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屈原投江自尽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白,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爱国诗人、政治家、辞赋家,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离骚传说,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他死后三天的样子刻在石碑上,称为“屈原”。后来,人们把这种石碑称为“骚碑”。
一、屈原投河自尽值得赞扬吗?
优质答案1:

他的精神值得赞扬,而行动就只能是差评了。要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儿女都用这样的行动爱国的话,敌人不就不费一枪一弹轻松拿下了中华大地了嘛!
优质答案2:
投河自尽是弱者的行为,受人鄙视,在强者思维里应该是卧薪尝胆、能屈能伸,尔后再东山再起!以现在的思维模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是不能理解屈原的投江自尽行为的,如果怀才不遇,可以另择良木而栖,王不能听从自己的意见,自己就隐居起来等待机会。投江自尽的行为我一点也不认同,更不值得赞扬。值得赞扬的是他心怀天下,爱国爱民的情怀!我们今天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隆重纪念屈原并不是为了他投江的行为,而是要用历史进步的长远眼光,重新认识和总结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对当代有启迪与教育的意义,使我们的民族更强大,国家更强盛!
二、你如何看待屈原的抱石投江?
优质答案1:
(1)屈原投江时期楚国矛盾重重,屈原投江其实是对楚国,国内的奸臣小人的无声指控;
(2)屈原投江,有利于促进楚国国内的民族觉醒,因此是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3)屈原投江,也是不甘与奸臣小人同流合污,是独善其身的表象。批评屈原投江是消极避世的表象:
(1)屈原投江时期,虽然楚国矛盾重重但是还没有亡国。如果屈原能够因势利导楚顷襄王,不是态度过于强硬。也许能够挽救楚国衰败的局面;
(2)认为屈原这一时期的投江行为,主要还是因为楚顷襄王罢其官职、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因此是接受不了这一打击的表象。
优质答案2:
我认为屈原抱石投江是无奈之举,令我们永远讴歌和惋惜。
屈原是一位胸怀祖国,对国家兴衰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的人怎能面对国家的衰落而心安理得呢?虽然屈原沉江了, 但留给我们后人无限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永世传唱,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一个以死来诉说他的热情的名人,才得我们如此尊重。
所以我尊重他以沉江来结束自己失落的政治生涯。
优质答案3:
屈原太过于忠心了,但他所忠心的君主不是非常清醒的君王,只能算是一个正常的君王,但就是分不清奸忠。
同时,觉得是英勇就义,在当时那种社会现实下,唯一的路就是以死相谏,这决不是逃避现实,屈原对当时的情形已经彻底失望了,不如一死。他和文天祥都是这样的英雄,我们都值得提倡。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