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遗传父亲的牙,牙的质量相对较差,但我很认真保护牙齿,每日三次餐后刷牙,不在非吃饭时间吃零食,三餐之间吃过东西及时漱口,基本不喝碳酸饮料(近十年不超过5瓶)。但奈何牙本身不太好,初中时候还是有一个牙龋齿了,当时去三甲医院补了牙,大概三四年以后补过的牙洞周边开始发黑(可能与当时补的树脂材料没有完全填充满,或者杀菌没有彻底有一定关系,当然本身树脂补的牙也是有寿命的,继发龋齿难以避免,只是早晚的问题)
如今十年了,那颗补过的牙龋齿又严重了,去三甲医院口腔科看后,还发现了上边后部磨牙的两个龋齿,我看起来不太严重,应该没到达中龋(龋洞侵入到牙本质表层,对冷热敏感)的地步,大概是浅龋(龋洞位于牙釉质),但医生强烈要求我钻后填补。我犹豫不决,最终顺从了医生的建议。

事后我查阅了大量医学论文与专业书籍,(家里亲人有从事医学专业的,所以我也对医学感兴趣,虽不是医学专业),发现关于龋齿是否采取钻开填补的手术治疗(即补牙),是有争议的。
传统医学认为,龋齿应尽快及时钻后填补,以防严重损伤牙髓(就会开始疼,且需要根管治疗,更复杂更贵),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重要的是牙继续龋坏的速度。
现在一些权威观点和新的实证研究(包括武汉大学的权威研究),主张浅龋齿(没有坏到牙本质)不应过度治疗,不应该直接钻开填充。因为钻牙将空洞变大,且消毒不严或填补有缝隙,很容易发生继发龋,即使医生操作完善,由于材料与钻孔本身的限制,填补后发生继续龋坏的速度很可能大于不开钻。相应的采取积极刷牙,漱口,偶尔涂氟,的方式要好的多。当然,这仅说浅龋。中龋以上,侵入牙本质的,还是应该照当前主流治疗方式,开钻填补的。
我的亲身经历是,初中当时下部牙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洞(浅龋齿),左边较大一点,右边极小。左边开钻,树脂填充,右边未处理。此后积极刷牙,每日三次,正确动作,饭后刷牙,控制饮料等摄入,不喝碳酸饮料。十年来,左边补过的牙继发龋齿,如今再次开钻填补(所幸未到牙髓),右边开放不管的小洞未变化。我的经历验证了,上述浅龋不应过度治疗,而是积极刷牙保证口腔卫生为主导的医学观点。
然而,这次我没能坚持己见,在医生的劝说下,钻了新的两个浅龋,哎,算小失误吧。不过,也不是医生说想挣钱多钻几颗这样,医生有医生专业的道理。劝我不钻的话,之后慢慢严重,伤及牙髓还要根管治疗,这些都对。只是我今天探讨一下,浅龋开放治疗(不钻不补),龋齿发展速度也许要比开钻填补要慢。以上小经历与君共勉。
ps、 关于这些的理论和说法很多,有些甚至矛盾。比如,饭后立即刷牙还是等半小时再刷之类的问题…对我观点不赞同的朋友们也不要紧,鼓励您借此机会查阅相关资料,提升自身健康知识储备。
一、最后一颗大牙坏了一个洞,现在牙龈好痛,该怎么办呢?
