了注意,可是,此时的崇祯帝心里始终担心着田妃,加之明末国事纷扰,竟然对陈圆圆没有兴趣。
周皇后只好把陈圆圆又送回了她父亲的府中。
不久,另一个人见到了陈圆圆,一见钟情,向周奎索要陈圆圆。
这个人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吴三桂奉旨驻守山海关,临行前,周奎请他到府中设宴为他饯行,席间自然是少不了女子轻舞助兴,陈圆圆刚好在其中。
只见陈圆腰肢轻盈,水袖翻飞,眼眸含情,轻启歌喉,若玉珠落盘,吴三桂停下酒杯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圆圆,当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吴三桂就派人向周奎提出想要把陈圆圆纳入府中的想法。周奎想到陈圆圆是给皇帝准备的,本来打算拒绝,但又一想,这吴三桂被崇祯帝委以重任,他日必会飞黄腾达,现在能送一个女子就与他搞好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把陈圆圆送给他为妾。
后来,陈圆圆被李自成抢去,这让吴三桂气愤不已,竟然引清军入关,留下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本文的故事出自清人钮琇的《觚剩》一书之中,也有书籍认为买陈圆圆献给崇祯帝的是田妃的父亲田弘遇。
一:陈圆圆是什么人物
生卒年:1623—1695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家境贫寒,流落苏州为妓。后被明将吴三桂收为妾。李自成军攻克北京,曾被俘。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又归三桂,随至云南。“三藩”乱平,自缢死。一说曾出家为尼,名寂静,字玉庵,死在云南。
一代佳人陈圆圆死后,世传云南、上海、苏州都有其墓冢,但惟云南昆明找到其衣冠冢外,其余均缺乏真凭实据。而今,位于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曾经隐藏了300余年的明末名姬陈圆圆的墓葬经专家学者近些年大量调查,神秘面纱已基本揭开。本报特约记者今年5月和9月两赴马家寨,首次对外披露发现一代佳人墓地的历史真相。
担心株连九族,吴三桂后人隐居贵州数百年,至今仍然讳谈“陈老太婆”陈圆圆。
《岑巩县志·文物名胜篇》第834~835页载:“陈圆圆墓(考)。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葬于思州城东北38公里,今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上,鳌山寺南端。”另外还有:“……据考,陈圆圆墓碑上没有直书其名,系对外保密而隐讳……马家寨名为马家,实际居住者全部姓吴,历来自称吴三桂后代,如今吴氏已有后裔1000多口。为保护陈圆圆墓,雍正年间立碑之后未进行重修。……据吴氏相传,陈圆圆晚年住天安寺(又名平西庵)……留有皇伞、御字簿、大刀、金银等物。同时,马家寨还有《七颗针的寿鞋》、《吴启华藏身达木洞》、《襄子家屋场》和《马宝护送陈圆圆》等传说故事。”
既然墓碑上没有“直书其名,系对外保密而隐讳”。那么,陈圆圆的墓地当初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怎么论证出来的呢?
