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仅剩一头颅,身体部分不翼而飞,无法入殓,可见权倾一时的大太监李莲英并没有善终
李莲英9岁入宫,60岁离开皇宫,在皇宫中整整待了51年,而且他晋升的速度之快确实令人咋舌,很多人不明白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慈禧如此信任他呢?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祖宗规制,晋升为二品顶戴花翎呢?
26岁成储秀宫内领大太监;
31岁成四品花翎总管,与敬事房总管平起平坐;
46岁授二品顶戴花翎,统管所有太监;
其实在雍正的时候,就规定:太监四品为限。
意思就是太监最高只能到四品,而慈禧竟然为了李莲英违背祖制。
在李莲英刚入宫的时候其实并不受宠,那时候慈禧太后看重的是安德海,但是安德海有一个毛病—太高调,换句话说仗着慈禧宠信目中无人、飞扬跋扈。
在1896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杀了,理由就是“违背祖制,擅自离京”。
所以李莲英给自己总结了座右铭,并且死后刻在墓碑上:“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懈怠”,他是这样总结的,更是这样做的:
李莲英与慈禧的关系远超主仆: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记载,李莲英和慈禧太后早晚,一日三餐都会互相问候,如果没见面的话,也会派小太监前去问候。
不仅如此,慈禧太后在西苑、圆明园居住的时候,经常亲自去找李莲英,一起园中散步,畅谈黄老之术,有时候还会秉烛夜谈到深夜,可见李莲英所受到的是盛宠,而非一般的重用
李莲英16字箴言大概可总结为四个字“谨小慎微”,不仅对慈禧如此,对光绪皇帝也是如此。
八国联军进入京城,慈禧带着光绪一起逃出京城,在保定过夜的时候,慈禧的寝殿非常华美,非常奢侈,而光绪帝的住所几乎什么都没有,也无太监照料,连被褥都没有;李莲英看到以后,向慈禧告状,并且将自己的被褥给了光绪帝,自己冻了一晚上。
@史小晋说:除谨小慎微外,李莲英之所以能得宠51年的时间,还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按摩手艺一绝,虽是太监,但他的手娇嫩光滑
每天早晚。李莲英都会去慈禧的寝宫给慈禧按摩,从上到下,不轻不重,手艺一绝,慈禧都对其赞不绝口;
第二点:会说书、会口技
李莲英的嘴皮子还是很溜的,不仅会口技而且还会说书,像《西游记》、《三字经》、《石头记》等这些故事他既能熟练地讲出来,而且还绘声绘色,时不时的加上一些慈禧喜欢的小曲,经常让慈禧开怀大笑,自然久而久之,慈禧更是离不开他。
第三点:察言观色的能力非常强,关键时刻能帮慈禧缓解尴尬
有一次,武斗小生杨小楼给慈禧唱戏,慈禧听得很是高兴,要将桌子上的点心赏赐给杨小楼,但杨小楼对慈禧太后说:“这些吃喝都是进老佛爷的金口,奴才不敢享用,斗胆请老佛爷赏赐点别的”。
慈禧也是心情好,拿出笔打算写一个福字赏赐杨小楼,但是写完以后才发现福字的偏旁写错了,多了一点,很是尴尬,此时李莲英说:“杨小楼,老佛爷的福字你可不敢领,老佛爷的福气可是比别人多了一点,老佛爷洪福齐天,哪是奴才们可以享用的,还是请老佛爷赏赐点别的吧。”
仅凭几句话就缓解了尴尬的气氛,确实能言善道。
慈禧太后去世以后,李莲英也是想要善终,默默地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做了一回“散财童子”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李莲英为其守孝100天,出宫之前,李莲英将自己的所有慈禧给的赏赐都交给了隆裕太后,足足七大盒。
然后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80万两分给自己以往的跟班们;
其实李莲英就害怕慈禧死后有人惦记他的巨额财富,引火烧身,所以实实在在地做一回“散财童子”,不过李莲英散出去的只是一部分而已,剩下的则被小德张给盯上了,小德张甚至奏请隆裕太后查抄李莲英的家,不过李莲英并不傻,早早的做了打算,所以很多人猜李莲英的死跟小德张脱不了干系。
1911年,李莲英感觉自己将要命不久矣,叫家里的晚辈们一起安排身后事:
自己死后如何安葬交给隆裕太后处理;
分配自己的家产:四个子嗣、两个继女、侄儿们都分得了不少家产。
李莲英其实在宫里还有300万两,不过后来也到了隆裕太后手里。
第二:归隐
将慈禧太后的赏赐都交给隆裕太后以后顺势请辞,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慈禧已死,自己想要善终就需要离宫。
第三:出宫后生活非常低调
李莲英并没有去庆王送给他的豪宅,而是去了西城棉花胡同83号隐居起来,即便是昔日的兄弟们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几乎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不过每年清明还有十月初一都会去祭奠慈禧太后,烧一烧纸钱。
宣统三年李莲英突然离世,很多人猜是被仇家所杀,对此众说纷纭;
李莲英的过继孙女则说:祖父是因病去世。
但为何棺材中只剩一头颅呢?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