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李弘怎么死的?李弘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吗

2023-03-06 11:32:18 680 0
奇闻观察室
公元675年,23岁的太子李弘病重。为了给儿子冲喜,李治承诺,只要他病好了就传位给他。几天之后,李弘去世,后世有人说,他是被母亲武则天谋害的。

粗略地看了看史料,武则天似乎真的有谋害儿子的动机。毕竟她和李弘,老早就闹不愉快了。

有一天,李弘闲来无事到处溜达,走到了掖庭,发现自己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居然30多岁了还没有出嫁。

武则天李弘怎么死的?李弘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吗

原来,这两个公主是萧淑妃的女儿。武则天在感业寺当尼姑的时候,李治十分宠爱萧淑妃。后来武则天回宫,斗倒了萧淑妃,这两个公主也被囚禁在掖庭,只有公主的名分,却没有公主的待遇。

就连李治,都忘了这两个女儿的存在。

李弘看到这一切,非常不忍心,请求李治放这两个姐姐出嫁。武则天非常愤怒,把这两个公主嫁给了侍卫。

而李弘,就此和武则天结下了梁子。

(义阳、宣城二公主,萧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见之惊恻,遽奏请出降,上许之。天后怒,即日以公主配当上翊卫权毅、王遂古。——《资治通鉴》)

李弘虽然年轻,却从8岁就开始监国,做“实习皇帝”。15年内监国7次,朝野上下都对他很服气。又非常仁爱,曾经放东宫的粮草赈灾,很得民心。

这样的太子,对于醉心权力的武则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逐渐长大的李弘,并不受武则天控制,经常违背武则天的意思。母子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

(天后方逞其志,太子奏请,数迕旨,由是失爱于天后。——《资治通鉴》)

到李弘23岁那年,李治居然扬言要传位给李弘!

李弘一直和武则天有矛盾,真上位了,恐怕不会允许太后干政,武则天的野心就无法实现了。

这么一看,说武则天谋害李弘,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我查阅史料,发现这个说法,大概率是站不住脚的。

武则天谋害李弘的说法,最早出自唐朝著名的宰相李泌,这时候距离李弘去世,已经80多年了。

而且李泌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唐肃宗已经杀了三儿子李倓,又想废掉广平王李豫。李泌为了保护李豫,用武则天的例子劝说他。

那时候武则天的名声很坏,有什么脏水往她头上泼就是了,并不能当做证据。

所以,资治通鉴里写这件事的时候,也非常谨慎,没敢轻易下结论,而是说:“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模棱两可地说这是一个传言。

而且,从李弘去世前后发生的事来看,谋害儿子的说法也站不住脚。理由有3个:

第一,李弘在去世之前已经病了很久了。

史料记载,李弘早在18岁监国的时候,就已经病得不能理事了。李治给李弘写悼文的时候,也提到李弘从小体弱多病,又带病理政,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而且李治还提到了李弘得的是什么病:肺结核。

这在古代是不治之症。如果不是李弘生在皇家,有着当时最好的医疗资源,没准都撑不到23岁。

这样的身体状况,李治就算说要传位给他,他也很难理政,武则天实在犯不着冒险下手。

第二,年轻健康的李贤会是武则天更大的威胁。

李弘一去世,当太子的肯定是李治和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李贤能力很强,被称赞为有李世民的风范。

而且因为李弘身体不好,他老早就在协助李弘理政,当“实习太子”,以防万一了。

李贤还有着李弘所没有的巨大优势:健康。

如果让李贤当了太子,武则天就更加没法实现自己的野心了,还不如留着重病缠身的李弘呢。

后来李贤被废,有人说是他自己谋反暴露,也有人说是武则天为了扳倒他搞的阴谋。无论哪种情况是真的,都证明了,对于武则天来说,健康的李贤比病弱的李弘更有威胁。

第三,李弘去世后多年,武则天一直在怀念李弘

李治在为李弘写悼文的时候,就提到,李弘去世之后,武则天“心缠积悼,痛结深慈”,十分悲伤。

李弘是在洛阳的合璧宫去世的。在那之后,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则天,除了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大雨,不得已去避雨之外,终其一生都没再回到这个伤心地。

