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卫子夫的死,实在是汉武帝的过错。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汉武帝薄情寡恩,也是汉武帝对待功臣的最好注释。
卫子夫知道男人好色,靠不住。所以,在危急存亡之秋,决然支持儿子刘据发兵消灭奸臣江充。这时,母亲最初的想法就是要保住儿子,哪怕是把自己陷入祸乱之中也在所不惜了。卫子夫的判断是正确的。汉武帝轻信造成刘据一家的无边苦难。一大家人,除了一个几个月的婴儿外,全部都死了。卫子夫为代表的卫氏外戚,即使为大汉打下那么多的土地,在短短二三十几年间就消失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流星划过夜空。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是一个传奇人物。因为她从一个底层女孩经过一系列地机缘偶合,成了汉武帝的皇后,又经过荣华富贵而最后惨死,成了后人倒抽一口凉气的叹息:原来富贵就是一场奇怪的梦呀!
卫子夫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舞少女。因为陈皇后多年不生育,所以姐姐养了好多女孩替弟弟准备着。汉武帝一次偶然的机会,幸了卫子夫。于是卫子夫入了后宫。
卫子夫入宫一年多,再没有得到汉武帝宠爱。汉武帝打算换一批女人,卫子夫是出列之一。汉武帝觉得似曾相识,所以又把卫子夫留了下来。
卫子夫被汉武帝高看,是由于她会生娃。开始几年连生三个女儿。到了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卫夫人给29岁的汉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武帝异常欣喜,举朝臣子亦为这位迟来十余年的大汉皇长子的诞世而高兴。武帝为皇长子取名为刘据。
此时,刘据的舅舅卫青已经立下战功。卫氏家族赫赫有名。皇帝家族第一,那么卫氏家族就是第二了。再不久,卫子夫的姐姐都儿子霍去病又开始崛起,又成为卫氏一门的台柱子。这样,卫氏家族的势力已经开始让人感到害怕了。如果刘据真正地当上皇帝后,卫氏一门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就是卫氏的兴盛时期。
卫子夫立为皇后之后,卫青、霍去病凭借着个人才赋出生入死之后身封万户侯,为汉朝七次出征,六次深入匈奴,兵到祁连山,立下赫赫战功,为解决汉朝边患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随着太子刘据一天天长大,卫子夫的容颜也一天天衰老下去。
貌美呼叫转移,汉武帝对卫子夫持续十五年之后,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等更替受宠。即使如此在卫青、霍去病相继离世之后的17年内,卫子夫依然能够得到武帝的礼遇、尊重、信任。
卫氏外戚子弟恃宠而骄。首先是公孙敬声出事,他是皇后姐姐的儿子,贪污腐化,以九卿太仆之高位,挪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被捕下狱。公孙贺要求抓捕的阳陵人朱安世归案而救儿子。朱安世被捕之后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武帝非常震怒,开始严查公孙贺所犯罪过。
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在汉武帝的授意下公孙贺父子竟然冤死狱中。自此,太子刘据在朝堂之上再无外家。
征和二年春天闰四月,卫子夫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卫伉、卫长公主之子曹宗亦在连坐之内。
宠臣江充因与太子有隙,害怕武帝死后被新帝诛杀。他说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把矛头指向太子。于是武帝命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之案。于是后宫中不受宠幸的夫人被查,随后又查到皇后卫子夫的椒房殿。秋七月,江充终是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在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的帮助下,得到了桐木人偶。
刘据想到甘泉行宫辩白,江充等人限制他,刘据无法向武帝辩明情况,刘据只得自己拿主意把江充控制,并斩杀韩说。办案御史章赣逃出,去往甘泉宫见武帝。刘据在决定报告母亲卫皇后。卫子夫同意刘据调用皇后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并以奸臣造反的名义征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并于上林苑烧死胡巫师。
刘据起兵后,武帝认为太子一定是受到了江充等人的陷害才这样做。就派遣使者到长安问情况。使者却因胆怯未敢入城,他对武帝谎称太子造反要杀自己。
汉武帝相信了使者的话,命令丞相发兵平乱。混战五日后,血流入渠,尸骸遍地,太子不敌,战败出奔。隐匿于湖县。
当天汉武帝让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回卫皇后玺绶。卫皇后因无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小黄门苏文、姚定汉拉了一架牛车把自杀的皇后装进一口薄薄的棺材里,把汉武帝当初爱死爱活的卫皇后草草埋葬在长安城南桐柏亭傍边的荒野之中。
汉武帝的两任皇后都被莫名其妙的\"巫蛊祸害\",陈皇后阿娇的身边是\"楚服\",而死于\"胡巫\"的偏偏又是卫皇后卫子夫。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皇后的女人们,而汉武帝,高兴之后,转身就走,留下一地碎玻璃,让他的女人们去拾。能不受伤害吗?
