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5毒是什么啊?世界上最毒的鱼是什么鱼

2023-03-05 14:35:34 342 0
奇闻观察室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最高级别警告“猴痘疫情是国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今年5月份,12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猴痘病例,患者数量增长迅速。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出过警告,称猴痘病毒有可能会影响全世界。

随后,在全球75个国家,猴痘疫情出现大规模暴发,截至目前,全球累计出现16000多例猴痘病例,并且有5例因为猴痘病毒而死亡。

世界上的5毒是什么啊?世界上最毒的鱼是什么鱼

鉴于越来越严重的猴痘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发出这个目前它能发出的最高级别的警告!

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发出这种级别警告,还是在2003年的非典肺炎(SARS)时期。这种警告,意味着这种疾病严重、突然、非同寻常,在国家间的传播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家应对措施的公共卫生事件。

那么,猴痘疫情传播已经3个月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重新审定并且发出如此高级别的警告呢?猴痘疫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对猴痘病毒进行重新研究判断,主要是基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病患数量急剧增加,实际规模还有可能存在严重低估。不少国家还出现了妇女和儿童病例,并且出现死亡病例。

从最新的研判来看,猴痘病毒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1、人际传播广泛但是传播效率低下

短短三个月,世界范围内出现16000多例猴痘病毒,说明人际传播的广泛存在。但是值得稍宽慰一点的是,猴痘病毒人际传播效率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之所以一下发现如此多的病例,完全是因为此前已经传播了一段时间。

就拿数据来看,目前的猴痘确诊者增加趋势明显放缓,在6月份的时候已经达到顶峰,现在已经回落。

2、性传播途径可能存在

根据现有病例调查发现,大多数猴痘患者为男同性恋,也就是说猴痘也能够通过性传播。不过科学家认为,这也只能说明,亲密接触能够导致猴痘传播,并不意味着猴痘一定是性传播疾病,只能定义为广泛的性传播疾病。

从这一点来看,对高危人群进行隔离,进行疫苗接种,进行感染早期的干预和暴露预防,都能有助于控制疫情的发展。

3、临床症状有所变化

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人群,导致了本轮猴痘病毒出现了新的临床症状。

之前的认知,猴痘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发热,但是新的病例人群中发热的比例下降,更多的是嗜睡、肌肉痛、头痛。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症状都是自限性的,截至目前还没有病例因为这些症状死亡。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虽然发出如此高级别的警告,但是大家莫不必惊慌,因为我们距离猴痘还很远。

首先,我们获益于天花病毒疫苗的接种,让我国40岁以上人群有了一定的猴痘防御能力。同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大量的传染病防治经验,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我国在公共卫生处置方面的能力和效率。

世界卫生组织升级猴痘疫情防控警报,旨在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目的是协调全球各个国家通力协作,合力快速应对未知的疫情发展。

目前来看,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不仅仅能预防新冠,也能预防猴痘。

一:世界上最毒的毒蛇是什么

第十名:虎斑响尾蛇是一种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毒蛇。据说它的半数致死剂量为0.06毫克,被这种蛇咬伤应当被视为极度危险情况。

第九名:印度环蛇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及邻近地区的环蛇。这种蛇的毒性非常强,它是印度“四大毒蛇”的成员之一,在十多种环蛇品种当中,它也是最常造成严重蛇伤的一种。

第八名:东部棕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地区;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据说半数致死剂量处于0.05毫克至0.03毫克之间,这让东部棕蛇成为陆地上最毒的蛇之一。

第七名:虎蛇产于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

第六名:鼓腹巨蝰也叫鼓腹毒蛇,是一种有新月形黄色斑纹的剧毒非洲蝰蛇。从毒液毒性来说,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

第五名:森林眼镜蛇属大型眼镜蛇,全长1.2-2公尺,最长可达2.7公尺。分布于西至塞内加尔,东至索马里,西南至安哥拉,南至南非东部。

第四名:非洲树蛇遍布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树干草原。

第三名:沙漠角蝰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下的一个有毒蛇属,主要包括分布于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及伊朗等沙漠地带的一种蝰蛇。

第二:黑曼巴蛇是非洲最长、最可怕的毒蛇,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

第一:海蛇是最毒毒蛇名单之首,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在中国的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近海有分布。

