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阳十二景?
优质答案1:
兴寺塔位于安阳市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冲击,其最上两层甚至曾遭飞机撞击,但至今仍保存较好,巍然屹立。2013年5月,被评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为九级密檐式八角实心砖雕宋塔。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北宋政和二年重修,明、清又有修葺,高18.7米,第一层位于地表下4.6米深,塔下有地宫,距地表8.1米深,底层周长15.6米。塔身通体除砖雕外,全用条砖砌筑,棱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内为实心砌体,在第4层南面壁设一拱券门洞。塔身各层以条砖叠涩出檐,紧密相接,檐下饰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和莲瓣承托。
此塔与商中宗太戊陵一样,也被收录于《内黄县志》,为内黄十二景之一,被称作古塔秋阴。
2003年清理第一层塔心室和塔下地宫
内皇十二景之古塔秋阴
时出土瓷灯、残石佛、石函等十余件文物,清乾隆三十年《重修大兴寺佛殿古塔碑铭》。据文献记载大兴寺塔历经大小十余次水患,二十余次地震,长期遭受风雨侵蚀,但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它对我们研究古建筑的防震、抗洪功能无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优质答案2:
七大古都之一,我觉得安阳第一景点当属殷墟,殷商文化的发源地,甲骨文的出土,里面还有妇好墓等等,二景就是我们国家级文字博物馆,那叫一个雄伟,壮观,里面详细介绍了甲骨文发觉,以及一些详细的介绍,想了解的朋友不防来安阳,参观,学习,交流。
优质答案3:
安阳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景点众多,一是看山水,二看历史,殷墟首当其冲,甲骨文是发源地,红旗渠大峡谷山川秀丽,岳飞庙,小南海石窟,大运河,羑里城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清凉山,曹操高陵墓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袁世凯墓值得一看,马氏庄园虽然没有山西几个庄园的规模大,但是也很有规模,建筑非常有特色,这12个景点都非常有代表性
二、袁世凯后半生为何到死都没有踏入项城老家半步呢?
因为有二个原因,容后再说。
先听一个已经建群一千多年的“漳河水下临界群”中网友的一段对话:
“阿瞒”邀请“大头”加人了群聊,“大头”与群里其他人不是微信朋友关系,请注意隐私安全。@阿瞒:欢迎大头![玫瑰][玫瑰][玫瑰][草泥马][草泥马][草泥马]
@大头:谢谢?丞相。[震惊][震惊][大笑](头大证明我的脑壳没有经常发头风嘛)
@阿瞒:我看了你的个性签名一一予不学有术,且多术。
@大头:我也看了你的个性签名一一宁教我欺天下人,不教天下人笑我!
[握手][握手][握手][大笑][大笑][大笑]
英雄所见略同!
@阿瞒:大头老弟,你的籍贯和出生地都在河南项城,祖先坟莹也在那里,为什么不到那里落叶归根呢?
@大头:丞相大人,你的籍贯和出生地都在安徽亳州,你家庞大的曹氏宗族墓群中,应该有你的一席之地,却为何在漳河北漂呢?
@秦始皇:阿瞒哪,你个冷娃的家庭经历复杂,不扯远了,你漂在漳河的原因是你“七十二疑冢”的诡计,别个新来的大头和你不一样,他是.....??,涉及到大头隐私,由他自己说吧。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宗族势力和“庶”“嫡”之争1859年9月16日,河南项城,县城东北十多里的张营,袁氏城堡高大坚固的围子中发出一声普通婴儿的哭声,堡主袁保中年近不惑喜得贵子,而自己的叔伯袁甲三此时也刚好剿捻得手,双喜临门,保甲长特地骑着一匹瘦青骡前来报㨗讨喜。
袁保中是袁世凯的亲生父亲,但是,自己的生母刘氏却是妾的身份,属于“庶出”的儿子。
(袁世凯与生母刘氏)
亲生父亲是当地的一个绅士,他的同辈兄弟袁保恒、袁宝庆却是平步青云,分别出任内阁中书和道员。
袁世凯刚到八岁时,就过继给在外地做官的袁宝庆,来到济南府,又由济南而杨州、南京、北京。这段少年经历,养成了他视江湖为社会的观念。
我几乎怀疑袁氏家族的基因先天不足,当袁世凯十五岁时,1873年7月,养父袁宝庆突染疾病去世;四年后的1877年,继续抚养袁世凯的叔叔,官至刑部侍郎的袁保恒也死于疫病,他们的年龄都是在五十岁上下,而袁世凯本人的寿命也仅有57岁。
由于有在天津小站练兵的经历,袁世凯的母亲刘氏在这里去世后,已经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向军机处请假回籍处理丧事,当灵柩到了项城后,身为嫡出大哥的袁世敦却坚决不答应刘氏归葬袁家祖坟,虽然袁世凯当时已经权倾朝野,但是,这是属于宗族内部事务,当时的县令循例不主动介入县域内民事纠纷,況且此事一旦见报,对袁世凯的影响是巨大的。
总督大人一咬牙、一跺脚大吼一声:“何处青山不埋骨?”于是另外择地安埋,袁世凯心中发誓:“来生变牛变马都不同山吃草!”
