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辽宁朝阳县胜利乡一位农民在为生产队打井时发现一块鹦鹉嘴龙化石,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鹦鹉嘴龙”的恐龙化石,也是辽西发现的第一块恐龙化石,5年后他又发现第一块鸟类化石。消息一一出,便打开了朝阳这一世界上最精美化石宝库。
从1987年起,辽西朝阳、阜新、葫芦岛、锦州等地陆续发现生活于中生代晚侏罗纪的各种鸟类及动植物化石,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热河生物群。
辽宁化石之多、品种之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比拟。鱼类、蜥蜴、鳄类、恐龙、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几乎涵盖所有生物门类的祖先,再加之保存完好,让人叹为观止。
专家说,其中任何一块拿出去都是世界精品,大大填补了从始祖鸟到晚白垩世鸟之间演化上的空白,使早白垩纪一跃成为发现早期鸟类化石最多的时期。
2001年底,德国法兰克福森肯伯格自然博物馆不惜重金买下一件走私的鹦鹉嘴龙化石,这让世界生物考古界一片哗然,但是,这件化石是如何从中国流失到国外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早在1998年它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的化石和矿物交易会上露过面。在美国几经倒手后,被德国化石商人莱昂哈特买走,而当他辗转得知化石重要性后,便便高价卖给德国法兰克福森肯伯自然博物馆。
这令国外无数专家只能无奈地扼腕叹息:这些从我国流失到海外的恐龙化石已遍布世界上许多国家,他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稀世瑰宝。
在德国自然博物馆私下买走鹦鹉嘴龙化石后,中国专家学者们随即发出公开信,期待国宝早日回家,但德国方面未置可否,其馆长回复,博物馆有正规的德国进口文件及从美国的出口记录。
按国际规定,任何博物馆都不能涉及来历不明的化石。德国博物馆所作所为,让很多知名博物馆无法理解,很多博物馆表示不愿和这样的化石扯上牵连,古生物学家对从化石贩子获得的标本也都极为谨慎。
那些通过非法渠道从中国走私出境的化石标本,如不及时归还,它的命运将同其他走私的恐龙化石一样遭受厄运,而对它的研究工作也无法展开。
辽西仅有的一种鹦鹉嘴龙化石就这样被走私到国外。以孔子鸟为例,辽西发现近1000件仅200余件在国内,其他一部分在个人手中,一部分流失到国外。而对于化石的回归更无从谈起,给我国辽西化石资源带来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国际大部分国家对于打击走私文物持以的是是支持态度的。2003年,澳大利亚在本土缴获20吨来自中国的化石,其中就有大批中国辽西的恐龙和鱼化石,后来在中澳两国交涉下,这批化石文物终于顺利回归故乡。
我们来聊聊辽西化石~~
据专家说,辽宁化石产生于大约1.25亿年前,正是生命进化史上的关键时刻:鸟类开始出现,恐龙面临新发展,哺乳动物跃跃欲试,被子植物刚刚出场等。
而辽宁化石的发现正好解决了鸟类、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研究起源,为世界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化石资料。
在我们的记忆里,始祖鸟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而其实孔子鸟也是世界最早、最原始的鸟类。孔子鸟存在超1500万年,或许比始祖鸟稍晚些,但比始祖鸟进步,有角质喙,飞行能力强等。
鹦鹉嘴龙化石,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其肌肉强健的尾部末端有一簇细长的象毛发一样的丝状物质,这在所属恐龙上没有发现过,如果证明是毛发或者羽毛,那么很可能代表所有恐龙的原始特征,即它极有可能改变人类对整个恐龙的认知。
世界上最小的恐龙,也就是世界上发现的第6种长羽毛的恐龙,同样来自辽西,并在2000年被命名为小盗龙,它与中国鸟龙一样,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驰龙科,且在很多特征上与早期鸟类很相似。
辽西还发现其他6种鸟类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古鸟类化石群,是世界古生物界又一惊天动地的大发现。尤其1996年中华鸟龙的发现,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说是20世纪最重要科学发现之一。
化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辽西恐龙化石的挖掘及走私给我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据统计,在辽西化石没有发现之前,世界上仅发现几十个鸟类化石,且分布不均。
辽西化石发现是整个古生物代的化石汇总,具有非凡的意义,任何一块鸟化石拿出去都是世界精品。只是对于那些流失海外的化石,我们还是深感遗憾。
@钰姐的书斋 了解更多中华文化~[玫瑰]
(END)
一:鸟龙类的恐龙
如果说恐龙是鸟类的祖先,可能有不少朋友都不相信,恐龙都是陆地上的庞然大物,鸟类都是天空中轻盈的精灵,这两种动物怎么会有关系呢?
要是这么想的话,很显然是先入之见影响了判断,因为恐龙也并非都是庞然大物,有些恐龙的体型并不大,而鸟类也并非都会飞翔,如鸵鸟、企鹅等都不会飞翔,但是从已有的古生物证据方面来看,鸟类确实是从恐龙进化过来的。
那么鸟类是由会飞翔的翼龙进化过来的吗?并非如此,鸟类和翼龙可以说并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翼龙的翅膀基本是一层皮肤膜,和蝙蝠差不多,而鸟类的翅膀却是羽毛,两者在飞行的硬件上是完全不相同的。而且翼龙也并不属于恐龙的种类。
我们都知道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那么它们怎么还会有鸟类的后裔呢?实际上鸟类早在1亿多年前就出现了,是由兽脚龙类中的似鸟龙类进化出来的,如盗蛋龙等,实际上是兽脚龙类中有不少恐龙都已经进化出了羽毛,如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这种恐龙就已经进化出了很多羽毛,可以说给恐龙进化出羽毛的事实给出了答案,另外还有鹦鹉嘴龙、奔龙等,在6500万年前恐龙被灭绝的时候,实际上有不少小型似鸟恐龙可以飞翔了,而且有不少已经进化到了鸟类的阶段。
当然大部分恐龙都是没有羽毛的,如蜥脚类恐龙几乎都没有羽毛,如梁龙、腕龙和暴龙都没有羽毛,只有那些小型的向着鸟类体征进化的恐龙才长出了羽毛。
不过小型恐龙长出羽毛的初衷却未必是为了飞翔,更有可能是为了给身体保温,因为恐龙大多都是变温动物,越小型的恐龙越需要为身体保温,所以羽毛就出现了。而羽毛的出现也促成了某些小型恐龙的飞翔技能,随着其飞翔技术的进步,其羽毛也开始越长越大,其体温状态也开始向着恒温转化,渐渐的也就进化成了鸟类。
在6500万年前的那场巨大的自然灾难中,全球气温迅速下降,地球表面大部分环境都不太适合大型动物的生存,身形庞大的恐龙由于无法快速找到可供生存的环境,因此大部分都被灭绝了,但是鸟却可以通过飞翔快速找到地球上少有的可供生存的环境,因此这部分鸟类生存了下来,幸存下来的还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它们恒温的身体特征帮助了它们度过了那场自然灾难。
那场自然灾难之后,地球生态环境渐渐改善,鸟类凭借翅膀飞向了全世界,哺乳动物也渐渐蔓延到全世界,形成了如今的生物世界中较高等级的动物种类。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