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什么时候去死的?

2023-03-05 18:07:34 427 0
奇闻观察室
【历史上的今日】公元1168年8月31日,金章宗完颜璟出生。金章宗是金朝第六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孙,父亲完颜允恭去世后,他被金世宗立为皇太孙。金章宗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习练汉字书法。他即位后,改年号为明昌。他使得女真族彻底汉化,解放了奴隶,金朝进入了繁荣强盛的时期,史称明昌之治。南宋权臣韩侂胄北伐,先胜后败,双方达成了嘉定和议。金朝虽然胜利,但是消耗大量钱粮,加之金章宗越来越奢华无度,导致国力逐渐衰弱。他竟然有闲情逸志去钓鱼,此地被后人命名为钓鱼台,800年后成为高大上的国宾馆,依旧在冷眼旁观着王朝的兴与衰。南宋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金章宗母亲是宋徽宗(被金人掳走的女儿有19人之多)的外孙女,虽然这不算是正史,但是金章宗和他的“曾外祖父”冥冥中似乎有某种心灵感应。宋徽宗宠爱的名妓是李师师,金章宗宠幸的妃子叫李师儿;宋徽宗的瘦金体名震天下,金章宗所写的瘦金体让专家误以为宋徽宗所写。金章宗有6个儿子,3儿子叫完颜洪熙,6儿子不叫完颜洪烈,而叫完颜忒邻,金庸先生这样写可以对重要人物做深度发挥而不受史料限制。现实却是悲催的,6个儿子全部夭折,并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故事。1208年,金章宗驾崩,谥号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庙号章宗,葬道陵。正因为亲儿子都没了,身后叔叔完颜永济得以继承皇位,大金朝无可奈何的衰弱下去。

一、“靖康之耻”后,徽宗的情人李师师去了哪里?

优质答案1:

靖康之耻之后,宋徽宗被掳,北宋灭亡,李师师的下落也就成了迷。根据相关的史料,李师师的下落有以下几种说法。

李师师什么时候去死的?

第一种说法是以身殉国。根据《李思思外传》记载,金人攻破汴京城之后,到处寻找李思思,但是多日都没有找到,后来在汉奸张邦昌的帮助之下,找到了李师师,她大骂张邦昌之后,用金簪刺喉自杀,但是没有成功,于是他又折断金簪吞下自杀。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基本看法是作者用李思思的死来讽刺当时的世道,大臣还不如妓女忠心。

第二种说法是她流浪江湖。靖康之乱之后,李师师南下,有人说在湖湘之地看到她,也有人说他流落于江浙一带,为当地的士大夫唱歌谋生,这种说法也颇令人怜惜, 但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

第三种说法是他被俘北上。这种说法说李思思在汴京失陷之后,被俘虏北上,被迫嫁给了一个病残的金兵为妻,屈辱地度过了一生。当时金兵按照张邦昌提供的名单,到处搜取皇宫的妇女,但有人说李思思早已出家当上了女道士,自然不在名单之内,所以这个说法也有疑问。

总之,李思思的下落恐怕永远都是一个难解之谜啦。

优质答案2:

三个可能。

第一,被金人掳掠到极北苦寒之地,不堪忍受屈辱自杀身亡。家里有本书,叫作《金瓯破》(好像是,手中没书记不大清楚了),说的就是北宋九代帝王的故事。书中写的李师师,其下场就是跟宋徽宗的后宫三千佳丽一起被金人掳掠到极北苦寒之地,受牵羊之礼,被侮辱损害。李师师不堪屈辱,跳井身亡。

第二,流落江湖。有一年的水浒传给她安排了跟浪子燕青一起流落江湖的戏码,所谓婊子配狗天长地久,自古流氓埃及女。虽然有点亵渎梁山好汉,但是大致思路是对的,就是李师师被某个大佬看上,带着一起南下,在临安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第三,得病身亡。金人南下,李师师跟所有流落江湖的富家女子一样南逃,养尊处优的身体受不了颠沛流离之苦,身染重病,一命呜呼。

总体而言,死的可能性很大。

二、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与李师师是否相恋过?

