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和光绪为什么没有后代?同治之后为什么是光绪

2023-03-09 18:51:31 890 0
奇闻观察室
溥仪的上位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由不得溥仪做出任何的选择

清朝从同治开始就陷入一个怪圈,就是当朝皇帝没有后代继承皇位,同治是,光绪也是,同治是因为死的早,而光绪是因为身体原因。

慈禧在知道光绪身体有毛病以后,开始为皇位的继承开始做打算了,慈禧将继承人锁定在了光绪的亲侄当中。

同治和光绪为什么没有后代?同治之后为什么是光绪

而选择未来的皇帝,就要先选择未来皇帝的爹。

因为光绪其他弟弟年龄太小,慈禧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光绪的大弟载沣身上。

为何选载沣呢?其实慈禧是有私心的,一开始选择光绪作为皇帝慈禧也是私心,光绪的爹是醇亲王奕譞(xuan),奕譞是咸丰的弟弟,而奕譞的老婆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理论上光绪即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外甥,所以基于这种关系慈禧选择了光绪载湉作为同治的皇位继承人,一来是私心,而来是更好的把皇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同样选择光绪的继承人慈禧也是这个目的,光绪的弟弟载沣,从小是慈禧的妹妹养大的,因此母子感情深,虽非亲生,但胜似亲生。所以更容易控制。

选定载沣以后,为了让载沣更加限受于自己,慈禧将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许配给了载沣。

而荣禄是慈禧的心腹,大权在握,对慈禧是马首是瞻。而慈禧也是非常喜欢荣禄的女儿。

打定主意后,慈禧开始着手载沣和瓜尔佳氏完婚。

结果却出现了意外,载沣在慈禧敲定主意之前已经和其他姑娘订婚了,而且已经走完了所有的流程,两人实际上已经算是夫妻了。

不可能再娶瓜尔佳氏,慈禧当然不愿意,这不是打乱了自己的计划吗,下令让载沣退婚,一开始载沣是不愿意的,毕竟已经走完了流程,希望慈禧能够收回命令,被慈禧直接给拒绝了,一定要载沣娶瓜尔佳氏。

载沣没有办法毕竟自己再大,也大不过皇权不是,回去就退了婚,娶了瓜尔佳氏,而被退婚的姑娘,也是出于名门,而且性情刚烈,受不了这种委屈,最后自杀了。

载沣娶了瓜尔佳氏,不久就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宣统帝溥仪。

所以溥仪没出生命运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慈禧也完成了自己的计划,然而慈禧没预料到的是,自己还没等到溥仪登基就随光绪帝去了。

一:同治之后为什么是光绪

1908年冬天光绪皇帝病重,慈禧也时日无多,由于光绪没有子嗣,慈禧急召醇亲王载沣入中南海,确定立嗣之事。

载沣来到仪鸾殿,跪倒在慈禧的帏帐前,轻声呼唤:老祖宗,御体可安?”

慈禧强打起精神,缓缓转过那张惨白的脸,断断续续地说:“载沣召你进宫,有要事训示。皇帝病重,我也染病。念及你平生忠心无二,是我大清的忠良之臣。我决定立你的儿子溥仪为嗣,赐汝为监国摄政王。嗣后军政要事,均由你裁定。凡事还要与隆裕计议。切记?切记!”

载沣听到这里,早已涕泪俱下,呜咽不止,连忙叩头谢恩。正欲退下,又听慈禧喘了口粗气唤道:“回来,我还有训示。”

载沣又慌忙回身跪下。慈禧吩咐太监撩起帏帐,眼直愣愣地盯着他说道:“载沣,抬起头来。你速回王府,将溥仪带进宫来,嗣后即刻登基,免出枝节。登基的名义就叫作“承继同治,兼祧光绪”。

慈禧确定溥仪为继承人时,光绪帝尚处于弥留之际,得知新皇是年仅三岁的溥仪时,沉默的半晌无奈的说道:“找一个年岁大些的岂不更好吗?不过这太后的旨意谁敢违背呢?”

慈禧所说的“承继同治,兼祧光绪”是什么意思呢?