优质答案1:
如果是第二磨牙,已经有龋洞,说明细菌龋坏很深,加上牙龈很痛,很可能是根尖炎,细菌感染到牙神经,根部周围引起脓液增加,一时牙齿有浮起感,吃东西就会疼,尤其牙龈部位,必须开髓引流,将根管内病变牙髓清除掉,并冲洗消毒,充填后还得装冠。
如果大牙是智齿要怎么处理?1、先拍片检查智齿位置,牙龈有盲袋要局部冲洗,清除掉内部食物残渣,或者吃甲硝唑、布洛芬,都能消炎止痛,如果是阻生智齿,龋洞就不用再根管治疗,等一周炎症恢复,可以直接拔除。
2、要是智齿长得正,并且完全萌出,有正常咬合关系,没发炎过,就有机会保留,像浅龋或中龋都还能磨除腐败物,再进行补牙,但伤及牙神经建议拔掉,治疗意义不大,又不影响咀嚼。
如果龋洞在牙龈周围有方法解决?1、那说明牙菌斑堆积,细菌刺激牙龈发炎,先冲洗掉脏东西,再上药消炎,另外龋洞容易有食物残渣进入,牙神经没受感染的话,还能补牙,要是牙体烂到牙根,在牙龈下面,无法再保留。
2、但要是感觉自发疼,可能是急性牙髓炎,就还能根管治疗,牙体缺损较大还能桩冠修复,不必拔除,当牙体变色了,没有痛感,牙髓坏死,需要及时根管,再做冠保护脆牙,不然会感染起根尖炎。
消炎只能缓解一时,指标不治本,早点去检查龋坏程度,能补牙尽量补牙。
欢迎关注【烧哥口腔社】,烧哥牙医来回答你的龋齿问题!优质答案2:
这种情况属于龋齿,一般是因为牙菌斑引起的,有疼痛的症状多是感染,需要及时消炎治疗。建议就医检查患牙具体情况,如果牙神经没有发炎可以去干净洞里的腐质,用牙科材料补上,否则洞越来越深很快就该牙髓炎了。如果龋洞已经累及到牙神经导致牙髓炎就得杀神经做根管治疗了,所以尽快去医院治疗吧,平时也应该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二、上牙第一颗臼齿烂透了,只剩半个发黑牙外壳,有必要拔牙吗?
优质答案1:
我是一名口腔医生,具有5年以上的口腔临床工作经验,以专业的知识回答口腔问题,希望能够带给大家帮助,欢迎点赞+关注!
本文导读:上牙第一颗臼齿烂透了,需要拔牙吗?作为口腔医生,我的回答是:上牙第一颗臼齿即磨牙坏了,一般首选去除病变牙体组织,分析剩余牙齿的健康状态,尽量通过根管治疗使之保存。若是条件较差,根尖炎症重,那么需要及时拔除!
上牙第一颗臼齿坏了怎么办1、第一颗臼齿,即第一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一般在8-9岁左右萌出。该牙齿对于食物的切断和咀嚼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发生病变时,尽量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牙齿,维持正常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避免拔除牙齿破坏牙列的完整性!
2、第一前磨牙已经大面积龋坏,需要拍摄口腔X 线片评估牙齿根尖及周围组织情况;彻底的去尽病变组织,评估健康牙体剩余多少。选择的治疗方法如下: a、 牙体组织剩余量及牙周情况良好,可以行根管治疗,后期予以假牙修复。b、 病变已经接近牙龈,桩(核)冠修复差,可以考虑行覆盖义齿。
3、第一前磨牙龋坏,首先考虑行根管治疗予以保存。可以先将上端病变的牙体组织磨除,敞开根管,利用专业器械扩(锉)针疏通根管,去除根管壁的感染层,通过根管内封药控制根尖周感染。待炎症消退,牙齿无明显疼痛症状时,对根管进行严密的充填。
第一臼齿病变组织过多若是第一前磨牙剩余量较少,根尖周炎症重,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等症状明显。可以考虑及时拔除牙齿,搔刮拔牙创,去除颌骨的感染因素,促进创口愈合。
去除病灶牙,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避免颌骨进一步破坏。
知识拓展:拔除后需要及时镶牙上颌第一颗臼齿(第一前磨牙)拔除后,一般在术后3个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镶牙修复缺失。
如果不及时镶牙,将会带来如下常见的危险:a、相邻的牙齿向中间倾斜,缺牙区间隙变小,食物嵌塞加重;b、 对合牙伸长,减少镶牙的空间,引起咬合关系改变。c、 空间不足,骨量吸收,为后期的镶牙带来困难。
总结:上牙第一颗臼齿坏了,需要积极就诊,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首先,保留自己的牙齿是第一位,通过根管治疗后戴冠修复;其次可以做覆盖义齿,尽量保留牙根,减少颌骨吸收;最后,确实条件较差者,需要及时拔除,控制周围组织的炎症。码字不易,口腔专业知识尽心回答问题,希望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关注!你的鼓励将使我不断前行,口腔健康科普持续进行中!
