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怎么对待日军战俘-德国投降后苏军怎样对待战俘

2022-12-29 14:15:51 722 0
奇闻观察室

苏军怎么对待日军战俘的?苏军的做法让人无法接受!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非常激烈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横行霸道,不断侵略其他国家,而日本则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他们只能依靠武力解决问题。但是在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苏联战败,德国投降。

1、二战时苏军虐日本人手段究竟有多残忍?

苏联虐待日本人的手段有多残忍是难以用言语去表达清楚的,但对于日本人来说,二战时期有两个痛苦的回忆,一个是原子弹的爆炸,另一个则是苏联虐待日本战俘。至今,偶尔还能看到日本人以原子弹受害者的身份去与外国交涉,但却基本没有日本人敢提起当年日本战俘在苏联的生活,因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噩梦。

苏军怎么对待日军战俘-德国投降后苏军怎样对待战俘

当时,苏联总共俘虏了60万日本关东军,但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将这些人送返日本,而是留在苏联当作免费苦力。因为苏联在二战的人口损失十分巨大,所以需要这些俘虏帮忙建设国家。

而这些日本俘虏在苏联过的也不是人过的生活。不管天气怎样,他们都要被赶出去干活。结果因为苏联的冬天太过于寒冷,一个冬天过去,60万俘虏就冻死了5万人。

同时,苏联也没有给这些俘虏足够的口粮。据说有一次,苏军只给500个俘虏准备了150人份的口粮,结果苏军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在分完前面150人的粮食之后,将后面的350人都射杀了。活下来的150人看到这番场景后,别说吃饭了,最后连动都不敢动。

根据日本战俘的回忆,他们被苏联人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和第二级为健康者,需要从事木材砍伐、运输、建筑、采矿等重体力劳动。第三级的人一般营养不良,从事一些较为轻微的体力劳动,譬如做饭、劈柴、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杂物。严重营养不良的人,才能够免除劳动任务。那么,需要劳动的人的比例有多少呢?第一级、第二级合计要超过80%,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日军战俘都逃脱不了劳改的命运。

每天得到的大米太少,气候也极端寒冷。例如,苏联人要修建伊尔库茨克地区的一段铁路,但这段铁路是在冻土地区施工,施工条件的恶劣可想而知。苏联人就派了日本战俘去,完成了1000公里的里程,没有机械设备、缺衣少吃,日本人竟然能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苏联人也不得不承认日本战俘的贡献。

据计算,1946年45万日本战俘为苏联创造了约10.7亿卢布的产值,占当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0.78%。日本战俘已经成为苏联国民经济中,难以抹去的一股力量,客观的说,日本战俘为战后苏联经济社会的重建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2、二战中苏军是怎么对待德国,日本,还有韩国战俘的?

日军和协助日军的朝鲜俘虏因为都是在我国东北抓的,是移交国民政府处理。

大部分被遣返回国。德军俘虏是送到远东的劳动营劳动。因为条件极为幸苦,有大批战俘死在这里。活下来的在50年代开始逐渐被遣返回国。你可以看一部电影极地重生。就描写了一个德国战俘从远东的战俘营逃脱,历经千行万苦步行回国的经历(苏联把战俘营安在苏联的最东边,和阿拉斯加隔海相望,可见从这里逃回德国的难度)

3、苏军进攻关东军双方伤亡?