二: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什么

经英国、澳大利亚、苏联、美国、法国、意大利、曰本等19个国家的科学家评选出10种动物属“世界毒王”: 1) 澳洲方水母:生活在澳大利亚沿海,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钟后便会死亡。 2)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它长着一张大嘴,和澳洲方水母栖身于同一水域。 3) 澳洲蓝环章鱼:这种软体动物的身长仅15厘米,蜿足上有蓝色环节,常在澳大利亚沿海水域出没。 4) 毒鱼由:栖身于澳大利亚沿海水域。 5) 巴勒斯坦毒蝎: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6) 澳大利亚漏斗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 7) 澳洲泰斑蛇。 8) 澳洲褐色网状蛇。 9) 眼镜王蛇。 10) 非洲黑色莽巴蛇。

三: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什么

在巴西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恐怖的蜘蛛:巴西游走蛛,在2010年时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它为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如果不小心被它咬中,将可能会面临死亡的风险,不过好在现如今已经研制出了相应的血清,只要及时注射血清大概率就会没事。而且据一部分专家研究发现,巴西游走蛛虽然毒性强大,但是致死率并不高。

尽管巴西游走蛛非常危险,但是人们依旧对这种小动物很感兴趣,原因是因为被巴西游走蛛咬中后,部分男性伤者会出现生殖器官持续勃起的状态,长达好几个小时甚至2-3天。多说一句,巴西游走蛛非常危险,如果不小心遇到它们,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某种奇特的效果而主动被它们咬中。

巴西游走蛛

巴西游走蛛虽然是蜘蛛,但是它们和其他蜘蛛不同的是,它们并不会结网,也不是被动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而是会通过四处游走来寻找猎物。巴西游走蛛的腿非常强壮,可以支撑它们行走较远的距离。它们的腿上布满了尖刺和绒毛等,这些尖刺和绒毛会让它们感知到猎物的气息,以便它们追踪对方和狩猎猎物。

巴西游走蛛的毒性非常强,只需要6微克的毒液就足以让同等体型的树蛙丧命,正是因为如此,它们也会捕食体型比自己大得多的老鼠、蜥蜴等生物。巴西游走蛛对人类而言也非常危险,它们的毒液中含有极强的神经毒素,如果被它们咬中,轻者咬伤处红肿,疼痛难忍,重则有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不过巴西游走蛛的致死率较低,在圣保罗的统计之中, 每年大约有773人被叮咬,但只有1人死亡。

专家介绍,这可能是因为巴西游走蛛体型较小,能够生产的毒素量也非常少,而人类体型巨大,能够对抗少量的毒素。如果巴西游走蛛的体型大小和蛇相当,可能巴西游走蛛的威名也早就被全世界所知道。

尽管巴西游走蛛导致的死亡率不高,但被它们咬中也会令人疼痛不堪。比较幸运的是,巴西游走蛛做事讲究,它们在攻击对方之前,会先警告对方一番,如果你发现了它的警告并远离对方,危险就会自动解除,否则你将会遭受到巴西游走蛛的攻击。

(巴西游走蛛警告时的姿势)

由于巴西游走蛛喜欢四处游走,这就导致它们的活动区域很大,有时会偷偷地跑到当地的城市之中,威胁着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有时巴西游走蛛会爬到香蕉上,跟随着香蕉被带入到其他国家,美国就发生过几例在香蕉上发现巴西游走蛛的案例,不过幸运的是生鲜产品在入境时大多要经过免疫检验,甚至会通过药物杀死附着在上面的病菌和害虫等,所以美国在香蕉上发现的巴西游走蛛已经是死亡状态。

巴西游走蛛毒液“壮阳”?

