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怎么看真振荡波形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振荡波形,振荡波形是指一个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通常情况下,振荡波形可以分为三种:正弦波、余弦波和和正弦余弦波。其中正弦波又可以分为正弦波、余弦波和正弦余弦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种振荡波形的特点。正弦波的振幅较大,频率率较低,波形较复杂,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产生杂散分量。
一、mos管示波器的检测方法?
电池或直流电压测量

测量直流电压要先保证通道的耦合方式处于直流状态,像电池电压的话因为比较低,探头衰减比一般1X即可,垂直档位设置1V或者500mv。然后确保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处于自动状态。
确保电池有电或者直流电压有电压输出,将探针接到电池或者直流电正极,探头的夹子(也就是接地端)接到电池或者直流负极。
当然接反也没有影响,就是波形显示的时候,会在示波器零电平的下方。打开示波器测量项的平均值,就可以看到直流电压值。
晶振测量
晶振对电容负载较敏感,当使用×1挡时,探头电容相对较大,相当于一个很重的负载并联在晶振电路中,很容易使其停止振荡,因此我们使用10X档的探头更佳。
我们将示波器通道设置为交流耦合,10X档位。确保晶振主板上电运行后,拔掉探头的套子,露出探针。将探头夹子接到主板地线即供电负极端,探针针尖接触到晶振的其中一个引脚。
调节示波器的垂直档位和时基,使波形至少一个周期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另外,晶振的输出边沿一般比较陡,上升时间较短,因为晶振的输出中包含了较多的高频分量,因此应该将其当作高频信号来看待。
探头×1挡的带宽有限制,而探头×10挡是全带宽开启的,因此必须选用×10挡进行测量。
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示波器分为输入电路、信号放大电路、锯齿波振荡电路、同步电路、电源电路、示波管偏转电路。
简单原理:
示波器比起电视的原理要简单。开机后,示波管只是显示一条直线,它的x轴(水平偏转板)上加的是锯齿波电压,使电子束自左到右均匀移动,扫描出一条直线;再快速返回到左侧……如此不断重复扫描。这就如我们画正弦曲线时,给出一个角度x坐标;对波形显示来说,给出一个时间x坐标。
在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上,加是是输入波形(经放大后)的电压,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的偏转完全按输入波形而移动。这样就显示出输入信号的波形。
为了显示波形的稳定,x轴上锯齿波的频率,必须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整数倍(或整数分之一),也即锯齿波的振荡频率一定要由输入信号来“同步”。
三、如何使用示波器测试晶振?
优质答案1:
晶振包括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通过示波器可以测量出晶振的起振波形,下面介绍测量晶振波形的方法。
1、无源晶振用示波器测量波形无源晶振在起振时两个引脚都会有震荡波形产生,用示波器探头的负极接GND,正极接任何一个晶振引脚即可看到晶振的波形。
一般情况下,无源晶振起振的波形为正弦波,通过示波器可以看到正弦波形,测量其频率应和晶振的起振频率一致。
有源晶振用示波器测量波形一般情况下,有源晶振有四个引脚,两个供电引脚,一个输出引脚,另一个引脚悬空或者接GND。在测量时需要将示波器探头的正极接输出引脚,负极接GND。有源晶振输出的波形有两种:正弦波和方波。这个主要看晶振是否集成了整形电路,如果内部有整形电路则输出方波,否则输出正弦波。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在测量晶振波形时,一定要注意两个事情:1)示波器的带宽;2)负载电容。示波器的带宽一定要高于晶振的起振频率,至少5倍,否则所测量的波形存在失真。晶振对负载电容比较敏感,所以测量时要尽量减少输入电容对测量的影响。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优质答案2:
为什么头条老是有说不清的问题。测试晶振的什么?也不说。如果要测试晶振的频率,搭好测试电路,示波器一脚接地一脚接晶振的一端即可。如果要测试稳定性,则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来进行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