在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有一个地方叫襄子家屋场,历史资料记载,该地名的来历是以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名字取得。除此之外,外人并不知道陈圆圆的墓地也隐藏在当地。
近日记者采访了发现陈圆圆墓的当地古文献学专家、思州(岑巩古称)学学者黄透松。他介绍,1983年,贵州省文化局转发国家文物局关于编写《中国历代名人名胜录》的通知,要求搜集名人轶闻逸事,文件中点到与思州有牵连的吴三桂、张三丰、田佑恭和李白等人。当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黄透松第一次正式去马家寨调查,希望找到传说中陈圆圆的墓地。
遗憾的是,当地众多的吴三桂后人一致反对公开这段历史,几经周折,也不愿意透露他们称之为“陈老太婆”的陈圆圆埋葬在哪里。
其后人的理由是,“老祖宗吴三桂兵败后,想留下吴家之根。后世子孙为免遭诛灭九族,逃难隐藏,才世代隐居此处。族人不愿‘出卖祖宗’。”
陈圆圆墓暗藏乡间,神秘对联透露王妃身份。陈圆圆后人创“聂”字。
黄透松等调查者在寻访的过程中,在马家寨一名吴三桂后人的一处墓碑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副奇怪的对联:“阭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其中“阭”字不知到底是“阮”还是“院”字,怎么读都不通,不知道隐含着什么意思。
也许是黄透松等人的诚恳打动了吴家后人,经过反复做工作,吴三桂的一个直系后人吴永松老人才解除了思想顾虑,告诉他们:“阭”字是“隐”字的简化,是吴家文人自己造的,字典上没这个字。表示后世隐藏此处。
终于,在打消了顾虑的吴家后人帮助下,调查者得以在寨右边的山凸上找到了根本不起眼的“陈老太婆”陈圆圆的坟墓。
那是清雍正六年(1728年)立的一块很不显眼的小小石碑,碑脚已被泥土掩埋,上面有一块没有山字形的碑帽,左边有一块石夹柱,右边的那块石柱已经不知去向,只好用石头垒砌撑起。
碑上阴镂“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简化的“聂”字。
吴永松老人解释说:“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她是明末的一位王妃。“妣”代表女性。“吴门”二字暗指老太婆是苏州人,苏州古称吴门,对外也可解释为吴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为隐蔽造的。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上边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显示她地位的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十一个字连起来正好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众多证据证实陈圆圆墓。为纪念护送陈圆圆的大将马宝,将居住地取名马家寨。
寻访到陈圆圆墓葬之后,众说纷纭。但专家经过研考坚持觉得马家寨之说充分。因为吴氏担心诛灭九族,至今未能留有文物,但这是应该理解的。
专家的解释是:第一,吴氏秘传对雍正六年石碑文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第二,马家寨后裔现已有1000多人口,还在解放前吴氏就已在社会上讲明自己是吴三桂的后代。而在解放前,社会上乃至民国时期的教科书都讲吴三桂是卖国贼。处于受人鄙视的社会压力下,有人竟敢公开说是吴三桂的子孙,必然是出于一种亲情;如果不是吴三桂的子孙,又何必去背黑锅?而且今岩下杨氏原来是追查吴三桂后裔的,只是未能查明上报朝廷,至今吴、杨两姓还有仇恨,互不往来。
第三,据长房十一世秘传人吴永鹏讲,陈圆圆和吴启华是吴三桂的爱将马宝秘密从衡阳保卫护送,沿沅水、龙鳌河而到达达木洞(马家寨背后山中、鳌山寺山麓)隐居一段时间,以鳌山寺为基地,康熙二十四年才搬到马家寨一带芦苇地。为感谢和纪念马宝大恩大德才取名马家寨,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其实全寨姓吴,没有一个姓马。
马宝墓的对联“重垒土莹人祖即己祖,复修石台若翁如吾翁”便说明了问题。这里讲的来源说法,与一些史载陈圆圆的晚年轶事不合,但与印鸾章编著的《清鉴》十分吻合。
《清鉴》载:“先是三桂婿胡国柱。见清兵压境。国势日逼。密谋降清。马宝阻之。不听。驰告三桂。值中秋节。三桂方拥歌姬。与所嬖陈圆圆。临轩玩月。闻变大呼曰:吾事去矣。即气噎仆地遽绝不复生。三桂既死。马宝等既与诸将。迎三桂孙世番于云南。至衡州。立之。改元洪化。始发丧。拥柩归云南。”
马家寨地处偏僻,其后裔未必能见到此种书籍,可秘传人介绍陈老太婆从衡州秘进思州的背景、路线如此吻合,也说明了陈圆圆魂归思州的真实性。
第四,吴氏秘传讲的一些事与当地民俗有异。秘传称家史为“御字簿”,而当地民间称为“家谱”、“族谱”、“宗谱”、“堂记”等,大不相同。还秘传有“皇伞”,交给吴××家世代保管,后因家贫拿来当被子盖而毁,见者不少。又金杯银筷被吴××家拿到野牛山亲朋家收藏而失,被偷卖了。两把大刀,一把96公斤,一把80公斤,刀把有绣球,1958年当废铁卖了,知此事的人不少。而且马家寨吴氏男人个子高大,同吴三桂身体魁梧类似。有人说是基因所致。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传奇式人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率山海关守军投靠清军,帮助了清王朝的建立。
吴三桂的“红颜”即为爱妾陈圆圆,因为她被李自成(或说刘宗敏)掠走之后,吴三桂一怒之下引清兵入关,中国的历史由此改变。陈圆圆成为改朝换代的关键人物。
二:陈圆圆是什么人物,指什么生肖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留下名姓的美女不多,除了西施,更多的人能记住的名字,可能就是董小宛、陈圆圆了。让人奇怪的是,董小宛和陈圆圆却钟情同一名男子。那么,这个男子是谁?
