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想做阉人?

2023-03-08 19:07:40 720 0
奇闻异事录
北京出土李莲英墓,用了3个铁锤打开棺盖后,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封建王朝的产物,太监是一群身世悲惨的可怜人。虽然都是因为贫穷才出此下策,可是进宫做太监和出家当和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身体上的缺陷可能从根本上摧毁一个人的心防。

其实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太监这个群体中也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身体的缺陷并不影响他们活出辉煌的人生。比如东汉的蔡伦,他发明的造纸术,至今遗泽后人;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了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

为什么有人想做阉人?

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河北省人祖籍山东,原名李进喜,他的父亲原是务农为生,后来举家搬到北京,从事制皮工作。因为收入有限,家中孩子又多,所以行二的李莲英早早的就被送到宫中做太监。

一般的太监大多是自小入宫,这样除了可以更好的适应宫中生活,在净身的时候丧命的概率也要小很多。李莲英入宫时是咸丰七年,当时的他没意识到自己未来会多么有名,只是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杂役太监。

作为初来乍到的一个小太监,善于察言观色是在宫中如鱼得水的基础,而跟对了人才是一步登天的途径。李莲英进宫后先是在奏事处等地当差,后来被调到慈禧身边,随着慈禧的权利一步步壮大,李莲英的地位也随之增高。

不过一开始他并不是慈禧身边最受宠的太监,和他同时期进宫的太监安德海更受器重,名气也更大。可是随着地位提高,安德海变得狂妄起来,甚至违背太监不得随意出宫的规矩,最终送了性命。

李莲英吸取安得海的教训,在慈禧面前更加小心翼翼的伺候,生怕触犯了禁忌。也正因为他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没有因为得意忘形而遭人忌恨,也得以长久的居于慈禧身边第一红人的地位上。

据民间传说,李莲英讨慈禧喜欢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在梳头方面很有研究,经他设计的很多新式发型很受后宫女眷喜爱。尤其是慈禧对他的手艺十分满意,这也奠定了他在慈禧心中的地位。

同治十三年,时年26岁的李莲英成为了首领大太监,总领后宫大小事务。尤其在慈禧身边的他,借着慈禧的地位提升,朝廷内外都把李莲英当成了攀附慈禧权势的重要途经。

无论王公大臣还是朝廷官员,在见到李莲英的时候都要给三分面子,即使心中对太监多少有些鄙夷,表面上还是会恭敬的称他为李大总管。多年的耕耘也开始收获,光绪五年的时候,李莲英被封四品顶戴,已经达到了满清自古以来太监品级的巅峰。

光绪年间是慈禧权利的巅峰时期,这位历经三朝的女子,随着身份从皇后,皇太后到“老佛爷”的转变,她的地位已经可以凌驾在年幼的皇帝之上。李莲英因为服侍有功,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权势财富都得到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长。

光绪二十年的时候,李莲英被破例封为二品花翎总管,这份荣誉已经打破了大清建国以来的纪录,不但前无古人,恐怕也不会再有太监达到他的高度。

因为光绪不是同治那样任由慈禧拿捏的性格,所以两人的矛盾逐渐加深,对于一心变法,夺回主导权的光绪来说,代表着既得利益集团的慈禧是他最大的敌人。身处两人斗争夹缝中的李莲英,理智的选择了明哲保身,绝不参与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评价与阴谋。

事实证明在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虽然是一种看起来危险的选择,可也避免了站队失败后的株连。变法失败后,维新派损失惨重,但李莲英依旧稳坐大总管的宝座。

虽然李莲英没有表态站队,但他的心中还是有着善良的一面。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被迫逃亡保定时,队伍被迫在野外扎营。那时正是隆冬,当晚慈禧太后入寝的时候,被褥厚实,寝具华贵,条件要多好有多好,李莲英的铺盖也远超常人,这也是他身份地位的象征。

可是身为皇帝的光绪,却因为太后的原因遭受冷遇,不但没有太监伺候,连铺盖都没有。李莲英看到光绪的境遇,不由得抱着他的大腿痛哭,并把自己的铺盖让给光绪。这件事让光绪对李莲英感恩戴德,对他的评价再进一步,可见如果在政治斗争中获胜,光绪也会重用这位慈禧身边的红人的。