一、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过一丁点的后悔吗?
优质答案1:
汉武帝虽然是一代雄主,但是他从来都是只改错,不认错;对于夫妻感情,他历来都是喜新厌旧,始乱终弃。一代佳人卫子夫死了,汉武帝当然有所心痛了;一代贤后卫子夫死了,汉武帝当然后悔。后来汉武帝将奉命捉拿太子的丞相刘屈髦酷刑处死,又下《罪已诏》表示后悔,最后还建了一个思子宫来表达对太子的追思。太子是卫子夫的儿子,卫皇后也是因为太子事件而被逼自尽的,汉武帝建思子宫自然也表达了对卫子夫无辜而死的悔恨!
汉武帝为了登上皇位,他娶了自己的表姐陈阿娇为妻,在陈阿娇父母的帮助下汉武帝才当上了皇帝。陈阿娇的母亲的是大长公主刘嫖,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的后代陈午,汉武帝娶阿娇还诞生了一个成语“金屋藏娇”。当然最后汉武帝确实建了一个金屋安置阿娇,他将阿娇打入冷宫中等死。后来汉武帝在大姐平阳公主家看上了舞姿优雅,容颜绝世的卫子夫,并在皇车上宠幸了卫子夫。此后一年汉武帝都没有再宠幸卫子夫,几乎将她忘记了,在遣散年老宫女的时候,卫子夫再次见到了汉武帝,二人旧情复燃,卫子夫受孕生子,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幸后,连续生了几个孩子,十年间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男,其中男孩名为刘据,也就是后来的戾太子。陈阿娇跟汉武帝相处数年,一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见卫子夫一个低贱女子先生了一个男孩,十分震怒,于是派人抓捕卫子夫的哥哥卫青,此事激怒了汉武帝,因此阿娇被废后打入冷宫中雪藏。卫子夫得势后,卫青与霍去病也跟着得势,两人统率汉军远击匈奴,多次击败强大的匈奴,成为帝国双璧!卫子夫家族的势力不断扩大,形成了强大的外族势力,太子党已经形成,尽管卫子夫没有吕后的心思,但是汉武帝还是感觉到了皇权的威胁!
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也因病去逝,汉武帝认为扳倒太子党的时机到了,于是汉武帝指使酷吏江充罗织罪名处死丞相公孙贺。这个公孙贺是卫子夫姐姐的丈夫,同时被处死的还有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长子卫伉。江充见汉武帝连自己的女儿都舍得处死,于是将手伸向太子一党,太子刘据引兵相抗,最终兵败自尽,子女也被杀。皇后卫子夫见儿子兵败自尽,汉武帝又收回了她的皇后印绥,于是选择自尽而终。事后汉武帝知道了江充的阴谋,按汉武帝本意,他只是想打压太子党,并不想杀太子与皇后;江充将事件扩大,导致汉武帝骨肉相残,夫妻分离。汉武帝将江充全族诛杀,又建思子宫追思太子。卫子夫被谥号为“思”,号孝武思皇后,也体现了汉武帝对卫子夫的追思。
优质答案2: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走进皇后卫子夫的冷宫,得意地告诉了她一个消息,卫子夫听完竟悲愤地喝下了毒酒。临死前,她给汉武帝留下了一封遗书,汉武帝阅完,把竹简狠摔在地上,怒骂道:“一个贱种,一个贱人,死不足惜。”
晚年汉武帝剧照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没有为她举行葬礼,而是让人将她放进一个小棺材里,草草埋葬在城南的桐柏园,离汉武帝的茂陵非常远,全无皇后死后的尊荣。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卫子夫之死,全无后悔之意。
卫子夫是汉武帝时期的第二任皇后,是有名的“贤后”,她侍奉汉武帝49年,母仪天下38年,史书没有记载过她一次过失,堪称贤良淑德。
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汉武帝将她打入冷宫,汉武帝又跟她说了什么让她走上绝路、死后还被汉武帝骂作“贱人”的呢?
