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一直就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所以考公的规划应该提早,不能临时抱佛脚!
国考,已经连续十五年上百万人报名,最后录取2万人左右。
那么简而言之,每年国考,上百万人最后是炮灰。
随便挑个例子,以2020年国考为例吧,见下图。
为啥不拿2022年的例子?2022年是非理性的啊,最热门的是西藏阿里的岗位,2万人报名,就是极端情绪。
最热门的岗位1700多人,最后录取一个人,这就是极难了,简直是神仙打架。而平均比例51:1,似乎考试难度不是很高哦!
但是平均的报考比例,不能当回事,我们普通人,面对的岗位,一般都是100:1的岗位很正常。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喜欢三线以上城市的市区内岗位,这些岗位,没有一个不是红海的。
以前也不是蓝海,它一直就是红海。
也就是说,国考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而省考,热门的江浙沪、珠三角、川渝、天津、北京等地区,大部分的考试竞争面试比例也在100+:1左右。
热门神仙打架岗位,用同一年,还是2020年的数据,浙江省考举例子。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就出现报名人数极多的热门岗位,杭州宁波毋庸置疑是最热的。
细看一下杭州最热门的岗位
谁不想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又能年收入轻松二十万?杭州的公务员可以,可是,巨大的竞争压力摆在这里,能考上的,肯定是特别厉害的人。想在好地方当公务员,没有两把刷子,真的不行。
好部门,好地方,竞争压力就特别大,容易出现神仙打架现象,而一些偏远地区,部门,竞争压力其实还可以,只不过,你不想去罢了。
比如说,老少边穷地区的公务员,那每年国考省考分数比一般公务员要低多了,你会感兴趣吗?
公务员考试,不像考研,也不像司法考试,他是一种择优录取的考试,国家线的意义不大,你必须考进笔试前三你才能进入面试,所以考试难度是非常大的。
再者说,很多如土木类、机械类、工程类的专业考生,公考对他们很不友好,还有大专学历,很多市区一级的公务员都要本科以上学历,那么这些考生如果想考公务员,只能报考三不限专业或者大类招生。
所以,每年三不限专业都容易出大神,出极高的分,这也是被现实情况所逼迫。
我们大多数人,高考报志愿都是盲从,并不知道什么专业好,那个时候也从没想过以后要不要考公务员,谁没年轻过?年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根葱,可以当上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没有走向巅峰,最起码也可以在企业里,在社会上混的风声水起,财务自由。
可是往往现实是,我们都是最最平凡的那一个,没有出众的外表、能力、家势,要靠自己的努力,勉强的在大城市打拼、蜗居、彷徨着。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还不如回家当公务员的同学日子过得舒坦。于是也拿起书本准备,但准备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专业很坑爹,十三不靠,不是硕士、户籍限制、两年工作经历,一大堆条件筛选后,自己面对的就是惨烈的竞争。
我一直都认为,我们都是平凡的,并且属于这个世上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一员。
而公务员这个工作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最好的工作之一。
只要一次考试,给你一辈子吃粮的机会。只要你不作,大概率这辈子衣食无忧。没有中年危机,没有下岗风险。表面上看就那么几千块钱一个月,公积金是按当地最高比例交,请假方便。还有食堂,有些还有宿舍。这无形中省了多少钱。
特别经历过疫情时期,有什么工作能有体制内香吗?工资照发,奖金不扣,不用担心复工和失业。很多赚钱的个体户,小企业主们,恐怕不少都跌入赤贫吧!?很多人也没法上班,那么老板会不会扣你的奖金呢?体制内发不了大财,但是只要不作死,你就会活的还不错。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内,公务员的工资和这个市的整体工资情况比,绝对不算低,绝对不是这个城市的低收入者,怎么都能达到中等水平。
既然考公一直如此火热,如成为一名公务员更容易呢?
你需要巧考
巧考分两种,下面分别介绍
(一)利用专业和条件,卡住很多人
最方便的就是专业、应届毕业生、学历、基层工作经历、dang员、性别、证书。
1.专业
一些冷门专业,可能你听都没听过,我举例子,海事管理、轮机工厂、航海技术、海关学,空管专业,还有警校的各种专业,侦查学、治安管理等等。
这些专业有多好考?上图说话
我们以2020年国考,辽宁海事局为例子,财务管理大连局是30:1,这已经是还可以的竞争比例了,对不对,你看营口的,航海技术、轮机管理、海事管理。招3个人,只有27个人报名,录取比例9:1,如果1:3的进面试机会,那么就有9个人可以进面试,并且可以翻盘,那么换而言之,三分之一的比例进面试,所以,公考对这些专业来说,是不是就不是很难了?