关东军第一方面军共计损失四万人以上,其所辖的第五军战斗减员两万五千人,其中战死将近九千人;第三军战斗减员一万五千人,其中战死四千五百人。而苏联军队战斗减员一万七千人,其中阵亡三千两百人。这次战斗也是关东军在风暴战役中折损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

苏联红军在战斗中减员三万六千人,其中战死近一万人,非战斗伤亡六千二百多人。战后据苏联军方统计共俘虏了几十万的关东军,其中有六十一万日本人,一万六千关内人,一万朝鲜人,三千六百蒙古人还有七百多东北人。

苏联将其中老弱病残的关东军俘虏就地释放了,这共计七万多人,又将五十二万的日本俘虏押回苏联,将其关入劳动营,在五年之后,苏联向日方遣返仍在劳动营中的四十七万战俘,这些日本战俘在劳动营中死了五万两千余人。

4、前苏联是如何对待日本战俘的?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随后,苏联三路大军从东、西、北三面向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在整个战役中,苏联红军共击毙日本关东军8.4万人,俘虏近60万人。

由于在苏联在整个二战期间人口受到极大地削减,国内男性劳动力十分短缺,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不足的窘境和更好的惩治日本法西斯,苏联在二战结束后便将俘虏的60多万关东军全部关押到严寒的西伯利亚去干苦力。

从1947年开始,苏联便开始不断释放日本战俘回国,到1950年3月止,苏联宣布将关押在苏联的日本关东军57万战俘全部释放,但是日本方面的统计数字却只有37万,其中足足有20万人的出入。

作为战斗民族,苏联红军对待日本俘虏向来是毫不客气的,在数据方面,我比较倾向于日本方面的材料,具体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苏联对待日本人的手段中看出一些端倪。

西伯利亚的冬天一直都是异常寒冷的,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自沙皇时代便是俄国沙皇流放犯人的首选地。在很多苏联军人心中,他们从没有把这些日本军人当做战俘,而是把他们当做了罪大恶极的战犯,因此日本战俘的生活条件是非常差劲的。

1946年的冬天,当第一批日军战俘到达西伯利亚后,由于关押这些战俘的集中营还没有建好,因此这些日本战俘们便不得不在窝棚里和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间里面过冬。日本战俘在严寒的冬天不仅没有一个暖和的栖身之所,甚至连一口热乎饭和热水都没有。由于日常饮食主要以土豆为主,缺乏大量的新鲜蔬菜,日本很多战俘在此期间都患上了夜盲症。他们在被俘虏的时候正是夏天,因此到达西伯利亚的日军战俘绝大多数穿的都是单衣。为了防止自己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被冻死,战俘们彼此之间便挤在一起相互取暖来睡觉。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每天都会有日本人由于体力不支而冻死,在西伯利亚的第一个冬天就有5.5万名日本战俘一命呜呼。

除了恶劣的生存条件外,日本战俘还要承担劳动力相当大的劳动。日本战俘在苏联主要从事的十下矿井,搞建筑,修公路等重体力工作,生存条件的恶劣和工作强度的巨大,导致日本战俘相继死去。

据一名苏联老兵回忆,他们奉命接收150名战俘,可被送过来的有500人,苏军的处理方式是,先到的150名俘虏原地坐下,剩下的则被带到树林边,机关枪扫射,全部击毙。那150名“幸存者”见此情形无不表情麻木,浑身战栗。

虽然日本战俘在生活方面很差劲,但是爱情方面确实挺滋润的。 由于苏联在二战期间战死的大量男性,导致苏联男女比例相差极大。无论是出于爱情还是出去生理方面的需要,很多苏联女兵和西伯利亚当地的苏联妇女在找不到适合年龄配偶的情况下便把目光转向了这些日本战俘中。 这些苏联女兵和妇女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偷偷的和这些日本人交往,不但会暗地里给他们食物,有的甚至还住在了一起。尝到甜头的日本兵也是相近办法去讨好这群姑娘。虽然苏联高层极力禁止这些事情,但是因为现实原因屡禁不止。迫于压力,苏联只得允许少量苏联女兵与日本人结婚。

5、二战后期,60万日本关东军被苏联抓走后,受到怎样的对待?