(秦淮八艳)
在中国历史上,提起秦淮八艳,人们立即就会想到,这是八个大美女。秦淮指的是南京秦淮河畔,明末清初,这里地商贾聚集之地,更是中国最大的红灯区。一片繁华中,8个角色美女非常有名,分别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 柳如是、陈圆圆。8人当中,陈圆圆、董小宛的名气最大。
陈圆圆老家原本是乡下,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后来把她送给了老姨家。陈圆圆本来姓邢,送到老姨家后,随礼姨父姓,改名叫做陈圆圆。当时,姨父家生活条件很好,经常请来歌妓唱歌,一来二去,陈圆圆也学会了一些。后来,姨父家道中落,姨父起了歪心,就把陈圆圆卖给了妓院。
陈圆圆从小非常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后来成为秦淮八艳之一,名气非常大。时间一长,陈圆圆就想,自己应该找个人把自己从妓院赎出去,找一个好人嫁了。
(冒辟疆)
这个人叫做冒辟疆。冒辟疆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很大,《清史稿》中还专门为他立传。他出生于南京一个官宦人家,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冒辟疆非常有文采,14岁的时候就出了诗集,很多人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冒辟疆身上有两种特点,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喜欢风月场所。
冒辟疆的词友陈维崧在《妇人集》中记载了他结识陈圆圆的经过。崇祯十四年春天,冒辟疆途经苏州,经同乡许直推荐慕名来见陈圆圆,两人交谈甚欢。后来,经过几次接触,两人订下了“嫁娶之约”,相约来年择日迎娶。
但是,就在陈圆圆等待迎娶的过程中,意外发生,被国戚田弘遇掠走。后来,田弘遇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才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曾经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到了晚年,夫妻关系非常差,陈圆圆还出家了。
(影视剧中董小宛)
陈圆圆被抢走后,冒辟疆确实伤心了几天,不过很快就寻到了新欢,这个人就是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董小宛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十三岁的时候,父亲早逝,母亲又不会料理生意,加上遭遇伙计使坏,家中欠下很多外债,于是就病倒了。面对母亲病倒,还有很多要债的,董小宛就自己把自己卖给了妓院。
因为董小宛生活在文化世家,很有文化底蕴,所以在妓院中名气非常大,客人也非常多,渐渐成为秦淮八艳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因为,冒辟疆认识了董小宛。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冒辟疆交了赎身钱,两人结为夫妻。
冒辟疆和董小宛过了一年幸福生活,紧接着战乱来临,清兵入关南下,肆虐无忌,冒家遭遇不幸,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
战乱过后,冒家辗转回到劫后的家园,缺米少柴,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多亏董小宛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就在这节骨眼上,冒辟疆却病倒了,下痢兼虐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疟疾发作寒热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几乎没有一刻能得安宁。为照顾他,董小宛把一张破草席摊在床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只要丈夫一有响动,马上起身察看,恶寒发颤时,她把丈夫紧紧抱在怀里;发热烦躁时,她又为他揭被擦澡;腹痛则为他揉摩;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从没有厌倦神色。经过五个多月的折腾,冒辟疆的病情终于好转,而董小宛已是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
(董小宛)
日子刚刚安稳不久,冒辟疆又病了两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进,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紧伴枕边伺候了六十个昼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艰难的生活中,饮食难饱,董小宛的身体本已虚弱,又加上接连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却病倒了。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离开了人世。
(冒辟疆)
在董小宛死后,冒辟疆还曾有过三段婚姻,当他68岁时的时候,还娶了一房妾,后来还为冒氏生了一个女儿。一生有“名份”的妻妾就有7人,当他75岁的时候还想纳妾。冒辟疆的多恋,曾为很多人诟病。
但是,冒辟疆有着可以圈点的一面,一生都在反清复明,清兵平定全国后,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他,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辟疆以痼疾“坚辞”。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
随着岁月的流逝,冒辟疆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度日。1693年12月31日,冒辟疆凄凉离世。【参考资料:《清史稿》、《历史年轮上的女性足迹》】(
三:陈圆圆是什么历史人物
“冲冠一怒为红颜,江山易主红颜劫”的陈圆圆,最终结局是什么?