大学选的好,公务员好考的很多,比如说各种警官学校、上海海关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秦皇岛海关专科学校等等。尤其是现在公务员热的环境,随着警察待遇的提升,很多省警校的高考分数,也水涨船高。
2.应届毕业生
国考和省考,每年都会留一部分岗位给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嘛。尤其是国考,很多好的岗位留给了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大四的国考,可能是一生之中考国考最容易的一次机会,可是很多人并不会珍惜机会。
3.学历
有些地方和部门,会用学历卡人,举个例子吧,还是无图无真相。
还是拿我们大连举例子,省考岗位,我黄标的这个岗位,还有它上面的岗位,都是限制硕士学历,那么对,广大的工科学生来说,是不是就可以报考了,管你是什么硕士,那么都可以报名呀,也可以把本科学历的人全部卡掉。虽然说上硕士遍地,但是中国硕士毕业生,每年也没多少人呀。
4.基层工作经历两年
一般而言,我们对基层工作经历把握很松,放宽到两年社保就行,后面补交社保也行(在某些地方)所以,这个也能卡掉一些人,这个基层工作经历,我会在巧考第二大点里详细说,先不展开了,这个条件能卡掉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不满两年的考生,一年毕业生就是800多万,这两年,按条件来也能卡掉1000多万青年报考力量吧。
5.党员
还是想用上面的那张图举例子,就是那个标黄的上面一个,这回我们给他标红。
又限制研究生,又限制党员,请问,符合这个条件的研究生就会很少吧,还不限制专业哦,是不是报名人数就不那么多了?
6.性别
有些岗位限男生,是不是广大男性考生的福音了?!
7.证书
这里主要指,过了司考A证,有些岗位也要求专四、专八、六级等证书。所以大家,技多不压身哦!我曾在咨询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小子,很优秀,法律硕士毕业,司考A证,然后现在他可以报考苏南地区的检察院、浙北的法院。于是在我的指导下,给他选择了,限制硕士、男性、司考A证的岗位,最后成功上岸,成功成为朝九晚五,年薪20多万的有为青年。这就是巧考的重要性,当然,他本身的条件是最重要的。努力学习,总归是没有问题的。
(二)曲线救国
如果你,专业不好,学历不好,那么你想考公务员?是不是别硬来,争的头破血流有什么好的。是时候想一点曲线救国的道路,因为人生是场马拉松,长着呢。如果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虑一下不?军队文职考虑一下不?
1.如果你专业当下不适合报公务员,要不要试试提升一下学历,换一个专业,跨考读研。读一个好考公务员的专业,比如会计专硕、法律硕士这种的?这样的专硕只要两年就能毕业,可以考的公务员就很多,还能和下面第二个说的东西,叠加使用哦。江浙沪等地区,对硕士以上学历是友好的哦,就可以打破户籍限制,报考江浙沪包邮地区,待遇好的公务员了哦。
2.如果你专业当下不适合报公务员,而你又热爱本专业,要不要试试继续读个研究生呢?而且读个211以上的硕士呢?!先不说硕士的就业情况喝平台比本科生好。单说公务员这一块,211的硕士可以报考选调生,选调生哦,选调生考公务员的难度可比普通公务员要小很多。如果是985的硕士还可以考更好的选调生,当然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因为那些太高大上的硕士,雨女无瓜。我们这里就讲普通人能达到的,特别这个选调生,第一点和这个可以叠加,如果是211的法律硕士,那么就可以又报公务员,又报一些地方的选调。是不是公考上岸的概率就又大了?
3、如果你,觉得你的书读够了,不想读书了,就想工作。那么也没关系呀,可以先去硬考公务员,如果能考上不就是赚了,如果没考上,三支一扶了解一下,还有大学生西部计划了解一下。很多地方对三支一扶的条件放宽到毕业两年之内哦。参加三支一扶满两年,可以报考很多岗位呀,在这里拿条件最苛刻的江苏举例子吧。
江苏省考要么要应届毕业生,但是三支一扶就放宽了哦。每年国考省考,会放出大量三支一扶的岗位,给这些参与者考,基本都是专业不限。如果这些你都没考上。那你在三支一扶当地落一个事业编也不是一个难事。况且,你可以在三支一扶这两年里,疯狂的考公务员呀,考上了你就走,三支一扶所在单位不会为难你,都知道你是来镀金的。还有西部计划也是一样的呀,咬牙坚持两三年,好日子就在前方招手,再说了,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吧。
4.军队文职也不错啊,直接上图,考虑考虑呗,也很稳定,待遇也不差。在三线城市,这么高工资,还要什么自行车呢?何必执着公考呢?军队文职的录取比,平均录取比没公考那么大,也是大家可以参考的一个选择。多试几次,总会有惊喜不是吗?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