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公务员,每个岗位都只要一两个人?(面试问你为什么考公务员)

2022-11-19 16:50:33 969 0
三知公考
这个话说的非常不严谨。不是每个岗位都只要1-2个人。

选调生就不说了,那一开始不定岗,一口气招200-500人的都有。

就说普通国考省考。

为什么考公务员,每个岗位都只要一两个人?(面试问你为什么考公务员)

国考的税务局,也就是铁军们,很多岗位一次性招3-8个也正常。

你重点看一看省考的监狱系统和街道乡镇公务员。

在很多地方都写着,乡镇公务员XX名,甚至一个岗位招10-20个公务员都有!

最夸张的还是司法警察系统,甚至见过一个岗位招50-200个岗位呢!

之前还有个笑话,说北京某个超厉害的监狱,就是那个专门关大老虎的监狱,因为18大之后反腐风暴,进去的大老虎多了。这个监狱还扩编了,那几年每年都多招好多人。

但是除开这几个特殊部门,确实,基本上的国考省考岗位,一次性只招1-2个人的居多。

为什么公务员岗位就像挤牙膏似的呢?

其实这是根据机关特有的结果决定的。

掌握这个权力的确实是组织部门、编办。他们最后控制这个总数。

但是其中逻辑真的非常简单。

因为机关需要保持人数的动态平衡。

总不能十年不招生,一年招十年的量吧?那机关就会出现干部断层,等老干部全部退休,新干部还没成长,这日子怎么过?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

我们随便做一个假设,某街道办,一共有30个行政编制。

老中青三代人都有,20-35岁青年10人,35-50岁中年人10人,50-60岁老干部10人。

看见没,青年和中年的跨度都是15年,老干部只有10年。

正常一个单位,不会满编。(2018年深改整合的单位不算)

我们假设的这个某街道办如今就是满编,那么在这一年,整个市里的招录计划就没有他的份。

可是如果今年有2个老干部马上退休了,那么今年编制就会空出两个!

对于明年,就能报出招录的计划。

于是今年单位向上级部门报计划的时候,就会报自己缺编情况,上级部门审核就可以在明年的招录计划里,为这个街道办增设一两个名额。

以前为了消化编制,甚至有所谓的退三进一的说法,如今在很多地方倒是没有这个情况。

还是这个假设,今年2个老干部要退休,单位实有28人。于是就向上级申请,制作今年的考录计划。然后一级一级的组织部门审核,各级部门博弈,最终确定,明年给这个街道一个名额。

于是乎,在第二年的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啊不是,串台了。

在第二年春天的省考岗位里,就能看到这个某市某街道的岗位,招录1人!

明白了吗?只有等老人退了,或者说编制空了,才可能招录新员工。就算老人多退了几个,或者编制空了很多,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把岗位全部拿出给省考。

明白吗?

盯着公务员的人太多了啊?

军队转业干部要不要安置?这转业过来,可就占了行政编制,甚至还占了职数呢!

外系统、本系统外地的干部要不要调转和交流?这转任过来的干部,也就是所谓的公务员调动,依旧要占本单位的编制啊?!

遴选和选调的口子要不要开?总要留点编制给他们吧?

企业领导交流呢?

越是高层次部门,就越多各种的成为公务员的路子,他们的编制也永远不会满。

不过话又说话了,机关的招录人数,也和我们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息息相关。

在我们国家,60后这一批人,是建国后的婴儿潮,是人口红利。

随着2020年到来,日子逐步推进,60后们逐步开始走向退休。60后的机关工作人员也迎来了退休潮。

在我国各个机关里,60后绝对是占据人口比例特别大的群体。

这又因为一些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原因,具体就不展开讲了。

我知道你只关心结论。

结论就是,全中国机关单位在2021-2030年这个时间段里,将迎来老干部退休和新干部引进的两个高潮。

2021-2030年这个时间段,将成为中国机关单位史无前例的空前招人红利期。

如果具体讲一讲,2023-2026年,我这个话摆在这里,每年秋季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每年大概率在3万人以上,甚至突破4万人。但是这个时期过去后,总招录人数将会跌回去。

最通俗的话就是,想考公务员的,请一定把握住2023-2026这几年,这个红利最多延迟到2030年。过了这个时间段,中国大规模招考公务员的时代就结束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96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