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脸为什么很红?关羽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2023-01-31 15:25:33 542 0
奇闻观察室

关羽的脸为什么很红呢?难道是喝酒喝多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关羽的脸红是因为他的身体发热,这是因为他的身体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他散热,所以他才会脸红。不过这种情况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毕竟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很多人都不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脸红。其实这是因为人们的血液循环比较快,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关羽为什么红脸?

怎么解释,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

关羽的脸为什么很红?关羽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不管熟悉不熟悉三国,一提起关羽,大家就都会想起那张大红脸,红脸已经成为关羽特征,仿佛不红就不是关羽似的。

但事实上,正常人的脸哪会红得那么离谱,况且正史上也没说关羽脸红,只说他胡子漂亮,也就因为胡子漂亮,所以被诸葛亮亲昵的起了个外号,叫“髯”。

而且在三国演义成书以前的元朝,三国的戏剧就非常流行,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高文秀等等有名的剧作家都写过三国戏,而那时候,关羽的脸色还是正常的。

而后来关羽之所以脸红,其中还是有原因的,最为广泛的说法,则来源于一个跟罗贯中有关的民间传说。

当然,我说的仅仅是传说,如果有人拿正史、山西方面的风土人情反驳,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服软的。

众所周知,关羽一生的最大的污点就是曾经投降过曹操,这一点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他不忠。

罗贯中当年创作三国,写到这一部分时,也是气的拍案大呼,甚至放下笔来痛斥关羽的人品,认为他非常不忠,大概声音特别大的缘故,就让已经成仙的关羽听到,于是下来跟罗贯中辩驳了,他都说什么了?

关羽说什么当初投降是因为情势紧急,为了三军将士不再无辜送命才选择的下下策,过去之后也曾跟曹操明言,一旦知道刘备的消息,就马上离开,事情已经做到这份儿上,怎么能算不忠呢。

但罗贯中却固执的认为:忠就应该从一而终,中途变节不管什么原因都是不能原谅的,就是当时打不过,你也不能归降曹操,而是应该拔剑自刎才算对得起刘备。

罗贯中是个学者,知道很多知识,他拿社会上普遍对忠的理解来责备关羽,羞得关羽无话可说,慢慢的脸就变红了,然后也不再争辩,临走之时还对罗贯中作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希望先生笔下留情吧。”

说完这句话,人就没影了。

罗贯中马上清醒过来,才感觉好像做了场梦,可要说做梦吧,刚才同关羽辩驳的话还清清楚楚的记在脑子里,这时候就想:看来刚才的事的确是真的了,关羽真为了名声的事儿下来找我,虽然我应该秉笔直书,但人家刚才脸红,表明已经知错,还有些廉耻之心,更何况,关二爷已成民间道德模范,这时候给他泼一碰凉水,虽然能增加度,但恐怕会让老百姓觉得生无可恋,因为一向尊重的人都有缺点,那世上还能相信谁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就把关羽写成红脸,意思是关羽已经知错,而且还为了挽回关羽的影响,硬生生加了保护皇嫂的事情,让关羽的投降看起来合情合理。

这样一来,关羽以后就变了脸色,而他人生当中的唯一缺点也变成一种美德了

二、历史上关羽的红脸,是怎么回事?

优质答案1:

《说唱脸谱》中有著名的一句:“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关羽一直是“面如重枣”的红脸形象。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就着重描写了关羽的外貌: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然而陈寿写的《三国志》等史书中。除了美髯确有实记载之外,并没有关羽的其他外貌描写。那么在《三国演义》,罗贯中为什么要给关羽塑造出红脸形象呢?其实早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在民间故事中,关羽已经是红脸形象了。红脸,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