事情还得从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被废说起。
陈阿娇除了给世人留下“金屋藏娇”“长门买赋”的著名典故外,最出名的就是她擅宠而娇,多疑善妒的性格了。
陈阿娇从16岁嫁给小她5岁刘彻,在之后的十几年都没有给刘彻生过一男半女,因为自己不能生,也不让汉武帝和其他女人生孩子,别说生孩子了,就是身边有别的女人也不行。
作为皇帝,有个三宫六院的本属正常,再者汉武帝当时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十几岁少年,怎么可能数十年如一日,只面对一个比自己大五岁的姐姐呢?
况且我们也知道,汉武帝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有名的好色。
就这样,他在一次外出途经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府时,在那里遇见了卫子夫,在马车上临幸了她,并将她带到了宫中。
但汉武帝怕陈阿娇会胡搅蛮缠,将她偷偷藏在别院里。
藏着藏着自己都忘记宫中还有这么一号人,一年多都没再宠幸过她。
卫子夫剧照
直到卫子夫自己出现在他的面前要求放她出宫时,他才想起来。这时,他对陈阿娇已经越来越厌烦,就无所顾忌地宠幸了卫子夫,还给了她名分。
没过多久,卫子夫就怀孕了,这可把阿娇吓坏了,她担心自己皇后的地位不保,虽然也想尽办法要把卫子夫肚子里的孩子打掉,但汉武帝将卫子夫保护得太好,阿娇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卫子夫生产。
十个月后,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女儿,阿娇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但没过两年,卫子夫又怀孕了。
就这样,在9年间,卫子夫生下了三个女儿,可见汉武帝对卫子夫的宠幸。
阿娇看这情形,大感不妙,照这生产速度,卫子夫早晚是会生出儿子的,自己要是不采取措施,皇后的位置迟早要拱手让人了。
这时候,她了解到有一种巫蛊之术,让巫师制作代替人身的木偶,在人偶上扎针,就可以诅咒那个人,这样卫子夫就没办法怀孕。
阿阿娇剧照
但还没等奏效,这事就被多嘴的宫人捅了出去,汉武帝得知后非常愤怒,亲自带人到阿娇的寝宫,搜出了人偶,逮捕了巫师。
公元前130年,陈阿娇被废黜皇后之位,打入长门宫面壁思过,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两年后,卫子夫再次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刘据。
29岁才有了第一个儿子的汉武帝欣喜若狂,直接册封卫子夫为皇后。
至此,一介卑微的歌女华丽转身,成为后宫之主。
在卫子夫成为皇后,卫氏外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她的弟弟成卫青,为国征战屡获战功,被封为大将军,她的外甥霍去病也紧随其后,成为国家栋梁,封狼居胥。
那段时间,几乎是卫子夫最幸福的时光,夫慈子孝,家人安好。
但随着时间流逝,美人迟暮,卫子夫也老了,汉武帝身边不断加入了新的女人,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让他应接不暇,早把卫子夫冷落到一旁。
但卫子夫并不像阿娇,她生性不爱争风吃醋,而且她也很清楚,男人多薄情,更何况是皇帝呢,怎么可能一辈子只宠她一个人。反正她有儿女在身边,已经知足,尤其是儿子刘据,聪明好学,仁慈孝顺。
而汉武帝呢,虽然不再宠幸卫子夫了,但对她还是很尊重的。
只是有一件事,那就是岁月没有饶过卫子夫,同样也没有饶过汉武帝。
随着年岁的增长,晚年的汉武帝越发昏聩,疑心病很重。
公元前92年十一月的一天,汉武帝在建章宫里见到一个陌生的持剑男子,他觉得这个男子很可疑,便命人捉拿。
男子弃剑逃跑,侍卫追了半天都没抓到。汉武帝命人封闭长安城门,挨家挨户进行搜捕,都没有抓到。
当时迷信之风盛行,侍卫在搜城时搜到了不少的巫蛊用具,汉武帝怀疑是有人在用巫蛊之术诅咒自己,所以这个可疑男子才会来去无踪。
汉武帝便下令将家中藏有巫蛊用具的人家都处死。
然而,风波并没有平息,一颗老鼠屎掀起了更大的风波。
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有一个儿子叫公孙敬声,擅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被捕入狱。卫子夫的姐夫,当时的丞相公孙贺,请愿捉拿朝廷通缉犯朱安世来替儿子赎罪。
朱安世被公孙贺逮捕后,不仅不害怕反而笑着对公孙贺说:“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
他在狱中上书朝廷,揭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卫子夫所生)私通,还说他们在得知汉武帝将要前往甘泉宫时,让巫师在汉武帝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皇帝。