陈圆圆的晚年出乎意料的竟然非常凄凉,最重要的是伤心欲绝。
说好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连江山都不要了,只要美人,结果呢?
陈圆圆竟然因为年老色衰,失宠了。
感觉世界与陈圆圆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毫不避讳的说,自从吴三桂勾结多尔衮、投降满清,并且造成了清兵入关的严重后果,陈圆圆就已经成为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
但是,在这里面陈圆圆真的有自主权吗?有选择权吗?甚至说能够发挥作用吗?
毫无疑问,吴三桂是明朝边境上的领兵大将,而陈圆圆地位卑微,只是朝廷大臣想要巴结吴三桂,送给吴三桂的一个礼物。没错,陈圆圆就是一个礼物被送给吴三桂的,所以在吴三桂的身边仅仅只是一个小妾。
吴三桂一开始左右摇摆,想要左右逢源,一方面与李自成谈判,另一方面又向多尔衮显诚心表诚意。
吴三桂一家老小都在李自成的手里,都不被他放在心上,陈圆圆作为一个小妾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后来吴三桂在多尔衮的逼迫之下,双方勾结,将李自成大军打败,李自成狼狈的逃回了北京城。
这一刻的李自成无疑是极为恼怒的:我手里有人质,你的一家老小都在我手里,我三番四次的想要招降你,不投降我反而勾结满清,还通过诈降让我损失惨重。
于是李自成就把吴三桂一家老小都杀了,只留下了一个倾国倾城的陈圆圆。
而陈圆圆自此之后就成为了“红颜祸水”。
陈圆圆作为一个戏子,因为美貌,因为才华,被称为是“秦淮八绝”之一,艳名远播。却又因为地位卑微,被达官贵人毫不犹豫的抢走,后来好不容易被当做礼物送给了吴三桂,能够得到吴三桂的宠爱,享受一些荣华富贵,虽然说地位低下,过的还算是比较舒心。
但是一座北京城在崇祯的带领之下,都挡不住李自成的大军,陈圆圆作为一个弱女子又有什么办法?被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刘宗敏掳走,乱世之中,命运可想而知。
这样悲惨的人生,还遭到了命运的玩弄,“人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代名词。
因为没有威胁,好不容易逃得一命,回到了吴三桂身边,逐渐的又因为年老色衰而失去了吴三桂的宠爱,简直可笑至极。
陈圆圆的晚年只得与青灯古佛为伴,也许是忏悔,但是没有了这副皮囊,对陈圆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我是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四:陈圆圆是什么电视剧
她没和陈坤演过电视呀....二楼的,你那里面哪有陈坤啊?
五:李自成和陈圆圆是什么关系
1644年3月18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号称“大顺军”的百万起义军攻陷北京,留在北京城内的苏州名姬陈圆圆即刻被“大顺军”高级将领刘宗敏象胜利果实一样地掳走。当还在山海关率兵抵御清兵的吴三桂听到这一噩耗时,即刻“冲冠一怒”,并迅速打消了投降李自成的念头,遂引领清军火速入关,与清兵一道进入北京攻破李自成,也救回了陈圆圆。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