民间故事对关羽的美化

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五种元素相生相克。木干暖生火(燃烧木材产生火焰),火焚木生土(火焰把木材燃烧殆尽产生泥土),土藏矿生金(土地里藏着矿石),金销熔生水(金融化成液态),水润泽生木(水滋润树木使其生长)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以解释王朝的更替。后来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将五行与各王朝相匹配。古人认为,汉王朝对应火德。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自称继承汉统,自然也是火德了。而火,自然是红色了。正因为红色是汉室正统的标志颜色,当时人民把“赤心”,称作对汉王朝的忠诚之心,民间才把忠义的关公塑造出了红脸形象。罗贯中在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推崇关羽的机会。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不仅仅是“面如重枣”,就连吕布的坐骑赤兔马,后来也成为了关羽的坐骑。这和关公的红脸形象,是一样的道理。代表汉室正统的赤兔之马。自然要属于代表汉室正统的关羽咯,当然这只是罗贯中为了尊刘贬曹而虚构的情形。实际上陈寿的《三国志》只是记载了吕布坐骑是赤兔马,而没有记载曹操有赠送关羽赤兔马,而且马的寿命也没那么长能够活到关羽败走麦城时期。

统治阶层对关羽的美化

关羽生前的爵位只不过是前将军,汉寿亭侯。而前将军之前,还有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亭侯只是侯爵中的最低等,之上还有乡侯、县侯。但是八百多年后,为了塑造关公这个忠义的典型,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对关公进行了追封。北宋微宗封关羽为“忠惠公”直至”义勇武安王”,南宋高宗又追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南宋孝宗又继续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到了明朝,关羽直接当上了帝王了,明神宗追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最后经过一步一步加封,关羽的封号变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为了配合统治者对关羽的帝王化,民间自然塑造出了关公的红脸形象。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越是在王朝末期,统治者内忧外患越严重时期,对于关羽的推崇越严重,因为这个时候急需出现一个忠臣良将来挽救江山,又必须给民众洗脑让他们不去造反。红脸关公作为忠义的化身,统治者当然要塑造一个忠义的楷模。使得文臣武将都能够保持对皇帝的绝对忠心。统治阶级也就默认了关公红脸的形象了,直至今日,我们依然称呼忠心爱国之人为“一片赤心”。这也就是关公红脸形象的由来。参考文献:陈寿著《三国志》班固著《汉书》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优质答案2:

我们平时看电影,看电视剧,上面的关羽的形象都是,红脸长须,那么历史上他是否真的是红脸呢?如果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脸那么红,很可能会被别人认为是有高血压或者是什么奇怪的病,但是关羽,大家普遍认为他是一个红脸,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那个那个时代没有照片但是肯定没有那么红啦。从关羽熟读春秋这种方面来说,它他肯定不是那种大老粗,姑且应该是一个白净的人吧,陈寿在三国志中特别指出,特别指出他是解人,大概在山西运城一带,亡命奔涿郡,没有说他长什么样,至于他的形象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不得不说,演关羽的陆树铭真是把二爷演活了。

关羽年轻时见义勇为犯事,被官兵通缉,到处躲藏时,来到了一座山里,在一个草屋前看见一个姑娘正在纺纱,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让关羽跑到床上躺着,那个姑娘就宰了一只公鸡,把他的鸡血涂在关羽的脸上,同时又把她的长发剪断,贴在关羽嘴上,然后,用被子把它头盖起来,官兵追来后,四处搜索,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把被子打开一看,发现这个人,满脸通红,胡子长到胸前,而且好像在发着高烧,他们要抓的只是一个面皮白净的人,而这个人,好像是一个快死的有病的人,他们立刻吓得跑掉了。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一个传说。那么后人为什么要给关羽加上一个红脸的形象呢?为什么是红色呢?我们看京剧里面,红色代表的是,忠勇正义。关羽的事迹非常符合这一定位。而且红色代表着抗争,和关于他年轻时就打抱不平,见义勇为,以至于杀了人,所以才跑路。红色还代表着正义和耿直,是英雄的颜色,看看我们这个朝代,现在这个颜色就是红色,那么关羽也是很符合这个颜色的背景,值得一提的事儿了,红色还有辟邪的作用。至于关羽的脸是什么时候红的?历史上有很多人研究过这个问题,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答案是,关羽的红脸是在宋朝形成的,

嗯,当然了,这些都是猜测,关羽本人究竟是不是红脸,没有人会知道,但是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他就是个红脸,因为红脸蛋的刚正与忠义,关羽本身的形象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死后千年的时间里,关羽不断被历代皇帝所追捧,不断加封,最后以至于上升到神的地位,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和人们崇拜的一种精神,他的威武勇猛,仁义而忠诚,才是后人应该学习的对象。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4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