次年正月,公孙贺也被逮捕下狱,父子两人都死于狱中,并被灭族。
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卫子夫所生的两位公主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被被杀。卫氏在朝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损失殆尽。
此后,汉武帝开始有了“被害妄想症”,天天觉得有人要害朕,身体越来越差,就决定去长安城外的别宫甘泉宫养病。
这次出行,他连皇后太子都没带,而是带了宠臣江充等人随行。
一天,汉武帝在宫中小睡,突然梦见有好几个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
从噩梦中醒来后,汉武帝病情又加重了许多,他认为肯定是还有想害他的人没有抓到,便命在近旁服侍的江充继续追查巫蛊。
江充便领着巫师各处掘地三尺找木头人,不管是宫里还是百姓各各人人自危,为了保命,相互诬蔑他人用巫蛊害人,因为巫蛊而死的人达数万人。
由于江充和太子刘据有嫌隙,江充担心日后刘据继位后会被清算,打算利用这次清查巫蛊案,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
江充声称在太子东宫搜到了最多的木头人,洋洋得意地要去向汉武帝报告。
刘据非常惶恐,便找自己的老师石德商量,石德担心此事会像秦朝太子扶苏那样,被奸臣陷害。便建议刘据假传圣旨杀了江充等人。
由于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刘据和皇后派出的使者都没办法见到他,刘据也不知道汉武帝是生是死,就决定先控制长安再做打算。
他派人到未央宫将一切告知他的母后卫子夫,得到卫子夫的支持,她将皇后授印给了刘据,这个授印可以调令长乐宫的卫士。
就这样,刘据集结了门客、长乐宫的卫士待命,长安城中一片混乱。江充的副手苏文趁机逃出长安,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了。
为了确认刘据是否造反,汉武帝派使者召刘据到甘泉宫。谁知,这个使者不敢进入长安城,走到半道又返回,告诉汉武帝说太子已经造反了。
这次,汉武帝彻底信了,他大怒,派丞相刘屈氂派兵镇压。
少兵缺将的刘据哪里是汉武帝的对手,在激战了五天之后,太子军溃败。此时的刘据已经知道汉武帝还活着,但已经来不及了,他已经没脸见自己的父亲了。
二十多天后,刘据遭地方官员围捕,自知难以逃脱,绝望之下自缢而亡,他的两个儿子也一同遇害。
太子刘据一家全部被杀,只有刚出生5个月的孙子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因为年纪太小幸免于难。
而卫子夫也被收回了皇后印玺,被禁足在自己的寝宫,相当于废后了。
当汉武帝得意洋洋地来到卫子夫的寝宫,告诉她太子刘据自杀的消息后,卫子夫竟然也步了儿子的后尘,喝下了毒酒。
临死前,她在竹简上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大意是,我侍奉你49年,到现在才发现,你竟是如此薄情寡义之人。
汉武帝看完后,愤怒地将竹简摔在地上,怒道:一个贱种,一个贱人,死不足惜。
但巫蛊之祸却没有因此结束,而是愈演愈烈,太子的众门客被一律处理,凡是跟随太子发兵谋反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被牵连人数达数十万人。
眼见汉武帝的愤怒消不下来,群臣都非常惶恐。壶关三老和田千秋冒死上书为太子诉冤,汉武帝才清醒过来,他命人重新调查,才知道冤枉了太子。
事情水落石出,汉武帝追悔莫及,便转手报复当初参与谋害刘据的人,江充虽死,却被满门抄斩,苏文被烧死在横桥之下,当初围捕太子的地方官方也被满门抄斩,丞相刘屈氂被处以腰斩之刑。
可以说,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死充满了自责懊悔,他还下达了《轮台罪己诏》直白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是第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皇帝。
皇帝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像汉武帝这样一向自命不凡的皇帝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他却愿意这么做,说明他的懊悔真心实意的。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在长安城里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在太子的逃亡之地湖县建了一座望思台,来寄托对太子刘据的思念之意。
这些在史书上都是有明确记载的,然而,在史书上,却没有关于汉武帝对于卫子夫之死的任何记载。
夫妻恩爱多年,汉武帝为何如此绝情呢?
