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是怎么排名的?世界十大元帅排名

2023-03-05 16:19:34 702 0
奇闻观察室
我国十大元帅贡献排行榜!

第一名:贺龙

第二名:朱德

十大元帅是怎么排名的?世界十大元帅排名

第三名:彭德怀

第四名:林彪

第五名:刘伯承

第六名:陈毅

第七名:罗荣桓

第八名:徐向前

第九名:聂荣臻

第十名:叶剑英

毛主席曾经夸赞贺龙贡献很大,贺龙擅长带兵打仗,赢得了不少胜利,毛主席对他寄予厚望,但国家缺一个人带领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贺龙义不容辞,不介意体委主任的职位,并且推动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此外贺龙家一共牺牲109名烈士,贺晓明说:贺家人就是这样为祖国奉献的,我是烈士子女,我们对共和国英烈的那份感情言语无法描述。

其实单纯论功劳,朱德一定是第一名,朱德战功赫赫,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并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朱德在每一个重大关头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朱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彭德怀是影响力最大的元帅,在世界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五,王亚志说:彭德怀元帅将一生献给了革命。彭德怀最大的贡献是朝鲜战争,力敌美国三大将军,将麦克阿瑟打下岗,并被授予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林彪也是世界十大元帅之一,他是红军的主力战将,林彪是十大元帅中战斗力最强的元帅,林彪一直被称为战神。

刘伯承一直被称为常胜将军,在当时是中共第一军事家,他指挥的战役几乎都获得了胜利。贺龙元帅是中共军队的元老,具有非常强大的军事才能。

陈毅是十大元帅中的儒将,他也许战功并不是最强的,但他是最耐心的,他会听取士兵们的意见,这样的将领是罕见的,因此他的声望极高,罗荣桓元帅是中共军中的政工人才,聂荣臻元帅是华北解放军的领导人,徐向前元帅是中共军队的创建者之一,每位元帅都对国家贡献巨大!

我是@小丹侃历史 ,一个爱历史,爱前辈的99年小姑娘,分享历史故事,聊聊伟人贡献,学习伟人思想,可以点个【】支持一下吗?

一、如果给《三国演义》评选十大元帅,哪些人物能够入选?

优质答案1:

这是个很好玩的话题,虽说没有很大的意义,但起码可以娱乐一下。

评衔这个活,说起来很拉风,其实是个苦差事,受人巴结,但也多受诟病。

老人家也曾经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哦。

虽不是好活,那还是勉强为之吧

既然是革命工作,被骂也得进行啊。历朝历代建国后,都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再难也要做。

不仅要做,还要做好。

秦始皇就是因为听从了李斯的馊主意,实行郡县制,没有把子孙兄弟封王、对功臣封侯,导致了秦末政局的混乱,被赵高那厮钻了空子。

刘邦汲取了教训,大封王侯,但也是颇费周折,折腾了一年多才勉强安抚下来。最终还是以萧何第一,采取妥协政策才把这事摆平。

曹操建造了一个铜雀台,将领们为了一件锦袍就争得不可开交,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悍将先后出场,杀得两眼血红。

一件锦袍尚且如此,如果是肩上的豆豆,那就更不会谦让了。

唐太宗李世民搞的那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唐宋追封六十四及七十二名将等等,都基本是这个情况。

追封这事就容易一些,尽管后世有人屡屡不服,但当事者都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

鉴于此,豹眼也来凑个趣,按照《三国演义》来个十大元帅排名,以供友友们娱乐一下。

虽说是演义,但也不能太扯淡,也得有一些标准,比如江湖上传说抗战前参加革命的不评帅之类的潜规则等等。

评帅的标准问题

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上榜的及没上榜的都没有意见,但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人却会大动肝火,这事得较真。

第一,一般建国后活着的人才会被授衔,那么,给《三国演义》那些大佬排名,从何时算起,又到何时终止呢?