存世的敦煌写本里,也可以看到武则天写的《一切道经序》,表达了武则天对李弘深切的怀念。

李弘去世之后24年,武则天在缑山立下升仙太子碑,怀念自己的儿子。她那时候已经登基称帝了,中间皇帝都换了好几个,已经不需要在这方面作秀了,只能是真情流露。

如果李弘真是武则天杀害的,武则天实在没必要怀念他几十年。

武则天杀害李弘的传言,大概是后世想要污蔑武则天,而编造出来的。

【红黑有话说】

除了李弘之外,另一个广泛流传的,武则天杀害自己孩子的传言,是武则天为了扳倒王皇后,杀了自己刚出生的女儿。

看史料,这样的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小公主夭折之后,王皇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而且王皇后杀害小公主,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就算想要害武则天的孩子,也该是害李弘,那是真正有可能威胁太子地位的。

后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塑造她毒辣的形象,大概是因为,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本身又相当地心狠手辣。所以,有什么坏事,都会第一个想到她吧。

你们觉得呢?

一:武则天秘史李弘死

  ……己亥,太子亮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酞之也。”《资治通鉴考异》卷10《唐纪一·(高宗上元)二年四月太子弘亮》云:“《新书·本纪》云:‘己亥,天后杀皇太子。’《新·传》云:‘后将逞志,弘奏请,数佛旨,从幸合璧宫,遇鸩薨。’《唐历》云:‘弘仁孝英果,深为上所钟爱,自升为太子,敬礼大臣鸿儒之士,未尝居有过之地。

二:武则天传奇李弘死是第几集

96集的那版里是在92集里合璧宫家宴时被人毒死的,下毒着是贺兰敏月和李贤。在剧中就是因为李弘的死,武则天下定决心要杀人,从此她踏上了血腥的复仇之路,最后顺便做了皇帝。。。

三:武则天儿子李弘死因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李弘于永徽三年(652年)出生于皇宫,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被立为皇太子,自幼孝顺仁德,为太子后体恤民情,曾上书高宗修正不合理的法律,并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深得高宗宠爱。

2、死因--久病猝死。

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后期监国政务多由东宫官员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代为处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虚岁二十四)。

长子李弘:生卒年没有错误,是李适年间的第二个太子,李弘死前的一天在宫里发现了一个关于武则天的秘密,与武则天理论,有了冲突,当天生病,记载是痨病病,但试想怎么会这么巧?当天就得病,于是有传言说是武则天下毒,由于无历史证据考证,所以成了大唐王室的一大疑案。李适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该年号为弘道元年。

四:武则天为什么杀李弘

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人们总认为她是一个残暴的阴谋家,甚至能为权利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无论是官方传记还是民间流传,均认为武则天毒杀了自己的长子李弘。可是,虎毒不食子,难道貌美如花的武则天连禽兽都不如吗?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从长到幼依次是李弘、李贤、李显和李旦。从历史记载来看,李弘此人是个非常理想的接班人。他早年熟悉政务,有主见,能持正谏诤(敢说真话),且体恤民情。

武则天

咸亨三年(672年)冬,因夏季旱灾引起饥荒,关中百姓多有饿死。李弘看见兵卒的粮食里掺杂着榆树皮和草籽,大为怜悯,马上吩咐把自己仓库里的粮食发给士兵们吃,以渡难关。这在皇权时代,可以说是一位够资格当明君的好苗子了。

但是据《新唐书》记载,上元二年(675年)李弘在合璧宫被杀害,时年24岁。“天下莫不痛之”。而且,在两处地方明明白白写着,是天后(武则天)大怒而毒死李弘。

这就是扑朔迷离的“合璧宫命案”。对于武则天为什么非要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人们总结起来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认为,李弘逐渐长大成熟,并且具有很强的能力。另外,太子府相当于一个小朝廷,李弘监国,自然由太子府官员辅佐。李弘监国的时间比较长,高宗李治干脆让朝廷的宰相去辅佐他了。