1、汉武帝好色但从未真正爱过谁,女人对他来讲更多的是政治工具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他的表姐陈阿娇,年幼许下“金屋藏娇”的诺言感动了多少人,事实上呢?不过是一桩利益婚姻。当时年纪小小的汉武帝就有这样的觉悟,可见他对于成功的渴望种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
如果没有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作为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刘彻根本就没有机会当上太子,最终登上皇位。虽然在他登上皇位后,确实兑现了诺言,建了一座金屋给阿娇住,并立为皇后。
但几年后,陈皇后就因为巫蛊之事被废。很多人都认为陈皇后被废是因为卫子夫,事实上,不过是此时的汉武帝认为阿娇家族,已经成为他实现政治抱负的绊脚石了。
汉武帝在刚当上皇帝时,皇位坐得还不稳,需要阿娇家族的支持,尽管阿娇善妒骄横,十余年都没有生个一男半女,也不让他和别的女人有孩子,搞得他几乎快要断子绝孙了,他都还能容忍。却在卫子夫怀孕时,废掉陈皇后,无非就是将计就计,想要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力量,卫氏一家出身卑微,是最适合培养的。
要说汉武帝多爱卫子夫,并不见得,否则也不会在带回宫里后,就把她忘了。
因为有了卫子夫这个平台,卫氏一族也因此平步青云,最巅峰的时候出了五位侯爷。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卫青霍去病舅甥俩英勇骁战,解决了大汉的外患匈奴。
但与此同时,汉武帝也意识到卫氏一门的实力连皇室宗亲都比不上,成为内忧。巫蛊之祸,不过是汉武帝铲除卫氏一门的一个借口。
而对于卫子夫,虽然曾经盛宠一时,但随着她年老色衰,汉武帝对她早就疏远了,转而宠幸其他年轻貌美的妃子。
2、汉武帝对于外戚干政十分的反感谨慎,卫子夫触碰了他的底线汉武帝虽然是借助外戚登上皇位的,但是他对于外戚干政是十分痛恨的,这主要是跟他初登上皇位时的经历有关系。
他在刚登上皇位时,他的奶奶窦太后还活着,窦氏一族在朝堂上还很有话语权,他的亲娘王太后也开始崭露头角。汉武帝接受着两头领导,一头是自己的奶奶,一头是自己的亲娘,他自己想干啥都不行。
好在汉武帝聪明,想了一招掣肘的方法,任命窦婴为丞相,任自己的舅舅田蚡为太尉,让两人斗得你死我活,轻而易举地铲除了两股外戚的力量。
还有一件事情,也可以表明汉武帝对外戚干政的忌惮。
汉武帝晚年最宠幸的一个女人是钩弋夫人,他打算传位给她的儿子刘弗陵(后来的汉昭帝),又担心刘弗陵年纪太小无法掌权,最后权力会落到他的母亲手上。于是他就狠心地将年仅二十岁的钩弋夫人给赐死了。
而卫子夫在年老色衰后,汉武帝虽然不再宠幸她,但对她仍然十分信任,这是因为卫子夫一直以来都是谨言慎行,安分守己。即使汉武帝身边新宠从未断过,她也从未搞过宫斗,也从未染过政治。
但是当巫蛊之惑连累到自己的儿子时,她还是破了戒,尽管他唯一的动作,就是支持自己的儿子控制长安城,然而,仅这一件事情就已经触碰了汉武帝的底线了。
虽然因为自己的儿子破戒情有可原,但汉武帝却并没有打算原谅她,也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期望是非常高的,没想到她最后还是没能守住“底线”,这让他难以接受。
他会因为自己误杀了自己的儿子后悔,却不会因为误杀了女人而后悔。因为太子关乎江山社稷,而女人不是,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女人来换取江山。
所以汉武帝不仅不会因为卫子夫的死感到后悔,相反,他到死都没有原谅卫子夫,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那就是尽管巫蛊之祸查清之后,汉武帝也没有想过重新将她改葬的意思。最后和他合葬的女人,并不是和他做了50年夫妻的卫子夫,而是他晚年最宠爱的女人之一李夫人。
对他来讲,卫子夫最后选择站在儿子这边,始终是背叛了自己,这是他无法原谅的。
或许,汉武帝在临终前,他会想起那些他曾经宠爱过的女人,想起“若得阿娇作女,当作金屋贮之”的誓言,想起鲜衣怒马的十八岁在平阳府第一次遇见卫子夫的情景,想起在晚年时给他带来快乐的钩弋夫人,但也仅仅只是怀念,并不是后悔。对他来讲,只有除掉她们,才能安定汉室江山。
二、历史上的卫子夫是怎样的人?
