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死之前是曹操的首席参谋,为曹操提供了不论是战略还是战术方面的建议,可以说是曹操一统北方的最大功臣,其擅长在于军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和战术家。纵观三国牛人,在军事上能够超过他的几乎没有,包括诸葛亮的隆中对。但在内政事物上郭嘉并不擅长,在曹操手下帮其处理内政务的是勾彧。
诸葛亮实际上是更擅长内政事物,军事能力要比其内政能力差些,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高明,而且有漏洞,这个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说过!而且在当时并不是诸葛亮所独有的,由于刘邦是从汉中暗度陈仓统一了天下,所以整个两汉包括三国就都感觉蜀汉是龙兴之地,既安全又可以统一天下,所以刘璋的父亲也是这个想法才去的蜀地。可以说如果郭嘉不是死的早,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想法曹操根本就不会给他实施的机会。而且从后来的发展也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战略更立足于自保,进取不足,根本就没有一统天下的可能,而且由于蜀汉地小民少,造成后来的蜀汉人口一直不足,兵源匮乏,人才也是缺乏,更加粮食不足,最终第一个被灭国。
一:诸葛亮为什么放曹操走
根据历史资料来看,诸葛亮很想抓住曹操的,和一楼说的一样,关羽其实是虚构的情节,真如三国上说的那样的话,诸葛亮一旦抓住曹操,北方集团必定内乱,刘备 集团顺势占领长安很有可能的,江东那时也是实际的联盟,一旦曹操集团大乱,必是二分天下,就不是三分天下了,所以,曹操过华容道与关羽无关,是诸葛亮的部队行动迟缓,没有抓住曹操而已。二:诸葛亮为什么要关羽放曹操
其实,历史是曹操没死.所以,写书的人就设法没让他死.但是我们就书说书.先抛开历史.诸葛个人对关羽是没什么好感的.这点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再者,关于这个人不讨人喜欢啊.后来,关羽败走麦城,死于东吴,不可以不说和诸葛有很大关系.因为前后将近半年,可是西川的援兵就是不来```后来刘备报仇时诸葛也是留在西川.按说,诸葛这样的王牌怎么能不带呢?可是就是没带,然后,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说,诸葛想杀下关公的傲气,以警告诸将:关公都敢杀的人,其他人还不是...另外就是树立威信了,因为他刚来,又年轻,其他人哪个不是和刘备摸爬了多年?三: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曹操
诸葛亮不追随曹操的原因,自古就有人在问,答案也有很多。诸葛亮确实曾在暗中对刘表、孙权等进行过考察,而并没有打算去加入实力更强的曹操。有人说曹操帐下早已高人云集,孔明就算去了也得不到专用;也有人说诸葛亮更希望像管仲那样治国安邦,如果去到曹操麾下,职位难以做到很高;还人有说曹操的品性与诸葛亮存在较大的反差,难以相互认同等。虽然这各种说法均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并不是主要原因。
其实诸葛亮为何不追随曹操的问题,在《后汉书》、《曹瞒传》及《三国志》等史料中便有着一条清晰的线索,足以证明诸葛亮在情感上对曹操并不认同。
要知诸葛亮的家本在徐州琅琊,而后之所以会在千里之外的南阳与刘备见了面,其缘由正是因为曹操。曹操的父亲曹嵩,曾在董卓掌权乱政之时迁往徐州琅琊避乱,后曹操得势占据了兖州后,便写信让父亲前来团聚,不料曹嵩出发后,还未走出徐州便遭人截杀。
对于这一事件的主谋,说法不一,至今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因为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与曹操向来不合,于是曹操便将怒火烧在了陶谦身上,对徐州大肆进攻。曹操曾先后对徐州进行了两次攻打,虽最终没能将徐州占领,但据书中“泗水为之不流”的记述,透露着曹操因泄愤而进行了屠杀。曹操对徐州的进攻并未打到琅琊,但也不过仅差百里之距了,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因担心曹操会杀到琅琊,便带着诸葛亮兄弟姐妹向南方逃亡。
身处群雄逐鹿最为激烈的战争年代,逃亡之路甚是艰辛,诸葛瑾因中途走散而流落江东,诸葛玄也在逃至荆州后去世,这些变故对于十几岁的诸葛亮来说可谓是家破人亡。而这接连的遭遇,虽不能说与曹操是直接关系,但也皆因曹操而起,所以诸葛亮与曹操之间说是有仇都不为过。并且对于曹操屠城之事,诸葛亮也必然会听到过,因此又怎会有亲近曹操的情感而去追随呢。
四:诸葛亮放曹操的原因
原因十分简单,看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知道了。
诸葛亮秉承儒家正统思想,虽然对桓、灵二帝之腐败不满,但并未否定汉朝的正统性,还冀扶大厦之将倾。他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是不满意的。
所以诸葛亮没有跟曹操。这是最主要原因。
五:诸葛亮华容道放曹操
诸葛亮这么做是有意为之,不想让东吴统一霸业。事实上,这都是诸葛亮的计划。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败了,诸葛亮本可以在此时一举歼灭曹操,以帮助刘备更快地完成大业。同时,东吴也热切地期待诸葛亮能够趁机把曹操给消灭了,这样他们就能一门心思地应付刘备了。然而,这一切都已经被诸葛亮看穿了。
他知道如果他杀了曹操,这就等于是间接地帮助了东吴。
这样对他们并无益处,因此诸葛亮才会略施小计,故意放曹操走。
其次,关羽曾被曹操收留也是一个原因。
曹操非常重视关羽,对他很好。他那时非常希望关羽能进入曹操的军营,后来虽然曹操没能如愿,但关羽为了报答他,确实也立下了战功,因此关羽也并非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诸葛亮很清楚关羽不会杀曹操,所以他才会安排关羽守华容道,希望关羽借此机会报答曹操的恩惠,可以说是两者兼得。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蜀汉的实力不够强大。
诸葛亮知道只要他放走曹操,曹操就可以有效地遏制住东吴的势力,为蜀汉的发展多拖延一些时间。否则,如果曹操一旦被杀掉,那蜀汉就将会是下一个。如果曹操被杀,曹操的残余势力一定会卷土重来,那么这两个国家将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这样一来,那东吴便渔翁得利了。所以,放走曹操,也是从当时的大局观来考虑的。
可以说这三个国家各自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东吴明明可以活捉曹操,但是却把他放到了刘备的地面上,想让刘备来当这个掘墓人。然而,这种小心思却没能逃得过诸葛亮的眼睛。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