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丽华后来为什么又当皇后了?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七子,他的母亲是阴丽华,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秀,两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但是好景不长,刘秀的父亲刘钦因为谋反被杀,刘秀只能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郭圣通,郭圣通的家世非常显赫,而且长长得十分漂亮,深得刘秀的喜爱,于是两人很快就结婚了。
1、建武帝皇后是谁?
刘秀一共有两任皇后,第一任皇后是郭圣通,第二任皇后是阴丽华。在刘秀的心中,自始至终最爱的女人是他的结发妻子阴丽华,但阴丽华在刘秀称帝后的第十七年才当上皇后,这也让刘秀对阴丽华感到愧疚。

刘秀的第一位皇后郭圣通,出生于名门世家,她的父亲郭昌在当时也是很厉害的。刘秀和郭圣通的结合算是政治联姻,当初刘秀想讨伐王朗,但由于自己的势力比较单薄,为了说服刘杨归顺,他便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
刘秀继位以后,郭圣通顺利成为皇后。后来刘秀对郭圣通的宠爱越来越少,这也让郭圣通心生嫉妒,最后郭圣通被刘秀废除皇后之位。刘秀的第二位皇后阴丽华,早前刘秀在起兵的时候就娶了她,当时刘秀治理洛阳,便把她留在了新野。
刘秀继位以后,派人将自己的发妻阴丽华接到宫中,封为贵人。当时刘秀想立阴丽华为皇后,但她认为郭圣通更具有当皇后的资格,所以刘秀便立郭圣通为皇后,后来郭圣通被废以后,阴丽华才被封为皇后
建武帝的皇后,
光武郭皇后郭圣通
真定王刘扬甥。刘秀为进一步拉拢刘杨,纳之,为正室。及即位,立为后,后废为中山王太后,又改沛王太后
光烈皇后阴丽华
元配,因郭后故,初为贵人,郭后废,始立为皇后。汉明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2、阴丽华的儿子有成为皇帝吗?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3、东汉阴丽华娘家后来怎样?
阴丽华与刘秀的爱情,千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因为阴丽华得到刘秀的殊宠,其阴氏家族自然尊荣,与皇室联姻不断,享尽荣华富贵。
阴丽华有一个兄长阴识,三个弟弟,阴欣、阴兴、阴就。其中阴欣在阴丽华封皇后之前便与母亲一同死于强盗之手,其他几位,阴识和阴兴做人如同阴丽华一样,都比较低调,后代也还算本分。唯独阴就,因仗着姐姐姐夫宠爱,比较骄横,他的儿子阴丰也和他一样,性格骄横火暴。
阴丰娶了刘秀的女儿郦邑公主,公主个性亦娇妒,二人的婚姻并不美满,经常在家里闹得鸡飞狗跳。一天,夫妻二人吵架,个性狂暴的阴丰一怒之下竟拿刀子杀死了郦邑公主。当时的皇帝刘庄毫不客气地赐阴丰自杀,阴就夫妇因脱不了干系,也畏罪自杀,阴就这一房也就断了。当时阴丽华还在世,眼看自己的侄子杀死公主,而自己的皇帝儿子又赐侄子死刑,弟弟弟媳自杀,一家从此断绝,真不知是何感受。
再说阴识,阴识是阴丽华的异母兄长,刘秀取得天下之前便跟随一起立下不少战功,得到了刘秀的器重。碍于外戚关系,阴识一直比较低调,多次拒绝刘秀的封赏,处处夹着尾巴做人。阴识见于史只有一个儿子阴躬,阴躬又有三个儿子阴璜、阴淑、阴纲,其中阴璜被家奴所杀,断嗣;阴淑继承阴躬的爵位,后来在史书上也渐消声;而阴纲这支则相对繁盛,他有三个儿子阴秩、阴辅、阴敞,都官至黄门侍郎。阴纲另还有一个女儿,后来成了汉和帝刘肇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后来影响整个阴氏家族的那位女子。
这位女子名字不详,只知是阴纲的女儿,即阴识的曾孙女,自小便多才多艺,尤其擅长书法。永元四年(公元92年),十多岁的阴氏因亲戚关系被选入皇宫,成为汉和帝刘肇的贵人,因其才貌,甚得刘肇的宠爱,四年后,即96年被立为皇后。
后来因为争宠失败,导致阴家一族没落。

4、“娶妻当娶阴丽华”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结发之妻,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代。
刘秀,建立东汉,一统江山,开创“光武中兴”的一代仁君。不仅如此,这刘秀还是一个帅小伙,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中记载,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这个帅小伙,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但早就家道中落,9岁父亲亡故生活无依,由叔父抚养。有一天,在长安姐夫处求学的刘秀偶然机会见到了阴丽华,一见倾心,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29岁那年,刘秀终于如愿迎娶了思慕多年的19岁的阴丽华。