优质答案1:
她出身低微,却一朝宠冠后宫;她以美貌著称,却因贤德流芳千古。 她的亲人是绝世名将,功高爵显;她的儿子是宽厚太子,人人称赞。 她母仪天下,受万民敬重,是司马迁唯一称颂的后妃。 她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
意外的初见
卫子夫是私生女,生母是平阳侯府的奴婢,生父不明。
出身低微的她,生在礼教尚未森严的汉代,又遇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这才有了传奇的一生。
他们的相遇,其实是场意外。
《汉书·外戚传》记载,刘彻与阿娇结婚后,好几年都没有孩子。
姐姐平阳公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就精心选了一批良家女子,准备献给皇帝。
然而,姐弟二人的品味不同。
刘彻没看上姐姐精心准备的美人,却看上了一旁唱歌的卫子夫。
平阳公主心领神会,当即把卫子夫送给刘彻。
还拉着卫子夫的手,深情地说:
“如果你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我。”
但其实,入宫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宫里美女如云,又有陈阿娇皇后一家独大,刘彻很快将卫子夫忘到脑后。
卫子夫只是普通宫女身份,又没有家世倚靠,只能在深宫中苦苦熬日子。
一年多以后,她被列入无用病弱的宫女名单中,即将被遣送出宫。
幸好,命运又一次眷顾了卫子夫。
按照规定,所有宫女在出宫前要拜别皇帝。
也许是出于真心,也许是以退为进,卫子夫在刘彻面前哭得梨花带雨,口口声声只求出宫。
这个举动打动了刘彻,刘彻改变主意,将她留在宫中。
不久,卫子夫有了身孕。
这是刘彻的第一个孩子,他十分激动,从此更加宠爱卫子夫。
终于苦尽甘来的卫子夫,沉浸在幸福之中,却不知,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皇帝手中刀
在后宫中,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
最失落难过的,是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是刘彻姑母馆陶长公主的女儿,与刘彻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
结婚之初,两人的感情十分甜蜜。
可惜馆陶长公主仗着早年帮刘彻当上太子的功劳,经常向他提各种要求。
这,让刘彻十分厌烦。
陈阿娇又个性骄傲凶悍,多年不孕,夫妻俩的关系逐渐冷淡。
卫子夫的得宠,彻底激怒了陈阿娇。
她找到馆陶长公主帮忙,绑架了卫子夫最有出息的弟弟卫青,打算杀死他,警告卫子夫。
幸好卫青得到朋友公孙敖的相助,才逃得性命。
双方已经撕破脸,卫子夫索性到刘彻面前,哭诉皇后迫害自己的弟弟。
刘彻闻言大怒,当场给卫青和其兄长卫长君加官进爵,又重金赏赐卫家。
如此大张旗鼓,与其说是在宠幸卫子夫,不如说是刘彻想打压馆陶长公主的势力。
可惜,陈阿娇看不清这背后的深意。
她先是重金求子,失败后索性放手一搏,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
所谓巫蛊,就是制作一个木偶,在木偶上写下被诅咒者的生辰八字,再用针扎它。
据说,这样就能害死被诅咒者。
因为用心太过歹毒,历来被视为禁忌。
只是陈阿娇行事不够周密,事情很快败露,刘彻十分震怒,当即废了她的皇后之位。
不久后,卫子夫生下了刘彻的第一个儿子,刘据。
刘彻心满意足,将卫子夫立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从此,开创了立皇后大赦天下的传统。
但刘彻也没忘记陈阿娇的教训,他授意臣子写《戒终赋》,告诫卫子夫要一直坚持美好的品德。
贤皇后,好外戚
卫子夫,没有辜负汉武帝刘彻的期望。
她成为皇后时,已经三十岁左右,生育了四个子女,容貌渐渐衰老。
喜新厌旧的刘彻,开始宠爱更年轻的美人。
卫子夫却不妒不怨,行事贤德。
在她的管理下,虽然不断有新人得宠,后宫整体却十分平静。