如果从演义一开始就算,那卢植、皇甫嵩、朱儁、董卓等人算不算呢?

如果以演义结束,司马氏一统天下为止,活着的人有几个具备资格评帅呢?

第二,魏蜀吴三国一起评帅,这事有些罕见。

就如二次世界大战时雅尔塔会议,尽管也是论功行赏的瓜分世界,但起码是盟军,如果把德意日法西斯将领一起弄来评帅的话,岂不是很滑稽哦?

第三,主要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还要不要评帅呢?

十大元帅的评选,据说一开始有十四位,还有刘、周、邓及元老张云逸,也有说法是粟大将。

也有说法是九大帅,总理力主陈老总评帅等等,罗帅就是代表政工干部而上榜的。

总之,无规矩不成方圆,别无参考,就以十大元帅的评定原则,来评一下三国的牛人吧。

演义中的十大元帅

虽说是三国,但经典的故事主要是在汉献帝为天下共主的时期,这个时间段作为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比较公允。

第一,野战军方面,以曹操、孙权、刘备为主,董卓、吕布、袁绍、孙坚等因为较早退出历史舞台,不在考虑之列。这起码有三人应该上榜。

第二,纵队或集团军方面,曹魏有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仁、张辽;孙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汉有关羽、张飞、魏延。大体有十几位可以考虑。

第三,“五子良将”与“五虎上将”也可以考虑,大约是十位。因为说得是演义,还得尊重老罗的意见,这是主导思想。

第四,政工方面,扩大到谋士集团,诸葛亮、司马懿、贾诩、郭嘉、庞统等人是完全可以上榜的。大约是五位。

第五,后起之秀,邓艾、姜维、陆抗、羊祜、诸葛恪等人在一个时期作为主帅或主要战役的统帅,也是可以考虑的。大约也是五位人选。

司马氏父子因为人设较差,司马懿上榜都存在争议,司马师兄弟就不考虑了。

这些人选也基本差不多了,综合来看,其中一些人是不具备资格的,只是在一些方面较为突出,提出来做个比较,勉强入列而已。

从这些人员里,再挑选一下的话,豹眼认为应该是:曹操、孙权、刘备、夏侯惇、张辽、周瑜、吕蒙、陆逊、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共十三位。

再淘汰三位的话,应该是夏侯惇、张飞、贾诩。

留下的十位大佬排名的话,应该是:

第一档:曹操、孙权二人。

刘备不能进入这一档,虽然资格很老,但毕竟战绩较差。

第二档:刘备、张辽、周瑜、诸葛亮、司马懿。

诸葛亮、司马懿主持军事较晚,基本上与抗战前参加工作的情况类似。

第三档:关羽、、吕蒙、陆逊。

关羽坐镇荆州,镇守一方很久,襄樊之战威震华夏,但毕竟要靠最后的战绩说话;吕蒙、陆逊都是重大战役的统帅,而且取得了胜利,因而,他们可以进入这个档次。

其他未上榜的人,如张飞,镇守巴西,义释严颜、击败张郃等,都是一般性的战役,不是决战的胜利,“五虎上将”也就可以了,这还仅仅是在蜀汉集团内部,不能放到整个三国;像邓艾,他并不是伐蜀之战的统帅,而且资历较浅,至多就是张飞一样的上将而已。

羊祜是西晋灭亡孙吴的主要策划者,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其成就足可以上榜。但资历太浅,几乎是建国后抗美援朝时期的事了,西晋已经建国,再把他拉进来不太合适。