02
婚后二人举案齐眉,情义缱绻。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刘秀还有更大的事业要做。所以,即使二人难分难舍,阴丽华依然支持丈夫的远行。而刘秀担心有去无回,将妻子送回娘家委托照顾,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回不来,你就另择一佳婿吧!此举足见其用情至深。但阴丽华也早有打算,若丈夫一去不归,必追随而去。
谁知这一去,刘秀不仅没死,还夺了天下当了皇帝。尽管为了获取联盟他在攻占城池之际另娶他人,但却一想到贫贱之时嫁给自己的阴丽华就心生愧疚。
在分别三年之后,阴丽华等来了日思夜盼的夫君,但也看到了夫君身边的新人,二人可谓百感交集。然而,阴丽华却深深理解丈夫的不得已,这让刘秀更觉愧对于她。
于是,刘秀要封阴丽华为皇后,但阴丽华深知自己无功于社稷,如果封她为后,根基尚不稳的刘秀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坚持让后。最后,封了新人郭圣通为王后,阴丽华为贵妃。而阴丽华让后这一举措可谓给刘秀赢得了时机来稳固政权。
不过,虽然皇后之位给了别人,但实际上刘秀却只宠爱阴丽华一个,即使行军打仗也把阴丽华带在身边。在这里,没有新人笑,也没有旧人哭。
03
随着一切步入正轨,渐渐局势稳定,国泰民安,有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这时,刘秀又提出立阴丽华为后,其实这么多年他就一直没有忘。
有朝臣反对,担心废后之后会有偏颇以致动摇国之根本。但刘秀说:“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也就是,他承认因私废后,但表示不会因此慢待郭氏一族和有功之臣。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阴丽华当了皇后之后,前皇后只是移居北宫,儿子仍是太子,郭氏一族也并未受到影响,就连郭圣通的母舅造反也没有迁罪于他们。而阴丽华对待前皇后更没有痛下杀手,而是仁厚的对待她以及她的几个子女。
当然,在刘秀的心中,自己和阴丽华的儿子才是太子的最好人选。而在当时中宫易位的情况下,太子已非嫡出,所以,在朝臣劝说之下,太子主动让贤,退出了太子之位。阴丽华的儿子顺理成章当上了太子。
04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
在这个故事里,阴丽华是一个大美人,但是能够让一代明主钟爱一生,难道仅仅是因为容颜的美丽?
要知道阴丽华是管仲的后代,真正的大家闺秀,除了琴棋书画之外,家风很好。
从她让后、善待前皇后及其子,以及她的兄弟一再辞让所受封赏可窥一斑。这些都让身为君主的刘秀对其无比敬重,眷恋一生。
也许有人说,这刘秀不是也另娶了他人嘛?但是,听过王宝钏苦守寒窑18载吧?听过张生崔莺莺吧?还有陈世美的故事吧?无一不是一朝飞黄腾达就把曾经不嫌自己贫寒的妻子抛至脑后,没有一位女主的结局是好的。
即便到了现在,也同样见过太多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例子。
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像阴丽华那样嫁给了爱情,且无论什么时候,那个自己托付终身的男人心里都会想着自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就是当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时,你还愿意牵我的手,一起去看夕阳西下。
更多内容,@丁小米Amy。我是丁小米,一个喜欢码字的佛系创作者。喜欢我,就我吧!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未当皇帝前,未曾有当皇帝的野心,当见到阴丽华时,被其美貌所迷,感叹:"娶妻当如阴丽华"
这是一个历史典故,原话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此典故出在东汉光武帝刘秀身上,而执金吾是汉朝时的一个官名,当刘秀还是一个南阳的豪强时一次进京看到执金吾出巡的场面十分威风,就对身边的人说了这句话。而阴丽华是刘秀所在南阳当地有名的美女,刘秀一直对其有好感。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它的出处在正史中有两个地方:一是《后汉书·卷一百一十七·百官之四》,另一个是《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之十》,你有兴趣可以查阅一下!
