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学良一直没有回到大陆?张学良为什么一直被软禁

2023-01-08 21:38:23 645 0
奇闻观察室

一、张学良为什么不回大陆不回家乡,而去美国?

并非张学良不想回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人身自由被限制,身边常有特务和密探的监视。

一直到蒋经国去世后,经过他的学生的多方呼吁,再加上中共的努力,张学良才重获人身自由。然而此时的张学良已年近90,无法承受舟车劳顿,因此回归祖国成为他毕生的遗憾。

为什么张学良一直没有回到大陆?张学良为什么一直被软禁

二、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前,日军为何就已经常驻中国?

优质答案1: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而在1931年之前,日本就在中国的土地上驻有大量的军队,台湾自不必说了,“甲午战争”失败,台湾割让给了日本,除台湾之外,日本还在中国的东北、京津地区、和上海三个地方驻有军队。

一、东北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战败,日本取得了沙俄在东北的权益,当时沙俄修建了一条贯穿东北全境的中东铁路,日本接受后,以保护铁路沿线安全为名,成立了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就是这支军队。

二,京津地区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与中国签了个《辛丑条约》,条约允许各国在京津地区驻军保护自己的领事馆和侨民,日本也是“八国联军”之一,所以日本在京津地区早有驻军。

三,上海

日本在上海有租界,在清末日本以保护租界为名,成立了一支特遣舰队,“北伐战争”时期,日本有三支舰队出使保护租界的任务,在这基础上,于1928年6月组建了“上海陆战队”常驻上海。

谢谢阅读

优质答案2:

对中国现代史缺乏了解的人,觉得918事变的发生非常突然,日本军队就像冒出来一样。

其实在日俄战争后,日军已经就出现在中国,他们在中国当然是不是为了做善事,而是为了灭亡中国做准备。

说到日本灭亡中国的图谋,很多人都会想到1927年出台的《田中奏折》,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奏折里,田中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不过日本对中国的领土野心并非从1927年开始,而是从日俄战争就萌发了。

谁都知道沙俄有个罪恶的黄俄计划,其主题就是一步步吞并东北,把那里变成俄罗斯版图。

无独有偶,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也有这样的野心,日本的国家战略跟沙俄不谋而合,但日俄是两头恶狼,对中国这块肥肉,当然不能和和气气去瓜分,只能通过一场恶斗,分出输赢,决定谁有吞并中国的资格。

在这种情形下,日俄战争爆发了。

战争的结果,沙俄惨败,暂时失去了吞并中国的资格,不得不跟日本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将中国辽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

作为赢家,日本磨刀霍霍,为侵占东北、进而吞并中国做谋划。

日军将俄熊赶走,如愿以偿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

不久,日本就迫不及待将辽东半岛改名为关东州,并且在旅顺设立了所谓的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

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日本派遣2个师4万人的兵团进驻关东州及南满铁路附属地,并设立了关东总督府。

第二年,日本将总督府改为都督府,下设陆军部,辖1个陆军师、6个独立守备营、旅顺重炮营和宪兵队等。

从此之后,日本开始对这里进行苦心经营,伺机进一步向东北其它地区扩张。

为了实现侵略野心,日本还对中国东北开始了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式移民活动;而这种殖民活动,是以开拓团的名义进行的。

日本在东北开拓团的成员,主要是以军人为主,其次是在满洲铁路工作的日本人,还有教师、中小工商业者和少量的日本农民。

确切地说,日本向中国的移民,早在日俄战争之前就开始了。

1913年,日本将18户43人移入金县耕种。

从1914到1917年,又有退役兵若干在东北定居。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移民活动不是自发的,都是在拓务省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

为了取得更大的成效,在日本农林省官员石黑忠笃、小平权一,大学教授那须皓、桥本传左卫门等人的建议下,拓务省后来还制定了《满蒙移殖民事业计划书》。

计划书中特别指出,为了让日本人在东北快速繁衍,女人要在开拓团成员中,占有一定比例。

总之,日本早期在东北的政策,就是一手抓军事,一手抓移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很硬。

十五年之后,日本加快了吞并东北的步伐;在1919年,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升格为关东军,司令部设在旅顺口。

根据规定,关东军直接向天皇负责,由此可见日本对这支军队多么重视,足见包藏了多么大的祸心。

1927年,日本终于侵略中国提上了议事日程,《田中奏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根据《田中奏折》,日本侵华有条不紊,分步进行:

第一步:利用“满蒙政策”,扶植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傀儡政权。

第二步:张作霖配合下,占领东北。

第三步:以东北为跳板,占领中国西北、华北、华南。

然后再从缅北武力征服中国西南,然后一举占领中国,接着以中国为基础,控制整个亚洲。

可是后来,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日军的计划受到影响。

张作霖死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没有跟日本人开撕,反而把俄国人当成防范对象,组成了“防俄军”。

1929年,东北军终于跟苏军爆发冲突,但遭到惨败。

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关东军司令畑英太郎大将看到了东北军的糟糕表现喜出望外,他随即命令石原莞尔起草了《关东军关于全力经营满蒙的计划书》。

计划书中日军不可一世宣称:“对付张学良,都用不到真剑!只要用竹刀挥舞一下,就能把他击退!”

1931年 9月1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是中国的国耻日,也是东北军的耻辱日。日军终于凶相毕露,向几十万东北军挥舞起屠刀,东北人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45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