关于二战后期日本关东军的遭遇和结局大狮曾写过几个长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我头条号中找寻来读。既然今天再次遇到这个问题,就简单说上一说。

话说二战结束后,那些昔日的侵略者再无往日威风,穷凶极恶的关东军也变成了外表温柔的绵羊。我们虽然善待他们,但是苏联人却坚决不允许。就这样,近代史上浩浩荡荡的西伯利亚大运囚展开了。究竟有多少日军战俘被源源不断运往西伯利亚以及其它苦寒地区呢?日本给出的数字是近60万,而这个数字苏联坚决不认可,他们坚称自己很“善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少了那十几万不知道自己死到哪里去了,跟苏联人没关系。

关东军战俘分批次被运往西伯利亚,一路之上挤在密不透风的闷罐车中,只能坐或站,而不能躺。食物由日本人自己解决,每个士兵会分到几个饭团,吃没了就饿着。每个车厢内有两个切割开的汽油桶,用以呕吐和方便,里面的秽物满溢,却无法清理,这种环境简直糟糕透了。在空气稀薄充满恶臭的车厢内,每天有人死去,或者变疯,或者自杀。更糟糕的是没经过一个车站,苏联押运员会要求战俘下车透风并清点人数。车站上提前挤满了当地人,日本士兵只要一下车,他们就会蜂拥而上,抢夺士兵的私人财物,而日本士兵却不能也不敢反抗。这种“打劫”在到达西伯利亚之前要经历好几次,往往到了目的地,除了身上的衣服外,什么都没有了。

到了目的地后,会被分配到矮小拥挤的木屋内,里面有个大炉子可以取暖,但燃烧物要自己找。你坚决不会想到士兵们会烧什么?他们会烧“人”。

那些因病或者不堪折磨或因其他原因死去的士兵,会被脱掉单薄破旧的军装后,整齐的码放在战俘营的角落中,他们要完成一项巨大使命,那就是为活人取暖。士兵们将其称为“柴火”,如果需要“柴火”,因为人体具有油脂的缘故,他们很好烧。活着的士兵开始觉得恐怖和恶心,但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但必须每天祈祷自己不要变成“柴火”。

除了每天的劳动之外,还要学习苏联的红色思想,还必须要检举和揭发同屋战友,苏联人要求他们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士兵们变得不和睦,哪怕是曾经的好朋友也会笑里藏刀,大家为了个人利益而相互检举,不少人被苏联看守带走,回来时经常遍体鳞伤,有些直接成了“柴火”。

当然,许多成功被“改造”的士兵也得到了不错的回报,他们成为苏联看守的盟友,负责看管那些“改造”不积极的人。并且有些人跟当地女性结婚,或者成为女性看守的情人。当战俘大遣返的时候,许多人坚持留下来,不少人已经组成了家庭,并且有了孩子。

令人感到忍俊不已的是,日本政府根本不愿意接收这些战俘回国,起初以各种方式拒绝他们被遣返。最终在美国人的压力之下,日本政府才打开国门,“欢迎”他们回国。不过这些人回国后,正如日本政府事先考虑的那样,他们很多人不消停,直到70年代后期,他们还到处搞事情。甚至出现了大量“赤军”,跟日本政府作对。

以上就是大致的故事,其中许多许多细节无法一一列举,只能大致简短说一说。如果有兴趣,而且懂日语,可以购买几本西伯利亚战俘回忆录看看。NHK电台通过十几年的采访也制作了几部纪录片,其中采访了健在的一些老兵,并且到西伯利亚曾经的战俘营实地采访拍摄,还采访了那些留在西伯利亚仍健在的老兵。笔者最初看到这些故事正是通过《引き裂かれた歳月 証言記録 シベリア抑留》这套作品。有兴趣的朋友自行找来看吧。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日本战俘被苏联人抓走之后,受到咋样的待遇?那还能有个好?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人最缺乏的就是劳动力。

毕竟整个二战,苏联人光战死的就有两千六百多万,就这两千六百多万里头,青壮还占了不老少。

就算是到了现在,苏联变成现在的俄罗斯,因为这批死亡的人口,他们还没倒腾过来这口气,女性就占了总人口的53.5%,这就属于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

