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娶妻,历史上有一段令人堻堻乐道的真实故事。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都,不幸的是,“三岁丧母,八岁丧父”,此后他就一直跟着叔父刘表诸葛玄寄身在荆州太守刘表府上。
诸葛玄病故之后,他又失去了依靠,只好在南阳邓县找了一间茅庐,躬耕于陇亩之间。
时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诸葛亮成家的年纪,要说诸葛亮可是一位明星级别的帅哥,他身高八尺,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满腹经纶。
虽然他当时还是一介布衣书生,但以他的条件,是很多名门世家选择成龙快婿的理想对象。
为诸葛亮说媒的人很多,但是很奇怪,诸葛亮一不表态,二不同意,一直拖到25岁,还没有合适的意中人。
25岁,那可算是大龄青年了,周围的人对此议论纷纷:这小子到底要娶什么样的人呢?
就在这个期间,他结识了很多人物,其中就有河南名士黄承彦。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才华,有心想把自己的女儿黄月英许配给他。
他打听了一番,终于探到了诸葛亮的择偶标准:长相不重要,有才华才行。
有一天,他来到诸葛亮的茅庐,主动推荐了自家女儿,说:“闻君择妇,听说你都拒绝,吾有一丑女,年龄和你相当,才华也能和你相配,只是生得有点丑,黄头发,黑皮肤,若你不嫌,我愿将她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
没想到,诸葛亮一听,急忙施礼,说:“听闻小姐才华了得,我若娶她为妻,此乃三生有幸啊!”
就这样,诸葛亮还没见到心上人,就和自己的老丈人把婚事定下来。这则消息迅速传开,荆州人人皆知,当时轰动一时,成为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老百姓的八卦精神得到了彻底的发挥和释放,关于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各种版本的故事迅速在坊间流传。
有些好事者还编了一段民谣:“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意思就是,找媳妇可千万别学诸葛亮啊,挑来挑去却正娶了阿承的那个丑姑娘。
但是,事实真真如此吗?
很快就到了成亲之日,洞房花烛夜,黄月英头顶盖头,端坐在床榻上,诸葛亮送走了宾客,慢慢走进新房,他还是抑制不住地紧张,虽然已经听岳父说,妻子是个丑姑娘,但他一直忐忑不安,她到底会有多丑?
诸葛亮缓慢地颤抖地掀开红盖头,可是,看到新娘的第一眼,他却惊呆了,愣在那里,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只见新娘明眸皓齿,面若桃花,完全就不是岳父口中的丑姑娘呀!
黄月英看出了他的失态,说:“让夫婿受惊了,父亲大人故意考验你呢,他不希望娶我的夫婿只看中我的外貌和家世,所以才对你说,我是一个丑姑娘。”
诸葛亮听完,喜上眉梢,这才明白了老丈人的良苦用心。据说,后来人们结婚,新娘的红盖头就是从黄月英那儿学来的。
诸葛亮没有选错老婆,因为一心娶贤妻,却意外娶到了才貌双全的黄月英。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婚姻美满。
黄月英非常能干,下地种田,里里外外的粗活儿,处理得妥妥贴贴,她不愧是诸葛亮的贤内助。
不但如此,她还是一个很有才华智慧的才女。
诸葛亮六出祁山,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还有诸葛连弩,据说这玩意儿可同时发射十箭,如果万弩齐发,必能出奇制胜,魏国几员大将都是死在这种武器之下。这些,都是受了贤内助黄月英的启发而发明的。
此外,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南中,七擒孟获,为避瘴气而发明的“诸葛行军散”和“卧龙丹”,也都是黄月英教给他的。
诸葛夫人的这些“异能”,甚至可以说影响到了蜀军的兵制,使他们更重视技术兵器的使用,而不是单独依赖军人的勇猛。
可见,与其说诸葛亮是智谋超人,不如说他身后有位“谋事”的老婆。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跟随刘备出生入死,而黄月英带着幼子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静候着丈夫的佳音。
等到蜀汉在益州天府之国立足之时,位居丞相夫人的黄月英还在隆中担负着教育子女的重担,她在宅前宅后植桑八百株,终日忙碌,辛勤劳作。
诸葛亮,不慕美色,终是娶对了人,他的一生,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而他的妻子黄月英,选择默默在后方为他打点一切。
他们是夫妻,更是知己,他们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夫妻的情爱,而是一种家国情怀。
为此,有人写诗:
常言依女无颜色,远山疏水妇人愁。
可选英雄销裙下。为是江山万点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不管大江怎么淘,总会有人流世百芳,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他之所以成功,离不开的是贤妻黄月英的支持与帮助。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人们在赞叹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时候,更不应该忘记他背后那个伟大的女军事家兼发明家黄月英。
娶妻当娶贤,因为一个好女人,就是家里最好的风水。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