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雍正是怎么夺得皇位的

2023-03-09 20:03:31 866 0
奇闻观察室
公元1722年的一天,康熙派太监传话,让胤禛写下孙子的生辰八字。当胤禛送走了太监时,暗自在心里喊了声:“成功了!”\r\r

是什么成功了呢?这还得从康熙初次见到孙子这事说起。\r\r\r

康熙晚年,成天因储位一事而情绪低落。\r\r

雍正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雍正是怎么夺得皇位的

这年三月的一天,胤禛跟康熙提议,“皇阿玛,您赐给儿臣的圆明园,牡丹正怒放着。您不妨到这园子里赏赏花,放松下心情?“ \r

\r一听老四请他赏花,康熙也想看看老四闲云野鹤的生活,就高兴地同意了。\r\r

在圆明园的牡丹台里,父子俩把酒言欢。期间,胤禛不经意地说:“皇阿玛,您的两个孙子都已经12岁了,但还没有见过您。您想不想见见他们呢?”\r\r

其实,孙子没有见过康熙是很正常的。毕竟,康熙有97个孙子,而要全部见过,是不太可能的。\r\r康熙想着,见见孙子也无妨,便说道,“那就让朕瞧瞧吧。”\r\r

当他们一进来,康熙就不由得放下酒杯,目光顿时地落在其中一个孙子身上。这孩子沉稳、身姿挺拔,眼里还带着一股灵气。这让康熙十分喜欢。

这个让康熙一眼就喜欢的孙子,到底是谁呢?他正是胤禛的第四个儿子弘历。\r\r

当他行礼时,阅人无数的康熙注意到,弘历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完全看不出有一丝拘束感。他心想,“这孩子一看就很聪明。” 随后,他决定验证这个想法。\r\r

于是,康熙让弘历来到跟前,让他把现学的文章背出来。弘历不仅把《爱莲说》流利地背了一遍,而且还很准确地讲解了一遍。\r

这下,康熙确定,弘历是个好苗子。\r\r那晚,回到宫中的康熙睡得并不踏实。一整晚都在想着聪明的孙子弘历。\r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那胤禛到底做成了什么呢?\r

原来,让康熙和弘历见面,并让他们建立深厚的祖孙情,这是胤禛争夺皇位的关键一步。因为要把皇位传给哪个儿子,康熙定会考虑孙子的素质。\r\r

虽然康熙从未明确表露过这一想法,但是聪明的胤禛却深谙他这个想法。胤禛这才走了这步棋。显然,他走对了这一步。\r\r

但是,胤禛凭什么相信康熙会喜欢弘历呢?\r\r

因为前一年夏天,在避暑山庄,胤禛临时检查了弘历的功课。那时,弘历流畅地背下了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这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惊讶,包括胤禛。\r\r

一旁的太监连连竖起拇指,直夸:“四爷,这孩子是皇孙里头的顶呱呱。” 这话瞬间点醒了胤禛——他要尽让儿子见到康熙。\r\r

弘历天资聪颖、文武双全,不仅书读得好,就连骑射也很了不得。关键,这孩子还长得很讨喜、性子沉稳。所以,胤禛相信弘历会让康熙偏爱他的。\r\r

所幸,这个八字算出,弘历是个富贵之人。于是,康熙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把弘历带在身边。\r\r

从这一年的夏天到秋天,祖孙俩在避暑山庄生活了大半年。\r

这半年里,祖孙俩每天都在一起:吃饭时,康熙就像平常百姓家的爷爷那样,会不停地给孙子夹菜;与大臣们讨论国事时,康熙就让孙子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学习等等。\r\r

聪明懂事的弘历给晚年的康熙带来了许多快乐,而祖孙俩的感情也日渐深厚。\r\r

这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康熙在湖里泛舟,而弘历正在山上玩耍。望着御船缓缓驶来,弘历开心地跑下山。

这下,可把康熙吓坏了。他着急地大喊:“慢点,可别摔着了!” \r\r

这一声,焦急而又关切,可以看出,弘历已经赢得了康熙的喜爱。\r\r

此外,弘历的骑射之术也给康熙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每次围猎,康熙都会带上他,而且表现都很不错。\r