阴丽华是刘秀的乡里,少年怀春的布衣刘秀初次与她相会,即一见钟情。后来刘秀到京都长安,见到皇帝出行时,护卫皇帝的金执吾车骑甚盛,有感而发:“仕宦当做金执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在小有成就时就娶了阴丽华,登基称帝后,阴丽华被封皇后。5、《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刘秀为何封50岁的阴丽华为皇后?仅因为爱情吗?
是的,因为爱情,剧没有看过,但历史上的刘秀一直钟情于阴丽华的,前期是迫于郭家的势力不得已立郭通为后,其实他一直属意的人选都是阴丽华。从始至终都视之为妻的
6、为什么在古代妾不能变为正妻,妃却可以变成皇后?
古时候,将嫡庶分得格外清楚,贵族士大夫群体还有满足一定条件的读书人,可以在妻子之外纳妾,但是妻妾之间有着极其严格的区分。
在过去大多数的情况下,妻子绝对不能被贬为妾,而妾也不可以随便被扶正为妻,通常就算妻子被休弃或者是去世,那么主君也是续弦一房妻子,而不是将妾室扶正。
可能很多人觉得,古代的男子都可以三妻四妾,但这是不对的,因为除了贵族之外,寻常百姓是不可以轻易纳妾的,只能满足一定条件以后方才可以。
像是明代,男子除非是到了四十还没孩子,才能够纳妾,之前的朝代稍微宽松。
纳妾也是比较有钱的人家才可以做得起的,要是条件一般,想要纳妾也很困难。
因为古代对于纳妾的规矩非常多,所以许多显贵想出了别的法子,就是以歌姬之类的名义将大量的女眷蓄养家中,实际上就是妾室,只不过没有妾的名分。
妻妾之间的地位存在着极其巨大的差别,毕竟妻子乃是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回来的,是主,而妾进门用的是个“纳”,也就是花钱即可。
从南北朝时期就记载“妾乃贱流”、“妾通买卖”,妾室其实就是高等奴婢,就是件物品。
主人家可以随便处置妾室,甚至将其打杀变卖等等,在《知否》当中,大娘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将林小娘给卖掉,这在当时也是合乎规矩的。
因为妾的卑微,古时候妻子即便是被休弃、或者去世,主君也会重新迎娶个妻子,而不是将家里的妾室扶正,在明清以前,扶正妾室要被流放、罚款与杖责,还要坐牢。
民间绝对不允许将妾室扶正,即便是到了相对宽松的明清,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将妾室扶正的现象,但是也很少见,尤其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
毕竟扶正妾室,说出去也是很不好听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形象。
但是有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皇家,同样作为妾室的妃嫔,当中宫之位空缺,妃嫔是很有可能成为继后的,也就是妾室成为正妻。
民间妾不得为妻,但宫里妃嫔可以继后,这是为何:
第一,出身不同
在民间有句话叫做“宁做农人妻,不做富人妾”,古代的妾地位实在是太低了,所以稍微家境好点的人家,都不肯让女儿做妾。
那些做妾的,几乎都是家里贫苦,或者犯了什么事情的罪人。
而宫廷之中的妃嫔不同,她们经过千挑万选入宫,通常都是家境比较好的,甚至可能就是权臣之类的家里出来的女儿,完全有资格成为继后。
第二,皇帝说了算
古代的嫡庶尊卑的礼法,乃是周天子时代传下来的规矩,但规矩是规矩,天子毕竟还是天子,很多的礼法其实也就适用于寻常百姓,天子要怎么做,都是他的自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当然乾纲独断生杀予夺。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将自己的妃嫔扶正为皇后,那么就算是违背礼法,那也没谁能够说什么,毕竟所有的规矩都是皇帝定下来的,规矩只能百姓去遵守。
在过去数千年岁月之中,有很多的皇后都是妃嫔之身上来的,比如说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其原本是汉景帝的夫人,薄皇后被废之后,王夫人成为了继后。
也正因为王夫人成为了继后,其子刘彻拥有了嫡出的名分,被册封为了太子。
后来还有很多的皇后,像是明朝宣宗的继后孙氏,清朝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整体来说,不能将妾室扶正为妻子的规矩,反正也是天子定下来的,可天子也就是后来的皇帝们,他们自己却未必需要遵守这些,甚至于他们都能自己改掉这些规矩。
那是因为帝王的嫔妃都是有官阶品位的,既然有官品,自然可以晋升,在皇后去世或被废后,其他嫔妃可以进位封为皇后。
上古时帝王生活简朴,妻妾数量有限,帝尧、帝喾都是四妃,一个正妃,三位次妃,帝舜只有两位妃子。夏朝从禅让制改为家天下,帝王妻妾数量剧增。
周天子称王,正妻为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敬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可以说各司其职。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始称皇帝,正妻为后,妾为夫人,尊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为皇太后。汉随秦制,后宫增设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又增加婕妤,娙娥,容华、充依。汉元帝时增加昭仪,嫔妃等级扩充至十四等,且各有爵位。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娙娥比关内侯,余者类推,此处不一一赘述。
清朝后宫专设女官,女官是仆役,嫔御则是皇帝妾侍,属皇族,但有些女官兼作嫔御,当然女官本身也可以得到皇上宠幸而成为嫔御。比如《红楼梦.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元春就是被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所以后宫中的嫔妃是可以一级一级晋升的!