优质答案1:

感谢邀请!

先说一句题外话,虽然我们古人虽然比较传统,但内心还是藏着一颗八卦的心。

接入正题,介绍一下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周邦彦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一时名动京城,受到宋神宗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重要文人,诗、词、文、赋无所不擅。但其他很多的诗赋都失传了,只留下一篇少年时写的《汴都赋》,但周邦彦的才情在当时却是出了名的,除了诗词歌赋以外,周邦彦还精通音律,这也成为人们认为他与李师师结识的重要原因。

虽然周邦彦符合当时青楼女子对于爱人完美渴望,但散人认为周邦彦与李师师并没有相恋过,甚至都没有太多的交集,为什么散人会如此猜测,且听我慢慢道来。

最早出现描述这件事的文献是来自于清代贺裳的《皱水轩词笺》中有这么一段八卦的描写,说是这周邦彦和李师师正在幽会的时候,宋徽宗却突然到访,周邦彦回避不及只好钻进床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所以这件事情被当时在床底的主角之一写成了《少年游》,好像更加坐实了这件事,后来由于这件事吃瓜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演化出的版本也越来越多,也一直以来都被人津津乐道。

第一点,古代的皇上的确是有微服出访的例子,按照我们现在国家领导人出行的规格,就算是微服出行,必定会有护卫将目的地的环境人员做了一个比较周全的梳理,在这样严格的安保之下,我觉得周邦彦断然不可能藏在李师师的床底下。

紧接着我们进行一下可行性分析,宋代的家具正是矮型家具转向高型家具的过渡期,宋朝的床与现代的床构造不同,床面距地面很近,床底甚至都是全封闭的,一个成人根本钻不进去。后来有些版本为了弥补这个漏洞,还改变了周邦彦藏身的地点,说他“匿复壁间”。《槐荫消夏图》中描绘的四足结构的塌面,离地面极低,空间逼仄,根本藏不下一个人。

第二点,我们从周邦彦为官的足迹说起,李师师红极一时之际,那段时间,我们著名的大才子周邦彦一天也没有在开封待过,周邦彦正在杭州、扬州等地辗转为官,最后逝于金陵,几乎没有进京停留的时间。请问这样的两人怎么相恋呢?除非周邦彦精通分身之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说过这件事的疑点有三:" 清真居士至汴京为太学生,居太学斋舍,安得主李师师家?其谬一也;赋《少年游》与赋《兰陵王》,其间相去四十年,乃并为一谈,其谬二也;大晟府无侍制官,其谬三也。"

所以李师师与宋徽宗还有周邦彦的三角恋,只是那时候吃瓜群众传出来的故事,把他们想象在一起也算是一对才子佳人了。

优质答案2:

周邦彦是李清照比较敬重的大词人,李清照当时就觉得苏轼的词风都不是最牛的。文人之间的事。这个就留给后人说了。周邦彦和李师师的事,你懂的

三、水浒里李师师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优质答案1: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里面有一个第一美女,就是轰动京城的李师师了。

她应该也是四大名著里最为知名交际花了。

在水浒这部书中,李师师是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李师师就是宋徽宗时期,京城的夜店一姐。

应该说她在整个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梁山好汉招安的协调作用。

要知道,宋徽宗也是一个风流皇帝,虽然自己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却喜欢整天溜到宫外去逛夜店。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本身皇帝后宫就有这么多的佳丽,怕是天天见面应酬都有得花大把时间,等把后宫佳丽们应酬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那么宋徽宗还要溜出去逛夜店?

