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为什么不拒绝唐玄宗?唐玄宗为什么娶杨玉环

2023-01-04 23:52:12 687 0
奇闻观察室

杨玉环为什么不拒绝唐玄宗的追求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杨玉环的家世背景很好,父亲是当朝宰相,哥哥是太子李亨的侍卫,所以杨玉环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还有一手好厨艺,这样的女子怎么能不受唐玄宗的喜爱呢?再加上杨玉环长得非常漂亮,所以唐玄宗对她的宠爱是无以复加的。但是杨玉环的命运却不是那么好,因为她是寿王李瑁的王妃,所以她一出生就注定了她的悲剧。

一、杨玉环真的爱李隆基吗?

优质答案1:

杨玉环为什么不拒绝唐玄宗?唐玄宗为什么娶杨玉环

我觉得一开始肯定没有,毕竟两人年龄差了那么多,而且还差着辈分,哪怕再有恋父情节的女人也不会真想找一个爹吧。

不过感情都是可以培养,日久生情嘛。

首先,李隆基是一代明君,不仅治国有成,而且文韬武略。女人都是有英雄情结的,谁不喜欢自己的丈夫是个盖世英雄呢?

其次,李隆基有文采,擅音律,有艺术气质。两人在艺术上有共同的追求和爱好,谁不喜欢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呢?

最后,李隆基十分爱杨玉环,为她付出了很多。这一点已经无需太多说明了,荔枝,杨家,李隆基甚至把江山都丢了,就是为了她。

而且我觉得李隆基是真的爱杨玉环,也许在杨玉环年轻的时候李隆基对她还有很多欲望的成分,但是到马嵬坡的时候杨玉环已经38岁了,她就是再美丽毕竟也不再年轻了,可是李隆基对她始终如一。

所以我觉得,杨玉环应该是爱李隆基的。不过,“爱情”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谁都不好轻易下结论,到底爱不爱,只有杨玉环自己知道。

优质答案2:

其实杨玉环并不是真正爱李隆基。

当李瑁得知抢走自己爱妃的是自己的父亲时,李瑁冒险刺杀李隆基,当时,杨玉环毫不犹豫地去挡了那刀。如果是平民,我们可以确定那是出于爱,为了爱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李隆基是皇上,如果李瑁把李隆基刺出个好歹来,李瑁是必死无疑。所以杨玉环是出于救李瑁,但更多的是为了大唐的百姓,为了大唐,她愿意舍弃李瑁留在李隆基身边,目的就是给李隆基当“参谋”。这是一种大爱。

《长恨歌》这首诗的本意就是告诉世人,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爱情是一个悲剧。所以,杨玉环未必真爱李隆基。不管是否爱过李瑁,但杨玉环进宫陪李隆基,是出于大唐百姓的可能性极大。

优质答案3:

爱的,杨玉环是真的爱李隆基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后还俗),唐玄宗之宠妃[1],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身材丰满,肤如凝脂,白居易形容她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2]

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二、有着34岁年龄差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在现在会被世人认可吗?

优质答案1:

习惯了,见惯不惯了,现在这样的婚姻不有的是吗?

优质答案2:

年龄不是问题,但他们不是爱情,杨玉环也没有选择的权利,李隆基通过拼命的封赏她的家人来讨她欢心,结果正因为如此,杨国忠上位,招致了安史之乱。

优质答案3:

我认为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在现在社会不会被世人认可。

杨玉环的出生地是蜀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都江堰市,是隋朝皇室后裔,身材丰满,肤如凝脂。在杨玉环16岁时,被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看中留在宫中,纳为妃子,夫妻恩爱。

有一次宦官高力士为了讨好唐玄宗,故意把杨玉环带入宫中,唐玄宗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当唐玄宗得知杨玉环是寿王的妃子,也就是自己的儿媳时,为了怕别人说闲话,掩人耳目,唐玄宗就先安排杨玉环出家修行五年,再让她还俗,并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当时杨玉环27岁,而唐玄宗已经61岁了,两人年龄相差34岁。一天她醉酒后到花园赏花散心,她刚一摸鲜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因此杨玉环也就被宫女们称为羞花了。

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更加喜出望外。由于杨玉环善于献媚取宠,备受宠幸,深得唐玄宗的欢心。唐玄宗从此以后更加沉溺于酒色,政治上也更加腐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玉环得势后,与其兄杨国忠串通一气,玩弄权术飞扬跋扈、把持朝政、胡作非为、陷害忠良,使满朝文武充满了怨恨终于暴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和文武大臣逃往蜀中。安禄山率大兵猛追,放言不仅要大唐江山,还要美女杨玉环。途经马嵬驿时,西逃路上大臣们质问唐玄宗,国破家亡社稷难存,你要江山还是要祸国红颜杨玉环。因为杨玉环发生了安史之乱,杨玉环不死难慰军心,我们各奔西东。万般无奈唐玄宗为求自保,赐杨玉环一死,自缢于佛堂的梨花树下。

安史之乱使大唐盛世元气大伤,从强盛走向衰落。安史之乱是华夏大地的一次巨大浩劫,造成社会更加混乱,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土地大量荒芜剥削加重,边疆不稳西域得失,最终使大唐盛世走向灭亡。

三、唐玄宗那么宠杨玉环,为什么不封为皇后?