像陆抗、诸葛恪等人,地位是有了,但其成就与老一辈相比,还是差距很大。

像夏侯惇、夏侯渊、赵云、魏延、姜维等人,名气很大,至多是名将而已,夏侯惇还勉强凑合,其他的还远到不了元帅这个层级。

豹眼这个名单,比较纠结的是鲁肃。鲁肃是战略家,主要成就是策划了赤壁之战,但风头被周瑜抢去了。继任周瑜之后,没有大的战事,也就不能成就他的功绩。

鲁肃是具备元帅才能,但没有机会展示元帅风采的人,是很遗憾的事。

题主这个问题,虽然是戏说,但也很有意思。这是豹眼的排名,顺便再说一下六十四及七十二名将的事吧,做一个参考。

唐颜真卿所排的六十四名将,汉末三国时期共有皇甫嵩、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邓艾、张飞、吕蒙、陆抗等十位。

就演义而言,皇甫嵩过早,羊祜太迟,豹眼没列入三国十帅;陆抗也较晚,而且与陆逊是父子,说啥在这个时期,爷俩不可能同时进入十大帅;邓艾、张飞的情况上面说了,不再啰嗦。

到了宋朝建国之后,宋太祖赵匡胤临幸武成王庙,看到白起,大怒,说:

“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意思是杀降俘太多,缺少武德,不配享于此庙,命人除去。

乾德元年(963年),吏部尚书张昭等人商议将汉将灌婴等二十三人晋升入庙,而把吴起、孙膑、韩信、邓艾、关羽、张飞等有缺点或污点的二十二人请出武成王庙。

但遭到一些大臣的抗议,此事作罢。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在六十四名将基础上,调整为七十二名将。

武庙之配享及从祀名单,此后时有微调,但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基本没有变化。

这就说明任何排行榜都不是绝对的公允,都有特殊因素在里面,都是平衡各方面因素的结果。

对于三国迷而言,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以《三国演义》来说这事,还是很有道理。毕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受演义的主导。但名气不仅仅靠一部小说吹嘘出来,还要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

就是老罗,也是七分实三分虚吧。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告知删除!

优质答案2:

三国演义中,将帅灿若星河,英雄辈出,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若论谁最英雄,谁称得上最牛之十大元帅人选之一,首先得有个标准,最佳元帅比拼的不是武功超群,比拼的也不仅是谋略非凡,帅与将不同,帅与谋士也不同,有“帅”的评判标准。

称得上优秀帅才的应有下面几个标准:(一)有气呑山河之胸怀,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帅者,胸中万千沟壑,能容得下锦绣江山;(二)领导过大兵团作战,而且是大兵团的灵魂人物,是主导战役胜负的决策者;(三)经过一番苦战,历经一番血雨腥风,成就了一番大的事业,甚至创立了一番自己的基业。

按以上标准,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我认为,蜀国方面三位可入选,即刘备诸葛亮姜维。吴国方面也有三位可入选,即周瑜吕蒙陆逊。魏国方面有四位,即曹操司马懿司马昭邓艾。

刘备入选理由,一个贩卖鞋的小商贩,胸有恢复汉业的胸心,最终建立了蜀汉之国;诸葛亮入选理由,智慧的化身,是蜀汉建国的谋划者,并独自带领大军六出祁山,采用以攻为守的策略,守住蜀汉几十年大业;姜维入选理由,诸葛亮事业的继承者,并做到了良好发挥,虽然最后兵败,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周瑜入选理由,少年意气风发,赤壁之战一战成名,奠定吴国建国基业;吕蒙入选理由,在关羽手中,夺下荆州,消除来自蜀汉方面的威胁;陆逊入选理由,夷陵之战,血烧连营三百里,彻底打破了蜀汉的入侵企图。曹操入选理由,一代枭雄,创立了当时最强大的魏国;司马懿入选理由,多次带兵击败了诸葛亮,巩固了魏国基石;司马昭入选理由,完成了统一三国的事业;邓艾入选理由,独自带领一方面军队进入蜀地,灭掉蜀国。

若给其排名,三国演义中十大元帅依次为: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陆逊、司马昭、吕蒙、邓艾、姜维。读三国演义,总有一个感觉,若以家族论,司马家族是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家族。

(图片来自于网络)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0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