关于巴西游走蛛,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巴西游走蛛的毒液是否具有壮阳效果。这是因为曾经在一些伤者身上出现过因为被巴西游走蛛咬中,导致男性生殖器官持续勃起的状态。

但是专家表示,该现象出现的概率比较低,而且巴西游走蛛毒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副作用除了“壮阳”外,还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剧烈疼痛等,请各位千万不要私自尝试。

科学家们观察到这种现象之后,也研究过巴西游走蛛的毒液,试图找出巴西游走蛛毒液中“壮阳”的成分。

在前几年,美国和巴西的科学家曾经宣布,他们成功地从巴西游走蛛的毒液中提取到了“PnTx2-6”的化合物,据说正是因为这个化合物才导致男性生殖器官持续勃起,所以有人将该物质称之为“生物伟哥”,据说效果比其他同类药物要好得多,只是到现在还没有上市。

总结

巴西游走蛛的毒性虽然和毒蛇毒性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有致死的风险,如果前往巴西旅行一定要注意当地的巴西游走蛛。

虽然巴西游走蛛的毒液有一定概率会让男性生殖器官勃起,但专家都不提倡这样做,毕竟巴西游走蛛的毒液还能够导致人体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四:世界上最毒的植物是什么

分布在云南南部,广西和海南岛以及东南亚的一种高达30米的大树,叫见血封喉,又叫箭毒木,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 人们往往形容坏人“毒如蛇蝎”,其实比蛇蝎还要毒的动物为数并不少,而有毒性的植物就更多了。 据统计,有毒的植物不下上千种,最毒的植物是什么呢?有一种植物,如果它的汁液溶入人的伤口与血液相触,那么这人的心脏就很快被麻痹,血液凝固,必死无疑。如果将汁液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就会立刻失明。 这是什么植物?它叫箭毒木,是一种桑科植物,产于我国广西、海南和云南南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它树干粗壮、高大雄伟,远远望去与一般乔木别无二样。这种树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汁液,含有剧毒成份。这种含有剧毒成分的树液,即使没有击中猎物的要害,只要猎物负了伤粘上一点,也会必死无疑。傣族地区有一个“贯三水”的说法,意为用这种树液制成的弓箭射中野兽后,任凭它多么凶猛,跳不出三步,必然倒毙。所以,箭毒木又叫“见血封喉”。 据传最早发现箭毒木汁液有剧毒的是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这位傣族猎人在森林守猎时被一只硕大的狗熊追赶,迫于无奈,爬上了树。在狗熊也要爬上树的紧急关头,猎人顺手折断了树枝,猛然刺向狗熊。不料,狗熊即刻倒毙。这时人们发现这种树是有毒的。此后傣族猎人便用箭毒木汁液涂在箭头上守猎。当人们说起箭毒木时尤如大祸临头,称它为“死亡之树”。据史料记载,1859年,东印度群岛的土著人在抗击英军入侵时,就是用带有箭毒木汁液的箭射向敌军,其杀伤力令英军心惊胆战。英军莫名其妙,不知这是何等先进武器,搞的他们一筹莫展,不敢再贸然反击。

五:世界上最毒的花是什么花?

我们都知道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于是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的家里面买上几盆植物栽种着,既能美化空间装饰环境,而且还能净化空气,吸收房间内的有害气体。

事实上很多东西都是有利也有弊,花草植物同样也不例外,那些看似很特殊的品种,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

如果将它们养在家中,就如同埋上了一颗隐形的炸弹,时时刻刻威胁我们的安全。

比如万恶的毒品海洛因,它就是由一种自然间生长的亚洲罂粟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吗啡加工而成的,长期吸食会导致静脉衰竭,心脏粘膜出现感染、脓肿,蜂窝组织炎和肝脏疾病,另外还有肺部并发症等等

植物虽然在人类面前很脆弱,但是有些植物带来的毒性则是人类控制不住的,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最毒的植物:

鸡母珠

俗称美人豆,相思豆,光看表面根本看不出来这种用来做工艺及装饰品的相思豆,竟然是一种最毒的植物。相思豆泛热带分布,其中还有鸡母珠毒素的蛋白质,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误食时会中毒,严重时会丧命。

相思豆的毒性是极大的,它可以破坏细胞膜,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人类摄入不到3微克就可使人丧命,而一颗鸡母珠豆的含毒量是大于3微克的,所以一颗鸡母珠豆足以使人死亡。

夹竹桃

夹竹桃的叶片非常的细长,有点像竹子的叶片,花朵像桃花的颜色一般,长得也是十分茂盛,但是这看似美丽的植物却是一种剧毒的植物。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它的大名,夹竹桃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之一,只需要一点点的剂量就能够夺取人的性命。

夹竹桃花、果实、茎……全株都是有毒性的,但是如果养护的得当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的危害,相反还是一种绿化效果很好的植物。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4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