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高考成绩。因为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就意味着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成绩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了。不过,有些考生和家长可能会觉得,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那么就没有办法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其实,只要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未来就业还是很有保障的。
方法
1、计算报考分差。

所谓报考分差就是用考生的高考分数减去对应录取批次的省控线。
2、根据报考分差,初选院校。
一般在10分到30分之间,考生可将安全分数空间低于自己报考分差的院校作为自己的初步报考目标院校。大家一定注意,你选的高校安全分数空间越大,那么你被录取的概率就越大。
3、看准大小年走势,用好线差数据。
一定要从历年高校的录取线差(高校在不同录取批次、不同志愿批次录取分数线的差值)找到规律,逐一进行分析、调整、研判与对比后,就比较容易鉴别出哪些院校“门槛”太高不适合你报考,哪些院校与你“门当户对”适合你报考。
4、综合往年院校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录取分数选,选定专业。
在选定了院校以后,那就要看专业了,选择专业除了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以外,从技术层面看,最主要的就是要综合看院校的录取分线和专业分数线了。
5、看个人全省排名精确定位院校。
现在大家在高考志愿填报前都能查到自己的省排名,这个最能反映自己的高考分数价值。对应自己的全省排名,考生就能排除自己初选院校中一大批低质院校,提高自己的分数有效利用率。
6、合理填报平行保底或二志愿。
平行志愿的保底院校一般选择哪些往年在首轮投档中完不成招生计划以及最近几年都完不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或地域相对偏远的院校,保底院校是为防止意外来垫底的,因为在填报信息极不对称的情况下,你毕竟不了解全省同水平的其它考生如何填报,一旦你所选的院校报考的人数与其它考生“撞车”或“扎堆”了,本来安全的分数也就不安全了。所以一定要选好保底院校。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