而王公贵族士大夫,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当然妾的数量也是有定数的。周朝时诸侯妻妾十人,大夫三人,卿士两人,即一妻一妾。汉朝时,对有特殊贡献的功臣妻妾是九人。唐朝时诸王妻妾十三人,郡王及一品官员妻妾十一人,逐级递减。明朝藩王妻妾十一人,郡王五人,将军四人。
从上古时期至元初,平民百姓一直一夫一妻制,庶民严禁纳妾。
元世祖忽必烈时,有官员上奏,四十岁无子时可以纳妾,以为宗祀计。忽必烈准奏,自此,男子四十无儿子时可以纳妾。
明清时,纳妾已成为士大夫,富人的家常便饭,只要有钱养得起,没有上线。
但是无论哪个朝代,妻妾待遇都是天差地别,而妾也不能成为妻。妻子去世后,男子可以另娶门当户对的女子,称为续弦,而就是不能扶正的。春秋时诸侯就有“勿以妾为妻”的盟约。清朝法律明文规定,以妾为妻者,丈夫处杖九十,并须改正。
妻者,齐也,与夫齐体之人也。妾者,接也,仅得与夫接见而已。贵贱有分,不可紊也。
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古代都不允许丈夫在妻子死后,将家里的小妾扶正。但是,皇帝的皇后死后,却可以从妃子中挑选一个册封为皇后,这是因为皇帝的身份和其他人不同。
中国最早的夫妻关系,有妻,有媵,有妾。
妻是男人明媒正娶的女人,通常来说要和男人门当户对的。“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这代表着一个明媒正娶进来的妻子,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很高,是家里的女主人,仅次于男主人而已。
媵是陪同妻子嫁到夫家的女子,一般是妻子的姐妹或堂姐妹,如果妻子不幸早逝,那么媵就顶上,成为名正言顺的妻子。既能维持两个家族的姻亲关系不断,也能善待正室留下的孩子。现在很多人总是拿姐夫和小姨子开玩笑,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妾一般是男人买来的,或者抢来的,也可能是别人送的,在家庭中地位很低,属于丈夫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所以妾就相当于奴婢而已。《红楼梦》里的赵姨娘给家政生了一儿一女,可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给王夫人打帘子侍候,就连亲生女儿探春也不太看得起她。
一代文豪苏轼,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他人换马骑,小妾不堪受辱,愤而自杀,此事虽然出自小说,真假莫辨,但是苏轼在被贬官时,把自己所有的小妾全部送人,其实有两个已经怀了身孕,却是史实。
秦汉之后,媵妾归一,只余妻妾,历朝历代的法律都不许以妾为妻,如果违反就会受到惩罚。虽然历史上也有人确实曾将妾扶正为妻,但颇受非议。
唐朝和宋朝的法律都规定,如果有人以妾为妻,必须马上改正,丈夫要徒一年半。明朝的皇帝喜欢打板子,所以明朝法律规定,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不过虽然法律是这么规定,但这种事民不告则官不究,然而丈夫就算逃得过法律的制裁,却逃不过道德上的谴责。
唐朝名臣杜佑,“始终言行,无所玷缺”,简直是个完人。但是他在妻梁氏死后,把自己的小妾李氏升为正室,不仅当时的人们议论纷纷,而且杜佑死后,在他的儿子们给他做的墓志铭上,提都没提这位小妾,可见当时的人们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皇帝也是一个男人,对比普通家庭,皇帝的妻就是皇后,妾就是后宫其他的女人,无论是明清的妃嫔也好,还是汉唐的昭仪、婕妤也好,都是小妾,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可是,皇后去世之后,皇帝却可以从妃子之中挑选一个册封为皇后,岂不是与礼法相违背吗?