而二战结束之后,苏联整个国土就被德国人打成废墟,那那都需要人来进行建设,您自己琢磨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战俘,跑到人家地头上帮忙搞建设,重体力劳动这肯定就逃不过,而且这吃的也上不去。

毕竟六十万人的食物供应,咋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大战结束之后,苏联人自己都缺少食物,您就别说日本战俘的了。

为了这事,日本人到现在还在纠结,想讨要个说法。

其实日本人也有脸说这事。

中国战俘他们是怎么对待的?欧美战俘他们又是怎么对待的,挖煤矿,当做人体实验的目标,怎么缺德他们怎么来。

咱不说别的,1939年日本制造诺门坎事件,前后两次挑衅苏联,好家伙被苏联掐着脖子打老半天,这下子老实了。

回头就征集了中国七百万劳工,修了一条长达一千七百公里的防线。

当然这事不值得嚼咕的,问题是事后日本人赶尽杀绝,完工后这些劳工大多数人,不是被活埋就是被毒气杀死。

您以为日本人就拿中国人做活体实验吗?不!二战那会,也有不少欧美战俘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日本人也拿欧美战俘做人体实验,明面上说是接种防疫,注射啥的,结果导致欧美战俘大面积的死亡。

这下边就是一个幸存的英军少校战俘,偷偷在日本人建立的战俘营中写的日记中的一部分,您自己瞅瞅。

1943年2月23日,安葬142名死者。在105天内死去186人,全为美国人。到8月6日死者达208人。到11月21日死者达230人以上。

以上这些人是咋死的呢?全都是被打了所谓的针剂之后死亡的。

当然以上这些说的貌似和题主的问题一点都不搭,其实小编就是想要告诉大家伙,六十万关东军被苏联人抓走,待遇不好,这事有因就有果,你做了初一,还不允许人家来个十五吗?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么说,也不算把题主的问题回答了,就算是打了一个背景墙而已。

那么接下来,咱就把这事给大家伙嚼咕嚼咕。

话说,苏联人之所以会进攻东北的关东军,完全是因为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人用中国人的利益和苏联人做了一场交易,最终让苏联人在欧洲战场结束之后,在三个月内发动对关东军的进攻。

您看看弱国无外交,自己的利益不能被自己做主,这也叫个事。

当然有小伙伴要问了:“美国人为嘛要请苏联人进攻关东军呢?”

很简单,美国人被日本人歇斯底里如同野兽般的进攻弄害怕了,就感觉自己一个人打日本人,这伤亡顶不住,所以这才有了这么一档子事。

事实证明,美国人想多了,日本人之所以歇斯底里,完全是因为他就那点子底子挥霍了,挥霍完毕之后,啥也不剩了。

于是历史上,咱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1945年八月六号零点,一百五十多万苏联红军,从三个方向进攻日本关东军,一个星期,就用一个星期,日本人所谓的精锐之花就被打崩了。

苏联红军剩下的就是漫山遍野的去抓俘虏,好家伙一口气就抓到了五十九万四千人,而被击毙的日本人就有八万三千多人。

当然被抓的战俘数字,您要是和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报告就有很大的出入,他的说法是四十五万战俘。

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这是因为这个秦彦三郎想把在停战之前强征入伍的十六万新兵给刨出去。

当然咱不管他数字多少,咱只知道苏联人这一口吃进去,他就不打算放人了,前头咱不是说了吗?苏联人劳动力缺乏,这六十万咋也能给他修条路,锯个木头啥的。

当然,苏联人也没有那么绝情,把所有日本战俘都给拉走,而是留下了差不都十一万人,给送回去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好端端的咋就给日本人送回去了呢?