\r但是,八月的一次围猎,却差点发生意外。这次围猎时,康熙打中了一头大熊,大熊应声倒地,不再动弹。

于是,他就想让孙子练胆量。他对弘历说:“快补上一箭。” 但是,马背上的弘历却闭着眼,像是睡着了。

见状,康熙心中有些不悦,就朝弘历喊了一声:“弘历,怎么还不去呢?” 弘历这才回过神,睁开眼睛,准备往前。

谁知,大熊猛的一个翻身,怒吼着,发疯似的直扑众人。这让所有人都惊住了。\r\r

还好,康熙很快反应过来,再次打中了大熊。这下,大熊真的应声而亡。

经过此事,康熙更加确定弘历是个很有福气的孩子。可以说,此时,他已经相中了弘历。\r

几天后,康熙又来到胤禛府里。这一次,他点名要见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r他想看看儿媳的面相如何。

当钮祜禄氏忐忑地拜见他时,康熙发现她长得还挺有福相的,就满意地说了句:“有福之人!” \r\r

一听这话,胤禛就知道弘历已通过了康熙的考察,自己离皇位不远了。\r\r

同年11月,康熙驾崩,胤禛在储位之争中胜出,继承皇位。

雍正即位后,不仅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还秘密立弘历为储君——他不想弘历过早地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r\r\r

弘历一生过得顺遂,除了自身天赋,自然离不开年少时父亲“为他”精心铺路,也离不开让康熙满意的生母。\r\r\r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一:雍正是怎么夺得皇位的

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

关于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他受康熙遗诏继位,是合法继承;

一种认为康熙并未传位与他,雍正是矫诏夺位。

其实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汇总下来有四种可能性比较靠谱:

1、康熙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2、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康熙病重时发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允禵紧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皇子胤祯。

3、是“雍正投毒说”:康熙病重时,胤祯进了一碗参汤,康熙喝了就归天了。

4、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

雍正的继位存在很多疑点,可能出于矫诏篡立。

这样说并不是要抹煞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说封建统治者骨肉相残是经常发生的;

封建社会中,即使一个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阴谋手段和残酷斗争来夺取和巩固统治。

雍正皇帝胤稹(1678~1735)

雍正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

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悖谬不实。

其为政方略遭人议论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

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

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

不少学者始终认为雍正是篡位,说他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夺位阴谋,非法夺得了皇位;

亦有不少专家说是康熙钦定雍正,雍正合法继承了皇位;

更有其他说法,让雍正即位这一历史事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二:雍正怎么得到皇位的

皇四子允禛在畅春园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是正统的继承,也是康熙的旨意。

康熙选择允禛,是从当朝和长远角度考虑的。康熙晚年,为皇位继承,众皇子明争暗夺,闹得乌烟瘴气,朝野惊震。主要有大阿哥、已经是太子的二阿哥、以八阿哥为首的八九十阿哥、十四阿哥等皇子,为争当太子此消彼长,基本上没有停止过争斗。允禛审时度势,韬光养晦,为君父解忧,深得康熙喜爱。康熙也不断让允禛得到历练。

康熙自知执政过于仁慈,朝政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吏治,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这就需要一个“冷面”人来继承皇帝位。夺嫡声望最高的八爷,以贤王著称,得臣心却不合君意。而允禛正是康熙皇帝的默认人选。

康熙选择允禛继位,还有一层意义。允禛的四阿哥弘历,天资聪颖,深得康熙器重。他洞察到弘历必能成为一代英主。因此,只有雍正继位,才能让弘历成为再继位之君。雍正在后来的太子人选中,为确保弘历的太子位,亲自取了三阿哥弘时的性命,为弘历顺利豋上皇位扫除了障碍。弘历所开创的乾隆朝,使清朝再现辉煌,造就康乾盛世。可见,康熙传位雍正与雍正传位乾隆,是一脉相承的。父子俩是心心相通的。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86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