兄弟怨恨的另一个原因1899年冬,山东义和拳运动大兴,中国各种势力在这个动荡岁月中基本上作出二种选择,支持义和拳和镇压义和拳。而袁世凯却是左右逢源,趁机把自己的武卫右军扩大一倍达到二万精兵!
有枪为王,袁世凯被委为山东巡抚。这时候,他的哥老倌袁世敦也是济南府的一名军官,在奉命剿灭朱红灯的军事作战中失利,自己损兵折将不说,而且让朱红灯破网而出。
所有矛头都指向袁世凯,认为是纵容了袁世敦,指良为盗,杀民冒功,告到朝廷。袁世凯认为人言可畏,对于袁世敦的求救声不予理睬。朝廷惩处袁世敦:就地免职,解甲回籍。
而在二年后的1901年11月12日,袁世凯如众星捧月般的被欢送出济南府北门,袁世凯车队正在向北京方向驶去,26日河北高阳,早有护理直隶总督周馥派来的组织机构官员携印守侯于此,袁世凯焚香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谢两宫皇恩浩荡。
是的,正如本文开头说的那样:“我(袁世凯)不学有术,且多术!”风云际会,世事沧桑,才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军营中的小差官,一路扶摇直上而为五品同知、而为新军督办、而为直隶按察使、而为山东巡抚、而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撤职回籍的袁世敦却恨得拳头揑出了水,于是在袁世凯母亲刘氏的安葬问题上,坚决不准进入袁氏祖莹,以此报复袁世凯。
(袁世凯墓)
结语
因为这个互为怨恨的结果,袁世凯的确至死没有踏进项城袁氏祖坟一步,当摄政王载沣为报戊戍变法出卖先帝戴湉之仇,颁发上谕令其开缺回籍时,袁世凯迁居河南彰德(今安阳市)洹上村蛰伏,1916年六月六日因病在北京去世,六月二十八日起灵运回老家彰德洹上村安葬,享年57岁。
三、坟,墓,冢,陵有什么区别?
优质答案1:
坟:跟绝大多数人都能联系起来,但是,限我们人民的周总理无关!
墓:使所有的老百姓老来时都必须想到的东西,但是,吴冠中先生跟墓无关。我们的周总理和艺术家吴老的躯体和灵魂洒向大海,融入宇宙太空。可谓标准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陵:是历史朝代的遗留文物,到了民国时期,不在有陵。故,金陵改为南京。铜陵只是丘陵地貌特征。
家:一定要搞好小家,目的是为了大家。大家要一同热爱人类的宇宙、地球和自己的国家。大家,小家,地球,宇宙就是家。我所指的以上的家,是人类最安全、最舒适、最阳光、最养人、最快乐、最团圆幸福美满的空间。
优质答案2:
墓葬制度,最高级的是林,圣人归葬地称之为林,如孔林,关林。其次是陵,帝王的归葬地为陵。墓:士大夫等有身份有地位之人的归葬地称之为墓。坟冢是一般百姓的归葬地,无名五份。
优质答案3:
坟:是普通老百姓死亡后埋葬的地方。意思是:坟墓,坟土。它的繁体字(墳)是大防。
墓:指一些有官职的人,又颇有财力就修建比较豪华的墓地。意思是:埋葬死人的地方。
冢:指哪些有官职、有地位、有财力的人,被杀后找不到脑袋,就会在墓地里建一个衣官冢。意思是:1 坟墓;2 长;3 大;4 山顶。
陵:最高规格的坟墓,仅限于帝王。它规格宏大,气势磅礴,造价昂贵,是帝王至高无上的象征。意思是:1 丘陵、2陵墓、3、欺侮、侵犯、4 姓。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