没法子,这里边有一些个老弱病残,还有日本女兵,拉回去又没多大用处,这部分就有七万多人,这还有得病的俘虏差不多有四万,这就被放走了。

所以在历史上,中国老百姓还收留了不少这样的日本人。这就是中国人,太善良了。

咋说呢?当时在东北还有非军事人员的日本人,根据日本人自己统计,其实在东北的日本人就多达一百五十五万。

后来因为苏联感觉这劳动力不够,日本政府当时就同意再抓一些个普通日本人作为补偿,赔给苏联人。

于是在当时日本用欺骗的方式,说要给曾经当过日本兵的日本人发什么通知还是证明,或者其他什么借口发东西啥的,让接到消息的日本人去那那取这些个东西。

结果这些人到了地,就被当做俘虏给抓了起来,塞到了去西伯利亚的火车上了。

这事在二战日本兵的一个回忆录中就有记载,书名叫《活着回来的男人》。

根据描述,主角谦二有一天在他所在的战俘营地(还在东北没出发),发现他们这些个穿军装的人里头,混入了一些穿木屐,穿和服的家伙,明显就不是当兵的。

后来才知道,这些家伙都是上当受骗的,其中有一个还比较悲催,他是给自己老婆取这些东西的,结果到了地,就被抓到这里了,气的鼻子都歪歪了。

说是要告那个发布假消息的家伙,只是他不知道的,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这个机会了,当然以后想告,那也得从西伯利亚活着回来才成。

咋说呢?这个谦二在这六十万战俘当中,他的处境还算是好的。

原因就是当时苏联人抓到这些战俘,这就要送到西伯利亚高原上效力,就在这个点上,这个谦二生病了,这就走不了,所以他就没有赶上最早那批人。

等这谦二的病彻底好了之后,他到是赶上了差不多最后这几波里头了。

在这里咱必须说明一下,越是早出发的,到的地方就越恶劣,这死亡的概率就越高。

所以这个谦二本身身体就不咋好,你说他能够活着回来,全因为他去的晚,分给的地方还好,就在西伯利亚的首府赤塔。

根据谦二的回忆,他到了赤塔,还瞅见了当年日军入侵西伯利亚留下的一块石碑。

这简直就是讽刺啊!如今的谦二却成为了战俘,再次来到这块石碑边上。

当然谦二来到这里,头一年也比较恶劣,到了第二年就好很多了。

干嘛说这谦二呢?小编就是告诉大家伙,其实日本战俘去西伯利亚修铁路,砍木头,不是说待遇都一样,也是分地方的,环境恶劣的待遇自然就上不去了。

谦二这条线,也不值得说道,小编用另一个日本兵的视角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这人叫户村幸一,他本来是满洲建国大学第七期的学生,他是属于被强制征兵的新兵,被征召为第二国民兵。

当时被抓到了的日本战俘,一直想着他们被抓了,了不起最后苏联还得把他们送回到日本。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因为《波茨坦公告》日本人也是知道的,他们感觉苏联会按照这个公告行事,把他们送回去。

其实哇《波茨坦公告》一直都有,但一直以来日本人压根就没有把这东西当回事,现如今他们当了俘虏,到是想起有这么一个公告。

而这种想法,一直会持续到他们到达最终目的地才会破灭的。

当时这个户村幸一也这么想,所以他广播里头听到他们家天皇的终战广播之后,就没有脱掉军服,呆在了部队里头。

这一待下去,他就后悔了,因为他成为了去西伯利亚的那波人中的一个。

他们这些个战俘,被押上火车的时候,还抱着回日本的想法。

当时那些个火车车厢,都是用粗糙的木头钉成的,外面还被涂成了暗红色,咱当地的东北老百姓都叫这种车厢为苏联瓦罐。

这人一上去,门鼻就被人用粗铁丝给拧死了,上边开一车窗,当换气孔的使用,里头的日本战俘,想要上厕所,车厢里头的一块地板上被开了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窟窿眼,这就是他们方便的地方。