这,赢得了刘彻的信任和尊重。
史书中记载,汉武帝每次外出,都把宫中的事情托付给皇后。
等他回来后,卫子夫会向他汇报大事。
刘彻充分信任她的处理能力,多次免除卫子夫的汇报。
更难得的是,卫家外戚十分靠谱。
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功勋卓著,曾大破匈奴,被封为长平侯,赐婚平阳公主。
卫青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都被封为列候,一门荣耀无比。
卫青的行事,也一直低调谨慎。
他对士大夫谦恭有礼,与士兵同甘共苦,将皇太后的赏赐全都分给部下,赢得极好的名声。
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是军事天才。
他年纪轻轻,多次大败匈奴,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冠军侯,极受刘彻的爱重。
前半生,年轻貌美的卫子夫凭借自己获得的宠爱,荫蔽家中子弟;
后半生,卫青和霍去病凭借功劳和权势,帮容颜渐老的卫子夫稳固地位。
朝堂和后宫,从来密不可分。
卫家以极其低微的出身,获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都算得上是个奇迹。
巫蛊再现
卫子夫入宫四十九年,做皇后三十八年,是历史上在位第二长的皇后。
可惜她在晚年,迎来的不是和丈夫白头偕老,而是汉武帝刘彻的厌倦和猜忌。
对刘彻而言,卫子夫已不是年轻貌美的宠妃,而是年老色衰、又有强大外戚的皇后。
儿子刘据也不再是期盼已久的继承人,而是有独立政见,有能力威胁皇权的太子。
晚年的刘彻,行事残暴,好大喜功。
而刘据,却宽厚仁慈,屡屡平反冤狱。
父子间出现了政见冲突和权力矛盾,这个矛盾,又被有心人利用。
征和二年,刘彻在行宫避暑,觉得身体不舒服。
近臣江充与太子有矛盾,想趁机谋害太子,就进谏说,皇帝不适,是有人在宫中行巫蛊之术。
这,触动了刘彻心底最深的忌讳。
他派江充大搜皇宫,最后从太子刘据的宫中挖出桐木人偶。
刘据大惊失色,想去甘泉宫向刘彻当面诉说冤屈,却被江充阻止。
刘据走投无路,只能起兵,并向母亲卫子夫求助。
一边是大祸临头的儿子,一边是怀疑她的丈夫和陷害儿子的奸臣。
卫子夫,果断选择站在儿子这边。
她调集卫队,帮助儿子杀了江充。
这让刘彻愈发相信太子要造反,就调集重兵打败了刘据。
刘据被迫逃亡,很快死去。
卫子夫以死明志,自缢身亡,死后被放在小棺材里,草草安葬。
她的两个女儿,也因巫蛊案被杀,卫家满门,被诛杀殆尽。
一代皇后,下场竟然如此凄凉。
谥号为思
历史的轮回,有时让人唏嘘不已。
陈阿娇曾使用巫蛊之术对付卫子夫,却不料阴谋败露,自己被废。
几十年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人诬告用巫蛊之术谋害皇帝,最终导致卫子夫蒙冤自杀。
刘彻为了权力,杀了刘据,灭了卫家满门。
几十年后,他的幼子汉昭帝早死,继任皇帝昌邑王被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霍光废黜。
大汉的皇位,回到了卫子夫的曾孙,刘据的孙子汉宣帝手中。
汉宣帝,追谥卫子夫为“思皇后”。
既颂扬她的贤惠美德,也惋惜她不能善始善终。
作为史上第一个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卫子夫的一生就此盖棺定论。
只留下传奇的一生,永远为后人仰望,却再也不能被复制。
优质答案2:
卫子夫算是很有能力,也比较有决断力的。
能够将陈阿娇拉下马来自己当皇后,除了弟弟卫青的助力,自身能力不会差。尤其有太子刘据作为支撑后形成皇后,太子,卫氏三架马车的态势,几乎就要顺理成章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开创卫氏传奇。
说决断力,太子刘据驰语通告,卫子夫就敢用皇后印召集武士,射卒,奴役武装,公然支持太子反叛,毫无迟疑之色。果绝啊。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