皇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的身份决定了皇帝就是可以以妾为妻。
在普通家庭中,妾是相当于奴婢的存在,妻则相当于女主人,差不多可以和丈夫平起平坐。但是在皇帝这里不行,对皇帝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才,皇后是皇帝的奴才,国舅也是皇帝的奴才,甚至连皇后的父母也是奴才。
既然都是奴才,那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普通家庭中,妾之所以不能扶正为妻,是因为尊卑有别,一个奴才突然变成了主子,是不符合礼法的。但妃嫔升级为皇后,还是奴才,只不过变成稍微高级一点的奴才而已,并不乱尊卑上下之别。
而且,妻子和皇后并不是完全等同的,皇后更像是一个职位,职责是帮助皇帝管理后宫。历史上很多皇帝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娶妻了,但是在当了皇帝之后,还要履行一道册封程序,妻子才能变成皇后。历史上也有很多原配妻子没当上皇帝的例子。
汉光武帝刘秀在年轻时娶了阴丽华为妻子,但当他当了皇帝之后,却册封豪门大族之女郭圣通为皇后,阴丽华只被封了个贵人。唐宪宗李纯在做广陵王时,娶了郭子仪的孙女,这可是门当户对的正妃。但是唐宪宗登基之后,只封郭氏为贵人,一辈子都没立为皇后。等到宪宗死后,郭贵人直接升级为了皇太后。
除去以上原因之外,皇帝将妃子立为皇后,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比如说,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也不完全是贪恋她的美色,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要对抗朝中的功臣集团。汉文帝立窦氏为皇后,是因为窦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刘启被立为了太子,窦氏成了皇后,那么刘启就是嫡子了,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不过,皇帝虽然可以将妃子册封为皇后,但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这样做,因为册立新的皇后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皇后的家族会受到重用,影响朝堂势力的平衡,唐中宗李显第一次登基时,就是因为重用皇后的家人被武则天给废掉了。再比如皇帝已经立了太子,如果新封的皇后有儿子,那么就会多出一个或几个嫡子来,无形之中会给储君之位增添不安定因素。
所以,宋朝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的流行,皇帝册封妃子为皇后的事就相对少见了。乾隆皇帝那么爱令妃,最终也没将她立为皇后,慈禧给咸丰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也没有被立为皇后。
7、请问:历史上有三位叫丽华的皇后,你知道她们的故事吗?
东汉第二任皇后——阴丽华
这第一位“丽华”是光武帝刘秀原配——阴丽华。她祖上是管仲后人,后被封在阴地担任大夫一职,于是改姓阴。阴丽华温柔貌美,家族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刘秀还是一个尚未发迹的没落皇族时,就已十分仰慕阴丽华,曾感叹道:“娶妻当娶阴丽华”。
但刘秀称帝后立的第一位皇后却并不是阴丽华,而是与其政治联姻的郭圣通,阴丽华也自知立郭圣通为后对刘秀稳固帝位非常有利,于是明事理的她力荐郭圣通为后。
后郭圣通皇后被废,阴丽华成为东汉第二任皇后。她崩逝后,谥号“光烈”,与刘秀合葬与原陵。阴丽华是中国历史上皇后谥号制度之第一人,自此以后皇后谥号为帝谥加上本谥成为历代定制,由此可见在中国历代皇后中,阴丽华地位还是很高的。
隋文帝之女——杨丽华
这第二位“丽华”就不如阴丽华幸福了。隋文帝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一生跌宕起伏,早年嫁给宇文赟为皇太子妃,宇文赟即帝位后册封杨丽华为皇后。后来她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而杨丽华又被隋文帝封为乐平公主。
杨丽华这一生,从太子妃到皇后,从皇后到皇太后,最后又轮为乐平公主,她坎坷求生,不曾二嫁。
陈叔宝宠妃——张丽华
下面说到的第三位“丽华”,与前两位相比寂寂无名,而且还算不上皇后,但在容貌上毫不逊色,据说她是以绝世美貌闻名。这位“丽华”是陈国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陈叔宝本要立她为后,谁知转眼间陈国亡了,便不了了之。后来还有传闻隋炀帝为了和她游行玩乐才修建的大运河。