但是,这种谁也不得罪的做法却让慈禧十分不满,于是,在八国联军撤退,皇室回到北京以后,李莲英在慈禧的心里就已经渐渐被疏远。

但本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信念,直到办完慈禧的丧事,李莲英才出宫正式退休。这样的一位拥有辉煌生涯的大太监,生前的财富数不胜数,那么在他死后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富户可以相比。

所以,李莲英的墓葬多年来一直是被人惦记的存在,终于在1966年时,人们在北京发现了李莲英的墓葬,墓地里各种陪葬品琳琅满目,据说还出土了一把汉代的宝剑。

更神奇的是,李莲英的棺木不知道是使用什么工艺制造,坚固无比,据说当时用坏了三把铁锤才打开。可是打开后的内部情况却让人们不寒而栗:棺木里只有一颗头颅的骨骼,身体部分全是用棉花缝成。至于李莲英的身躯去哪了?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作为中国最后的一个权势滔天的大太监,李莲英的一生并没有选择在政治上兴风作浪,恐怕这也是他得以平凡老死的原因吧。

一、古代当太监对身体需要先阉割致残,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人争着去当?

优质答案1:

为生活所迫。自幼被送进皇宫,没有认识能力和自主思维。被残忍的净身后,忍着剧烈的肉体痛苦,走上困惑变态的人生!

优质答案2:

当太监的人群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战犯和犯罪的人、第二种因为父母养不起被送入宫的孩子、第三种在外面活不下去了自阉入宫的人。

第一种:形式所迫,历朝历代都有将战俘或者犯罪的人处以阉割送入宫的做法就是宫刑,唐有高力士(幼年因为岭南谋反受到牵连被阉割)、明有三宝太监郑和(幼年明平云南战被俘)。这一类属于没得选了毕竟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第二种: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的只能送进宫里当小太监,比如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就是小时候家境贫寒被父母阉割送进宫里。像这一批人你说他愿意呢还是不愿意呢?

这么小半懂不懂的就被阉割了。

第三种:家里穷啊不是所有人都出生就是大富大贵,进宫了还能有口饭吃,说不定混的好了发达了还能光宗耀祖别以为太监都是孙子让人看不起,让人看不起那只能说级别还没到位,比如众所周知的“九千岁”魏忠贤。不是大批的人捧着臭脚还收了一大批的孝子贤孙哪敢说他的不是。

上述中大概第三类人群是多数想真心诚意去当太监吧毕竟别的本事没有给自己来一刀就能去宫里当公务员也还不错,而且这部分人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成年过后自阉的还有子女在外面也不用担心无后还不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明朝就曾经多次下令民间不得自阉,但是很多人把当太监作为博取荣华富贵的途径,屡禁不止,加上明朝太监权势大,又有成功案例在前,所以还是有一大批人趋之若鹜的。

二、如果穿越回古代你想成为什么人?或者什么职业,例如:王爷,太监……为什么?

优质答案1:

每个人都有一个穿越梦,去自己想去的朝代,称为自己想做的人。

如果有一天我穿越了,那我希望穿越到明朝做王爷。明朝的王爷,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朝廷每年都有银子发给你。钱不用愁了,就只管游山玩水。

还可以找很多老婆,妻妾,想想就爽。

优质答案2:

估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想穿越的,并且穿越去当太监,以便把持朝政,轻松获得巨额财富,问题是,您能忍受那一割吗?

优质答案3:

我先回答:

我是不想穿越的,无论如何都不想穿越的,因为活在哪一世,都有与今生类似的快乐痛苦、烦恼愉悦。

不过。我倒是很想帮那些梦想穿越的人穿越一回。

让你穿越一回,回到大清,让你做一回大清的王子如何?

正好,我有一篇文章,可以作为答案——《穿越一次:回到大清做皇子?》

很多人说滥了的一句话,就是: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人本来就是活在当下的。难道不是吗?

为什么还要一直强调活在当下呢?一再的重复强调,正好说明,很多身在当下的人,并没有活在当下。

没有活在当下,那是活在哪里啊?

一些人是活在历史中、活在记忆中;

一些人是活在未来中、活在期盼中;

一些人是活在虚幻中、活在梦想中;

……

另外,强调活在当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有意无意地逃避,是当下并不好活。

有人活在记忆中,梦想穿越,穿越回历史之中。

当下真的不好活,历史就好活吗?