如此一来,宰相和太子势必会形成一个极为强大的势力。而这个时候,武则天也正在逐步独揽朝政。面对由太子、宰相构成的集团势力,这个不寻常的女人就得琢磨了,一旦高宗李治归天,她怎样还能继续控制政权呢?于是,她对自己的儿子李弘起了杀心。

李弘

第二个原因,在司马光那里都没通过。司马光考证来去,最后认为这是民间以讹传讹,起的谣言。司马光说:“按弘之死,其事难明,今但云时人以为天后鸩之,疑以传疑”。

可是,上元二年(675年)的时候,李弘突然暴死于合璧宫,年仅24岁。在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之前,人们难免会有所猜测,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旧唐书·孝敬帝传》中说,李弘患的是一种叫“痨瘵”的病。这个病在今天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肺结核。这个病在民国时期青霉素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就是一种很难治疗的传染病,放在唐朝,完全就是绝症了。

李弘的父亲高宗李治也有这样的病,因此,李弘得这病并不奇怪。李弘在19岁那年,《旧唐书·邢文伟传》记载:“比日以来,风虚更积”。也就是说,19岁的时候,李弘已经达到晚期了(或者至少过了早期)。

李弘

古人不懂现代科学,面对太子李弘的病况,任谁都束手无策。高宗和武则天便想让他结婚,以新婚来“冲喜”。这种愚昧的习俗,直到民国还很普遍。这就有了选中了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为太子妃。

这个杨氏女子,在辈分上实际比李弘大一辈,因为她是武则天的表妹。但是后来这个杨氏女子被曝出被人玷污之事,于是大婚泡了汤。婚事拖了两年,父母又为李弘物色到了左金吾卫将军之女,这一年李弘恰巧22岁。

可是封建迷信治不了病。过了一年多,到上元二年(675年),李弘来到东都,住在合璧宫,病情猛然开始恶化。4月25日便死在了倚云殿。唐高宗悲痛欲绝,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

在唐高宗发布的悼念诏书《皇太子谥孝敬皇帝制》中,有一个细节,是高宗在探望李弘病情时曾明确告诉儿子:庶其痊复,以禅鸿名。及微和,将逊于位。“也就是等李弘的病情稍有康复,便要禅位于他,高宗自己去当太皇。

而李弘由于“天资仁厚,孝心纯确”,听了这个消息的反应是,“即承朕命,掩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由于思想压力过大,想得太多,结果病情加剧,很快李弘就因此而丧命。

所以,李弘的死并无异常。既然如此,为什么史书和民间均记载和推断武则天鸩杀了李弘呢?我想有以下两个原因。

武则天

第一,社会舆论问题。一个女人篡位夺权当皇帝,推翻了传统观念,当时的人们很难接受,全社会对武则天这个女人抱有极大的成见。因此,会产生民间流言。

第二,史书

虽然有以上两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李弘的死对武则天来说,真的是太及时了。李弘从8岁开始监国,是唐高宗培养了十几年的继承人,拥有来自宰相集团的鼎力支持,这是李唐王室抗衡武则天力量的重心所在。

这个重心的消失使得武则天的势力扩张更加肆无忌惮。可以说,李弘之死,为武则天势力的发展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武则天因此离皇权更近了一步。

五:武则天秘史李弘第几集死的

武则天去世后的很多史书中称武则天凶残,自己的女儿和两个儿子李弘(孝敬皇帝)、李贤(章怀太子)可能都是武则天指示人杀害的,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都是推测。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隐晦的暗示章怀太子李贤是武则天暗示手下干的,但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却没有丝毫类似的暗示和记载。(李弘剧照)

李弘被武则天毒死说?

