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曾经是上流社会,在钱塘江头对着潮头撒金叶子,只不过现在很多都在纪委那长期喝茶呢!
有些人还上了那个纪录片《零容忍》

那里面的公务员,不少都是妥妥的上流社会!
绝大多数公务员都是拿工资的普通人,顶多算是个城市中产阶级。
如果夫妻双方都有稳定的工作。比如说普通公务员+普通公务员、教师、医生、银行、电网、烟草、石化、国企普通职工这种组合,绝对算当地比较富裕的家庭。
如果硬要算,也就是中等偏上人家。在当地也就是前20%的人家吧!
如果夫妻一方是公务员领导干部,另一方是私企高管。
这就绝对算是富裕人家,上流社会!妥妥的前5%的人家!不信请参考深圳宾利姐和她的国企高管办酒不领证老公。
那么有人想问了,有没有普通公务员+私企高管的,有,但是极少!那这个普通公务员一般是自己主动退出领导岗位的二线。
那么普通公务员+普通非体制内职工这个组合呢?
这个组合也叫单职工家庭,就只能勉强算当地普通中产家庭。一般来说也就是当地前60—40%的家庭。绝对超越不了前40%
单职工家庭就是没有双职工家庭厉害。
因为我家就是最好的栗子!
我的同事,如果是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基本上一来大连上班,父母都能一套房安排上。有的甚至安排了两套以上的房子。
我的初中同学,父母双职工的,都能供得起孩子出国留学,国内成绩不好的,也能学过美术,学个音乐,学个播音主持。
学艺术多烧钱,对不对?
我的高中同学,很多同学成绩好,从下面的县里考上来。父母在家务农,或者在外务工。他们高考成绩也不错,普遍一本以上,不少考了211以上。结果怎么样呢?
就如江西那位顶流网红周公子所言:没有着落!
还不是打工二代,在北上广飘着,也买不起房,错过了2015、16年那波买房期的,基本上都买不起房子,蜗居度日呗,工作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太大起色。
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啊,小镇做题家,也就是会做题罢了。
有些明智的,早早退回家,考了个编制,女生考了教师,事业编的,都轻松成为相亲抢手货。嫁的也都不错。
那些还在北上广拼着的,除非几个智力卓群的,一路读研,逆袭了,其中一个还进了红圈所。但是又怎么样?原生家庭烙印太深了,她是家里老大,她有弟弟和妹妹,弟弟、妹妹上大学的学费,毕业了还帮弟弟、妹妹找工作,弟弟、妹妹回老家市里,父母就是务农,也给不了太多支援,她张罗着给弟弟攒首付,给妹妹攒嫁妆,自己也攒了几十万,快上百万了,可是在北京,买房,够吗?
我很幸运,我考上了公务员,不需要啃老,但是我买房,还是需要父母帮忙的。
你以为是我不想早买房吗?还不是一直在犹豫。
家里就这么多钱,要是砸下去都买房了,以后咋办?这样的思想一直裹足我前进。
再看看家庭不如我的朋友,不少都选择逃离大连,调回老家的,或者考取遴选去沈阳的。留在大连的,也是省吃俭用,攒点钱去体育新城、辛寨子付个首付。
双职工家庭,那买房妥妥的。两百万的房子说买就买,难道不富裕吗?
但是距离上流社会,还早着呢!
香樟哥认识两个新入职的公务员,简直是完美的参考系。
他们都是男生,年龄一样,大学学校一样,专业差不多,学历也一样。身高差不多,身材也差不多,都很喜欢健身。
他们老家都是省内三线城市,只不过一个是城市家庭,一个是农村家庭,不过都是独生子!
城市那个男孩,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公务员。
农村的那个孩子,父母就在家务农,农闲就出去打工。
他们分别和我讨论过买房的问题
农村那个孩子,一直和我,香樟哥,大连买房,有个30多一点w首付够买哪里呀?
我跟他说你再攒攒!不着急!
城市的那个孩子,有次也问我买房,我问他一句,你家里一次性能拿多少首付呀?
他直接说,也就是150万左右吧!在大连够买哪?
你细细品,这家庭实力差距。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