就这一个车厢,硬塞进去一百多个战俘

当然这一路上,也不是没有发现不对劲,想要逃跑的,但他们无一不要面对,苏联人手里的大盘鸡和波波沙,所以被苏联人打死的逃跑者也是有的。

剩下的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想着他们会被苏联人送回日本。

那么一开始这些战俘的想法,他们会去海参崴,从这里回日本。

结果一路上走来走去的火车,让他们失去了方向感,当看到贝加尔湖的时候,以为自己看到了日本海,高兴的都要跳起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块写着贝加尔湖的站牌。

后来这些日本战俘,才知道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份《关于日军战俘的接收、安置、劳动使用》的第9898号决议,当然这个决议是在苏联国防委员会上通过的。

这份决议下,让这些个日本战俘,分配得到了细化,您都不知道他都精确到了个位数。

没法子,苏联他需要劳动力了,那个地方都需要。

别的就不说了,光一个西伯利亚,苏联就设置了二百六十七个收容所,就这下边还有两千一百一十二个分营。

咱前边提到的哪位,是这些分营当中的一员。

其实西伯利亚仅仅是这些战俘收容最大的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有,赤塔,蒙古,哈巴罗夫等等,到处都有日军收容所。

其中去往乌兰巴托有一万三千名战俘,两年的时间就死掉了一千六百名。

好了,咱不说其他地方,就说西伯利亚这块。

根据一个叫三本善丸的回忆,他们到了地方还要接受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确定他们的健康状况。

但实际上的检查,就是让他们脱光了,被捏一下肚皮和屁股。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这是干嘛呢?

他们是在确定日本战俘的胖瘦,毕竟肚子和屁股上的脂肪是比较多的,以此为标准,给他们这些个战俘划拉成三等。

这脂肪最厚实的,被划拉成头等,所以他们是最健康的,那么重体力劳动什么伐木,采石头,铺铁轨的,再或者利用他们的身高优势,钻到矿洞里头挖矿就归他们了。

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些个日本战俘来的时候,身上穿的可都是夏季单衣,面对西伯利亚的酷寒,要是没有足够的运动,活络开身体,让身体发热,那么他们的手脚就会被冻坏,以至于被切掉。

多运动一下还是有好处的,不过运动的前提,必须有足够的食物消耗才成,没有足够的食物消耗,大体力运动这会要命的。

显然,日本战俘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所以日本战俘的食物来源就多种多样起来,比如老鼠,青蛙和蛇。

以至于一个叫安吉连收容所的地方,在第二年,苏联人发现,他们居然找不到一条蛇了。

当然想要渡过严寒,厚实的衣物是必须的,但他们的衣物是有限的,仅有的也是那些随身穿过来的夏装,以至于有人死掉之后,这些死人的衣物就成了日本战俘的抢夺之物。

而且抢夺的时候要快,因为时间稍稍一长,这些衣物和身体就会被粘到一块,变的硬邦邦的,脱都脱不下来。

这个事是小编在看《活着回来的男人》看到的,主角谦二亲身经历过的。

在这里生病基本上意味着死亡,至于医院也是有的,但这里的医院止泻药都没有,所以进不进医院都是一样的。

当然了,这里头不仅有苏联人的看管,其实日本人自己也再虐待自己人。

您比方说有一个叫吉村的家伙,大家伙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日本人,他是乌兰巴托西北部羊毛厂战俘收容所里头的队长。

他发明了一种叫祈祷天明的刑罚。

这怎么用呢?他规定他看管的战俘,每天四点半起床,早饭开吃之前,每个人都必须从两公里的山外头,拉回来两根木头。

早饭结束之后,就是连续八个小时的工作,这一干就到了晚上九点。

到了收工清点任务完成度,如果有人没有完成,吉村就会把这个人扒光了衣服,捆到树上,让他站在哪里祈祷天亮。

当然面对天寒地冻的天气,这些个被惩罚祈祷的家伙,最终不会挨到天明就会被冻死。

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有一个。

列举个数据,您就知道其中的意思了。

一个叫村山常雄的人,他统计了四万六千三百个死亡战俘。

这里头将校军官死亡率只有1.5%,下级士官的死亡率是8.3%,而普通士兵达到了90.2%。

当然最终回到日本的战俘,还是有很多的,达到了五十一万。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顺手点个赞呦!