武则天毒死太子李弘这一说法,主要的依据有三条:第一条,太子李弘经常监国,他的权力已经影响到武则天的权力;第二条,671年,李弘在冷宫中见到了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她们都三十岁左右了,他建议将她们放出来,并给与婚配。此事得罪了武则天,萧淑妃是与武则天争宠中的大敌;第三条,太子李弘曾经选择一个准太子妃,非常貌美。武则天亲姐姐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知道了此事后,强暴了准太子妃,让李弘的婚事泡了汤,李弘对武氏家族非常嫉恨。

根据以上三点,后人判断武则天下手毒死了自己的儿子李弘。(武则天剧照)

李弘病死说如何确证?

在《新唐书》、《旧唐书》中都记载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对待李弘的死都非常悲痛,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李治亲自为自己的儿子做的“制”,记载如下:

一、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顾惟耀掌之珍,特切钟心之念,庶其痊复,以禅鸿名。

二、太子婴沈瘵,朕须其痊复,将逊于位。

第一条记载出自《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第二条记载则是出自《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这两条记载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李弘在做太子之前就已经患病。按照当时的记载,应该是肺痨(肺结核,当时是不治之症),而且已经很久,在李弘二十岁是负责监国期间就因为病情,由东宫的附属官员处理政务。

病了很久的太子李弘,在公元675年陪同自己父亲唐高宗李治和母亲武则天到洛阳时猝然去世,年仅24岁,应该是长久的肺痨病导致他猝死。

至于前文中的武则天毒死说的几个主要理由仔细分析一下应该是都不成立的。

一、太子李弘和武则天权力冲突吗?

武则天的命运相当好,自己的丈夫李治是个病秧子,自己的儿子李弘也是一个病秧子。武则天实际上唐朝权力的真正执掌者,武则天的权力在李弘之上,况且武则天早在660年时就已经与李治平起平坐了。假如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最直接的办法是毒死丈夫李治,这样权力来的更快更加直接,而不是儿子李弘。

因此,李弘威胁武则天的权力地位说法不成立。(义阳公主李下玉剧照,唐高宗长女)

二、释放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惹怒武则天了吗?

671年,李弘提议给已经三十岁左右的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成公主婚配,这事李治同意了,但具体实施的则是武则天,武则天当然不高兴,不过在两个公主婚配的时候已经发泄出来。

义阳公主婚配给宫中侍卫权毅,宣成公主许配给颍州刺史王勖,婚配的级别都是非常低的。这两个驸马都在武则天称帝后反叛被杀,义阳公主不久去世,而宣安公主则活到了714年,如果武则天够狠的话,早就将这两个公主处死了,武则天没有杀她们。(贺兰敏之剧照)

三、李弘仇恨武则天家吗?

武则天姐姐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强暴了李弘的准妻子,她还将太平公主随侍的宫女们都强暴了,武则天对自己的这个外甥下手也够狠的。

其实贺兰敏之做出如此的丑事主要是报复武则天,贺兰敏之的亲妹妹魏国夫人是武则天的外甥女,因为武则天的缘故经常出入皇宫,唐高宗李治看上了这个外甥女,两个人眉来眼去。这些动作都瞒不过武则天的眼睛,666年,魏国夫人无缘无故的就死了,这事让贺兰敏之知道了,时常寻机报复武则天。

671年,贺兰敏之被武则天处死,而李弘则另外选择一个太子妃而已。(魏国夫人,贺兰敏月,武则天外甥女,被武则天暗中毒杀)

四、武则天在李弘去世后的行为分析。

李弘翠然去世后,武则天自己亲自抄写佛经为他祈福,另外一个儿子李贤去世却没有这样的待遇。

689年,武则天令将唐睿宗第三子李隆基过继给太子李弘,继承香火。章怀太子李贤的长子则在武则天称帝后被处死,次子在幽禁期间经常遭到杖刑。李弘和李贤后代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同样都是武则天的孙子。

武则天是一个女性,她的喜好会在施政中直接表现出来,尤其是做了皇帝后,根本没有人威胁到她。通过以上武则天的行为分析,太子李弘确实应该是病死的。(唐玄宗李隆基像,他是李弘的继子)

通过以上分析,武则天和李弘的死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80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