据说,慈禧临终前头脑仍旧很清醒。她在与诸军机大臣商议帝位承续之事时,有人提出与其让载沣摄政,不如直接立载沣为帝,以免再次发生“国无长君”的局面。慈禧听后沉吟再三,但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意见。她的理由是:同治、光绪二朝都是兄弟相继,假如再立载沣的话,则三代皆为兄弟相承,可谓是史无前例,大不相宜。最后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立溥仪为帝,摄政王载沣为监国。

祧,承继为后嗣。旧时称一子同嗣两房为“兼祧”,这是在乾隆、道光年间议定的宗法条例。

当年穆宗载淳早崩无子,按照清王朝的家法,本应从“溥”字辈里选出人为嗣皇帝。但慈禧为了擅权干政,不愿被人尊为太皇太后,故假称替文宗奕詝立嗣,以载湉入继大统。并声言日后载湉生有皇子,再给穆宗立嗣,借以搪塞舆论。结果德宗载湉亦早崩无子,慈禧遂立溥仪为嗣皇帝,兼祧同治、光绪二帝。

二:同治为什么传位给光绪

历史上五次最著名的兄终弟及:

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大体又两种方式:一种是父死子继,另一种就是兄终弟及。

兄终弟及这种传袭方式外乎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皇帝死后没有子嗣,只好在亲缘关系较近的弟弟之中挑选一位来继承皇位。

另一种就是皇帝死后虽然有子嗣,但因弟弟权势太大而当皇帝。

那么历史上有那些皇帝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位呢?今天我们就列举出五对、十位皇帝。

一、宋太祖赵匡胤传位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的弟弟,赵光义在北宋建立过程中立下不少功勋,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光义的权势越来越大,被封为晋王,位列宰臣之上,宋太祖赵匡胤生前曾想采取迁都的方式来削弱弟弟的影响力。此后,赵匡胤驾崩。占有绝对权势的赵光义登基称帝。有一种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生前已经按照生母杜太后的遗命,立下了盟誓(金匮之盟),传位于弟弟赵光义,其实,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的悲惨遭遇(一个自杀。一个离奇暴毙)来看,宋太宗赵光义多半是篡位自立。由于赵光义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性的污点,所以历来都深受人们的指责和唾骂。

二、宋哲宗赵煦传位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哲宗死后无子,在太后和朝臣的争论下,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即位。宋徽宗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他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宠幸奸佞,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小人。造成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百姓的苦不堪言。大宋王朝最终在文恬武嬉之中被金国所灭。宋徽宗本人的遭遇也是历代皇帝中最耻辱的。被押解到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还屈辱的活了9年。

三、明英宗朱祁镇传位明代宗朱祁钰

明英宗在位时重新宦官王振,导致朝政日益腐败,亲征瓦剌时被瓦剌人俘虏,其弟铖王朱祁钰在太后和大臣于谦等拥立下即位,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代宗即位后,重用于谦,贬斥了散布迁都之议的投降派大臣,最终在朝野上下众志成城中成功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并迎回了呗瓦剌扣押的英宗皇帝。英宗还朝后被尊为太上皇,随即被软禁,代宗还废掉了英宗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后朱见济夭折,代宗无子,太子位空置,群臣请求立朱见深为太子,代宗不允。后代宗病重,宦官曹吉祥和大臣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辟,废去代宗帝号,复位铖王,代宗不久病死。

四、明熹宗朱由校传位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是朱由校的亲弟弟,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因为没有儿子,所以选择了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即位,当时年仅17岁的朱由检即位后,大力清除阉党势力,使得政治风气焕然一新,给日益衰弱的大明王朝打了一针强心剂,可是因为朱由检的用人存疑、急功近利等性格缺陷,导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最终在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后自缢身亡。很多人人为,朱由检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大明王朝实际上是灭亡在了朱由检的爷爷明神宗朱翊钧身上,虽然朱由检继承的是父祖留下来的烂摊子,可是他如果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或许不会当了十七年皇帝就会亡国了。明朝的灭亡实际上和明思宗朱由检有着一定的关系。

五、清穆宗同治皇帝传位清德宗光绪皇帝

清德宗载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绪皇帝,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同治皇帝19岁驾崩,因无子嗣,当时的两宫太后立年仅四岁的载湉继承帝位,光绪虽然再位三十四年,但是始终是慈禧太后的傀儡,最后还被赌死…光绪死后不到24小时,慈禧太后也驾崩…是一位典型的悲情皇帝……

这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五对兄终弟及的皇帝们,当然还有很多的:比如宋钦宗传位宋高宗、明武宗传位弟弟明世宗等等……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890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