大概因为是败的太干净利落,苏军和日军之间也没什么仇怨,因此没有特意的虐待日本战俘,不过因为生活条件差、环境恶劣,所以日本战俘还是死了10几万。

苏联对日本开战是1945年的8月8日,此时的日本已经穷途末路,关东军也多次被抽调走主力师团去太平洋战场和本土,虽然还有70多万部队,但是训练、装备都不足,战斗力很差,所以苏军发起进攻以后,关东军立刻土崩瓦解,大部分士兵直接当了俘虏,和太平洋战场上动不动就全体玉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这对于日本战俘来说是个意外的好事,因为战斗过于顺利,苏军损失轻微,所以对日本战俘就没有太多恶感。因为战争期间损失了太多人口,苏联国内劳动力匮乏,因此苏军带走了60万日本战俘回国充当苦力,主要是在西伯利亚等荒凉地区负责伐木、修路和开矿等重体力活。

二战后苏联国内物资也严重不足,本国人的饮食也得不到保证,这些战俘的伙食更是糟糕,加上刚来的时候住所也比较简陋,干的活又耗费体力,因此第一年日本战俘就冻死了好几万。不过随着慢慢适应了环境,加上居住条件逐步改善,此后日本战俘的死亡率就下降了不少,在之后的几年陆续有10万日本战俘死亡。到最后被释放时,还有45万人存活。

平心而论,这个死亡率在二战各国战俘营里并不算太高,而且日本战俘初期生活条件恶劣并非是苏联人故意刁难,只是当时实在没有条件而已,毕竟苏联也不是请他们来做客的,没有招待他们的义务,所以苏联对日本战俘已经算很客气了。

6、为什么说当时60万日本战俘最害怕的是苏联女兵?

应该说日本战俘最害怕苏联军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联红军将在满洲俘虏的59万日本战俘押到西伯利亚,分别关押在267个战俘营。

除被苏联指控有罪被处决的战犯,其它所有战俘都必须从事开矿、修路、建设电站、人力运输等苦力劳动,约有13万日军战俘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冻死、病死、累死甚至饿死。

这源于苏联人对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占领沙俄在远东堡垒旅顺、在对马海峡击沉沙俄波罗的海远征舰队的仇恨,他们虐待日本人不手软。也源于当时苏联生活和医疗物资匮乏,日本战俘的防寒衣物和毛毯被褥等被苏军没收或被苏联老百姓哄抢,日本战俘维持基本生命的食物得不到满足,日本战俘发生伤病时得不到有效救治等。

曾传闻有这样的故事,一支由500名日军战俘组成的队伍,在被押往西伯利亚途中,由于补给站只准备了150人的食物,于是押送苏军采用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将其中350名日本战俘集合起来用机枪突突突处决了!

至于一些日本战俘对苏联女人,倒是享受了德国等欧洲战俘没有得到的待遇。

由于日本战俘身体强壮、勤劳吃苦,听说听教,得到了当地寂寞孤独、看不到男人的苏联女人、寡妇的青睐,导致有性关系发生。为此,一些苏联女兵因为“意志不坚定”被调离或开除了军籍。但一些地方上的女人被获准与日本战俘结婚,这些结婚的日本战俘(极其少数)后来也没被遣返回日本。

德国等欧洲战俘没有与苏联女人私通或结婚。这可能源于苏联不允许,也可能源于他们对苏联女人不屑一顾。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2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