同叫“丽华”,三位皇后的命运千差万别,相较之下,阴丽华的出身和爱情当属最圆满、幸福的了。
“名垂青史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第二任皇后,南阳新野人(今河南省新野县),父亲是宣恩哀侯阴陆,母亲邓氏。阴丽华出身名门世家,祖上是管仲的后代,阴丽华和刘秀因为有共同的亲戚,所以得以相识。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曾经是刘秀倾慕的对象。在刘秀学成后,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要做执金吾一样的官,另一个梦想就是取像阴丽华那样貌美的女人(娶妻当得阴丽华)。29岁的刘秀昆阳之战后,与19岁的阴丽华喜结连理,新婚不过3月,刘秀受更始帝所遣去了洛阳,阴丽华则只能暂送回娘家,2年后,刘秀在河北鄗地称帝,建年号为建武,同年阳安思侯郭昌的女儿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皇子,被封为皇后,并且同年十月,刘秀抵达洛阳,又接回了阴丽华。不过阴丽华也很快生下了长子刘阳,此后阴丽华还为刘秀生下了四个儿子,不过阴丽华虽复得刘秀的宠爱,还是一直保持自己的谦让,不与其他女子争宠,让刘秀感动不已,建武十七年,刘秀决定废皇后郭圣通,立阴丽华为后。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她崩逝后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阴丽华是中国历史上皇后谥号制度之第一人,自此以后皇后谥号为帝谥加上本谥成为历代定制,沿用至唐初,长达六百年,可见阴丽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祸国殃民张丽华”——南朝皇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龚贵妃)的侍女,后为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这个女人的出身也不简单,这女子不但貌美,还懂得排兵布阵,她的聪慧和美貌比起阴丽华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生不逢时,生存在一个即将灭亡的南北朝。她出身在一个兵家,只是家境不好,所以很小就入宫,光大二年(568年),十岁的张丽华被选入宫,成了陈叔宝的妾室龚氏的侍女,但因长相貌美很快被陈叔宝宠幸。太建十四年,陈叔宝登基为帝,封张丽华为贵妃,张丽华从此宠冠六宫,更何况张丽华还为陈叔宝生了好几个儿子,子凭母贵,张丽华的儿子们也得到了陈叔宝很大的与宠爱。并且因为张丽华受宠的缘故,朝廷中的奸臣多附和张丽华,只要张丽华一言,有罪的人能够得到赦免,无罪之人却被处死,朝廷法纪全被搞乱,祯明二年(588年),陈叔宝废掉皇太子陈胤,改立张丽华的儿子陈深为皇太子。次年,隋朝攻打陈朝,陈朝毫无招架之力,很快就被灭亡了,张丽华因“祸国殃民”被处死。
“皇后变公主杨丽华”——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嫡长女,杨丽华出生时,杨坚还未即帝,当时还是北周的天下,杨丽华12岁嫁给北周太子宇文赟,17岁时宇文赟登基,为北周宣帝,杨丽华成为皇后,接着又册封为天元皇后、天元帝后。然而宇文赟荒淫无道,竟然先后又立四个皇后,出现五后并立的荒唐局面。虽然如此,杨丽华依然个性柔和,对其他女子都不抱妒忌之心。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了隋朝,杨丽华这个前朝太后的身份很是尴尬,也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一直到六年后,隋文帝才将杨丽华封为乐平公主,并且希望给她再找一位夫君,但是杨丽华拒绝了。不过杨丽华虽然拒绝了给自己再找夫婿,但她还是希望能为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位乘龙快婿。大业五年(609年),杨丽华跟随弟弟隋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时,在河西去世,时年四十九。临终前向隋炀帝嘱托说:“我没儿子,惟有一女。我不怕死,只是深深怜爱女儿和女婿。我现有的食邑,乞求转赐给李敏。”隋炀帝答应了她。隋炀帝回到长安后,下令有关官员置办礼仪,将杨丽华与宇文赟合葬在定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