这里,就让大家穿越一次,回到大清王朝,让你做一回皇子如何?

本文出自梁溪坐观老人的《清代野记》卷上《皇室无骨肉情》一节。

下面开始,你已经穿越,请你进入角色,你就是大清王朝的皇子了。

按照你们满清皇室的祖制,只要你是皇子,无论你是嫡出还是庶出,只要你呱呱坠地,你就会被保母(原文如此,从原文,即保姆)从你的亲生娘亲身边抱走。

接下来,保母会把你交到你的乳母手中。

记住,你是吃着乳母的乳汁长大的皇帝的儿子。

按照皇室的惯例,你的身边,会配备四十个人,伺候你的成长。

这四十个人,你也认识一下吧,那就是:

你有保母八位;你有乳母八位;另外,还有负责你穿衣缝纫的针线上人数位;照管你日用衣物整洁的浆洗上人数位;为你照明的灯火上人数位;看顾你饮食的锅灶上人数位。

等到你断乳之后,就会把你的乳母打发走。

然后,会增添若干名内监(太监)做你的谙达(满语,意为伙伴、朋友。)。

你的这些谙达,会教你如何饮食,教你饮食时的礼仪;你的这些谙达,会教你说话,教你说话的方式;你的这些谙达,会教你走路,交你走路的步法;当然,你的这些谙达,也会教你家法、交给你你们祖先定下的规制。

等你长到六岁,你周围的这些人,会帮你准备好小朋友穿戴的正式的小帽、小袍褂、小靴子。从此以后,他们还要教你跟着大家一起站班、一起当差。

等你长到六岁,也就到了正式上学的年纪。你别无选择,从此以后,你就要开始上书房去读书学习了。

天刚黎明,你就要起来。你也要穿戴整齐,从容地进入乾清门,夹杂在诸位王爷的行列之中,站立在御前,也就是你父皇的前面。

进宫上殿时,宫中的门槛很高,年幼时的你,如果跨不过去,内廷的侍从会把你抱起来,放进门内。你被放在门内之后,猜想会感到奇怪而左顾右盼。定一定神之后,你又会仪态万方地迈着闲雅的步伐,继续前行。

你在宫中的行止举动,基本上都是你的谙达教育的结果。

也许你记得你的娘亲,也许你对自己的娘亲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和感情。

自从你生下地之后,你就不能和自己的生身母亲见面了。按照你们皇室的规定,你与自己母亲每年见面的时间和次数是有明确规定的。即便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你们母子相见,也不能说太多的话。你们虽是至亲骨肉的母子,你虽是龙生凤养的皇子,但是,你不能像民间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可以与自己的娘亲随时随地地亲近。

等到你长到十二岁的时候,又会给你安排一个满文的谙达。这位满文谙达,相当于你的国文教师,他会专门教授你学习你们的满洲语言。

十四岁的时候,还有人会教你骑马射箭。

十六到十八岁的时候,你就可以结婚了。

恭喜你!

在你成婚之后,如果你的父皇还在位,那么,作为皇子,你就和兄弟们一起住在青宫。

所谓青宫,喻指太子所居之宫,因太子一般居东宫,而东方属木,主青色,故名。因为按照你们祖宗后来的家法,不立太子。所以,众位皇子居住的地方,也称之为青宫。

青宫,一般也俗称为“阿哥所”。

如果不幸,你的父皇驾崩了,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你没有被立为太子,不能承继大统,那么,你就要立即率领你的亲生母亲还有你的妻子儿女到朝廷分配的府邸去别居了。

如果你被立为储贰,可以执掌江山,那么,再次恭喜你!如果你的生母正好就是皇帝的嫡妻,那么,她就可以被立即奉为太后;如果你的生母只是皇帝的妃嫔媵妾,那么,情况会更加复杂一些,此处不赘。

根据相关资料和记载,有人说,自你在襁褓之中,一直到你成婚,你与自己亲生母亲见面的次数,大约也就百余回而已。如果按你十八岁结婚来计算,从你生下来到你成婚,你每年和自己亲生母亲平均见面的次数也就五六次吧。

哎,想想也真是有些可怜,这样的情况下,你和自己亲生母亲的感情也会很淡吧!

不过,不要悲伤了!

你还是醒醒吧!

你不是清朝的皇子!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20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