优质答案1:

都知道李隆基有多宠爱杨太真。《旧唐书》有云:“开元已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贵妃无不随侍。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镕造,又数百人。”

别的不说,杨太真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专门动用国家驿站,专门为她送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比她更得宠的女人吗?

从开元二十四年进宫,到天宝初年被立为贵妃。她在贵妃的位置上呆了十几年。自王皇后被废之后,皇后一直空缺。前期玄宗宠爱的武慧妃也没有被立为皇后。是玄宗不需要皇后吗?为什么不册立杨玉环为后呢?

我们知道,她曾经是玄宗的儿媳妇。不管怎么抹白,这一点抹不掉。从某种意义上说,玄宗和她是可以被称为“乱伦”的。李隆基宠爱她,别人没话说,要是让她“母仪天下”,明显杨玉环不够格,反对的人也会很多。

别看杨玉环有多得宠,在玄宗心底,她也只是个玩物,或者叫尤物。他们可以是知音,是恋人,但玄宗还会考虑到政权的稳定,李唐的江山。与其勉强立杨玉环遭受诟病,不如就这样保持现状。

杨贵妃和李隆基并非大家想像的那样恩恩爱爱。他们毕竟代沟太大,也有过很多次争执。有两次玄宗甚至让杨贵妃滚蛋的,虽然事后不久又和好如初。杨贵妃对自己的身份也不是特别追求。她并不成熟,乐忱于和玄宗的日日欢好,每天有歌舞陪伴就满足了。

她不大干涉政治,也不追求权力,不会在玄宗面前邀官请赏。虽然杨贵妃本人不热衷权势,但她的兄弟姐妹依靠她鸡犬升天,杨国忠官至丞相,她们已经已经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如果封她为皇后,玄宗担心会打破权力的平衡,出现擅权的外戚,对他的统治不利。

我们知道,一件事情的发生,也许不只是一两个原因造成的。杨贵妃没有被册立为后,应该不是一两个理由可以解释的,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我们无从得知唐玄宗的心里想法,但以上的分析应该是有点道理的。

优质答案2:

作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为什么没有成为皇后?这不仅与唐玄宗和杨贵妃个人有关,也与唐朝的时代背景有关。

首先,唐玄宗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宠爱杨玉环。所谓倾国倾城佳人,在马嵬坡兵变前,不过御赐一条白绫。在大唐江山权势面前,他选择了抛弃美人。她是得宠的,但是并没有到可以让唐玄宗为她抛弃一切。

唐玄宗是多情的又是薄情的。他赐死过他喜欢过的王皇后,他也宠幸过武惠妃,武惠妃去世后,遇到貌美的杨贵妃,又将心思放在了她身上。唐玄宗对她或许并不是真心,而皇后这样真正意义上与皇帝平起平坐的正妻地位,是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得到丈夫尊重的。在他面前,她不过是舞音动韵尽看不足的美人而已。

另一方面,杨贵妃是一个美丽浪漫,享受逍遥的女人。她性格婉顺,精通音律,善歌舞。她享受唐玄宗给她的爱情,对于权力权势是没有太大欲望的。对于她背后的杨家,她自己是不希望出动乱祸灾的,她更想要平静的生活。对于皇后之位,六宫之主的繁缛,料理处理起来,她是没有那么多心思的。

除了两人的个人原因,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让她也不能顺利正当地成为皇后。从杨贵妃的得宠经历上看,她原先是寿王妃,之后是太真道士,再成为贵妃,而之后的进阶是成为了一名宫廷舞蹈家。

杨玉环之前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寿王妃,是唐玄宗看上她后便要纳入后宫的儿媳。横刀夺爱,纲常伦理上让杨贵妃成为皇后是不合适的。皇后母仪天下,品格和出身都是高贵的,若封位,大臣和百姓会有非议,势必动摇统治。

后宫封位与子嗣也有重大关系,当初武则天为李治生育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母凭子贵,是当时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重要原因。而相比较之下,唐玄宗跟杨贵妃同期生活了十五年,却未生下子嗣,就少了提拔封后的理由。

再一方面看,唐朝是一个开放昌盛的朝代,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唐朝的顶级人物对文人格外宽容。白居易写《长恨歌》涉及了很多敏感话题,讽刺皇帝不顾国家大事。当时官员没有阻止这首文篇的发表,开放的环境使得此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中手法也未免不会夸大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杨贵妃一人对国家的影响。而且民间口口相传,并未亲眼所见所经历,其中的谬误传诵,也与事实有一定差距。

从恩爱的角度看,唐玄宗与杨贵妃虽不是皇帝与皇后的关系,但却似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宫中未立皇后,宫中皆呼杨贵妃为“娘子”,除了贵妃唐玄宗也未再封更高位的妃子,杨贵妃之位实则与后位无异。

总言之,历史上皇后的册封大多是政治的结果,王侯出身的亲族关系,礼节品格多方面综合。唐玄宗虽宠爱杨贵妃,但立为皇后是有很多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而现实条件往往是不允许的。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87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