优质答案2:
这得具体看剩余牙体组织的情况来考虑的。
1、如果剩余的健康牙体组织能有足够的牙本质肩领(剩余健康牙体组织至少釉牙质界1、5cm)可以先行完善根管治疗,然后行粧冠修复。
2、如果剩余的健康牙体组织虽然不足牙本质肩领,但牙根足够长,可以通过行冠延长术获得足够的牙本质肩领,然后再行粧冠修复。
3、如果剩余健康的牙体组织不够,牙根也短,无法通过冠延长术获得足够的牙本质肩领,那只好拔除这个残冠残根,通过冠桥修复或种植牙修复。
三、宝宝牙齿腐蚀了怎么办?
优质答案1:
不知宝宝多大了,如果六岁之前可以改变饮食习惯,早晚刷牙,少吃甜点,等六岁重新换牙了就会好了。
首先、宝宝牙齿腐蚀了就是变黑变黄甚至有虫牙疼痛。有些宝宝爱吃甜点爱吃糖,家长没有注意给宝宝刷牙,时间久了牙齿就不好了,我孩子也同样爱吃糖,但每次吃完糖都会及时刷牙,而且我也刻意的控制他吃糖次数,现在三岁牙齿挺好的。
其次、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为肉眼可见的骨头。除了正常的生活注意之外,适当给孩子补肾生骨就可以了,多饮食补肾之食物,等孩子6岁左右还会重新换牙的,这些腐蚀了的牙齿重新换成好牙,然后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就不怕牙齿再次腐蚀了。
最后、如果孩子牙齿被腐蚀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去相关医院进行口腔治疗。以减轻孩子牙齿被腐蚀的疼痛感,以后要倍加关注爱护牙齿的好习惯。
还有一些小宝宝,吃夜奶也有可能会导致牙齿辅食,上次给果果去医院体检时,就遇到了一个一岁多的小宝宝满嘴黑牙,听说是孩子平常睡前要喝牛奶,半夜里还要喝,所以牙齿就不好了。
优质答案2:
龋齿,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法:
一、 及时、有效清洁牙齿
龋齿的致病原因其实是口腔内的细菌在食物残渣上繁殖,发酵产生酸,使牙齿被腐蚀。不仅仅是甜食,我们平时吃的水果、面条、米饭等都是细菌的盘中大餐,所以小孩在吃完东西之后要及时漱口,坚持早晚刷牙,做到有效刷牙。
二、 涂氟——牙齿的保护衣
涂氟就是将氟保护剂涂在牙齿表面,这就像给牙齿穿上了一件“保护衣”,氟保护剂可以抵挡酸的侵蚀,达到保护牙齿的作用。存济口腔医生建议:在儿童肯配合的情况下,应该从3岁开始每半年定期检查牙齿,并做全口涂氟,可持续到14岁。3岁以下的宝宝可使用少量的含氟牙膏。
三、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也是预防龋齿的手段之一。很多人以为只有六龄齿能做窝沟封闭,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否需要做窝沟封闭主要取决于窝沟的深度,如果牙齿裂隙深,容易聚集致龋细菌,不管是乳牙还是恒牙,都可以通过窝沟封闭来保护牙齿,增强牙齿抵抗龋病的能力。
四、 定期检查牙齿
宝宝出生萌出第一颗牙齿之后就可以带他去看牙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牙齿的实际情况判断他患龋的风险,并给出专业的口腔指导。此后可以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如果发现孩子有牙齿问题,要听从医嘱,尽早治疗。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