毕竟在古代想要成为皇帝后宫佳丽也是需要不少门路的,所以可能不少佳丽都是来自于官僚阶级的亲戚纽带关系,比如:某大人的侄女啊,外甥女啊,小姨子啊。

毕竟某个佳丽要是被皇帝宠幸成为王妃,那么这些官僚们就成为了皇帝的亲戚了。

所以推测,宋徽宗那后宫佳丽三千可能有二千九长得都像童贯、蔡京、高俅这样的脸,换成大家也受不了,所以宋徽宗实在憋不住了,只能跑到夜店去了。

这个夜店一姐李师师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宋江为了找宋徽宗谈招安合作,还特意跑到夜店去公关李师师,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李师师的帮助下,宋江终于和宋徽宗达成了统一合作,从此宋江就走向了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

实际上历史上的李师师和宋徽宗的确有份私情,但《水浒传》中李师师的故事还是虚构为多。自古红颜多薄命,特别是国家动乱的时候。真是历史上的李师师,在北宋灭亡了,就下落不明了。

当时《水浒传》的电视剧中还安排了李师师和燕青的感情戏,最后给李师师安排了一个结局,跟着燕青私奔了,这是电视编剧为李师师这个人物设计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水浒中,燕青与李师师一共见面四次。前两次是在水浒原着(120回本,下同)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时间是宣和三年的元宵节前后。这两次见面时间较短,均有宋江在场,且每次宋徽宗都偷偷跑来。

可以说,两人只是泛泛之交。后两次是在水浒原着第81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出乐和》中,时间为宣和四年的正月。此时梁山大败童贯、高俅,宋江力主招安,燕青受命再会李师师。

第三次见面,两人共处一室时间较长、交流最多,这也让多情的李师师对燕青的暧昧态度直接升级。

第三次见面,因为有求于李师师,有丰富技能包的燕青陪她喝过几杯酒、吹过一支箫、唱过一只曲。李师师甚至还用手抚摸了燕青赤裸上身的绝美花绣。

可以说,李师师为撩拨燕青也是下足了功夫。

然而聪慧伶俐的燕青始终坐怀不乱,还用结拜姐弟的缓兵之计拴住李师师的邪心,并最终不辱使命,顺利面见宋徽宗,述说梁山忠义。

事后,燕青曾发誓道:“大丈夫处世,若为酒色而忘其本,此与禽兽何异!燕青但有此心,死于万剑之下。”

重誓之下,足见燕青绝非贪恋酒色之徒,胸怀虽然宽广但塞不下儿女情长,只能容下坚定的招安信念。

就连水浒作者也就此事在书中赞道:“因此上单显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古往今来,此种男儿又有几人?

此后的岁月里,燕青和李师师就再也没有见面。

燕青随梁山招安后东征西讨,数次过东京而不入,并最终于征方腊后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而李师师,依旧是帝国闻名的那个烟花女子,静等流年。

在水浒原着第120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的大结局中,李师师仍有出场。

当时宋徽宗又从地道来到她家,“李师师慌忙迎接圣驾,到于卧房内坐定”。此时宋江、卢俊义已死,燕青失联已近两年,李师师于此时的出场,证明了坊间流传两人私奔纯属子虚乌有,那只不过是后世读者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臆想。

也许,燕青和李师师从来就未曾爱过,她只是一直住在他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

南宋的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说过:“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伎,名噪一时”。又说:李师师流落浙江,士大夫犹邀之以听其歌,但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

这一记载被后人们所认同,这种说话的意思就是后来李师师逃到浙江当歌手了。

在小说《李师师外传》中说到李师师最终出家当了女道士,把宋徽宗赏赐给她的金银全部捐给军队抗金,后来李师师被金兵俘虏,吐金钗殉国了。

李师师这个曾经的北宋夜店一姐,完成历史使命后,不管最后当了江南歌手还是侠义道姑,她一生的传奇故事,也成为了小说杂谈的精彩内容。

或许也应了那句话:姐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仍然有姐的传说。

ps 配图为影视剧中的李师师扮相,不知哪位最接近您心目中的李师师?

优质答案2:

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承上启下,上呈天听的载体,当是时,言路堵塞,下层社会矛盾无法通过及时有效的通道到达天听,而李师师正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不管历史上有无李师师宋徽宗的故事,但作为作者,作为小说,通过李师师上传天听,既能表达的相对和谐,不会显得突兀,具有连贯性和传奇行,符合小说的意境。二是通过某种思维表达上层社会沉迷纸醉金迷,忽视人间疾苦,也呼应了各地农民起义的深层含义和社会背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后呼应之意。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27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