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

2023-02-09 15:42:11 789 0
奇闻观察室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也是武则天唯一的儿子,在唐高宗时期,李贤被封为滕王,后来又被封为韩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个人的结局却不是很好,因为他在李世民死后,就开始谋反,最后被杀了。不过他的死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女儿,,而且他的哥哥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所以他就成为了皇帝。

一: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室成员为了争权夺利,常常会上演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大剧,但很少出现母子相杀的情况。因为帝王家,母亲和皇子是彼此依靠的对象,都需要母凭子贵或子凭母贵,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样能增强他们的生存力量,以便在斗争激烈的皇室之家更好的生存下去。

但凡事都有例外,武则天为了争夺权力,杀害过自己的女儿,逼死过自己的儿子,更重要的是,她还两次废掉自己儿子李显、李旦的帝位。杀害女儿是为了扳倒王皇后,让自己坐上皇后之位,以便能统摄后宫,两次废掉儿子,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控权力,让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

武则天是一个残忍歹毒的女性,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李贤犯了什么错,让武则天要执意杀了他?

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他是永徽五年出生的,史书记载李贤容貌英俊,举止端庄,才思敏捷,再加上出生在皇室之家,自小就受了良好教育,他的老师是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这让李贤才能出众,品德兼优,很受唐高宗李治喜欢,在1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潞王。

武则天当上皇后后,诬陷太子李忠谋反,导致李忠太子之位被废。李忠被废后,在武则天党羽的劝说下,李治将武则天之子李弘立为了太子。但是李弘为武则天嫉恨的两个公主求情,这触怒了武则天,再加上李弘为人贤德,体恤百姓,善于拉拢人心,影响了武则天的掌权之路,引起了武则天的嫉恨,他在跟随李治去洛阳行宫时,突然暴毙而亡,很多人猜测是武则天杀害了李弘。

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了太子,李贤和李弘一样,亲近父亲,处处维护李家王朝,对母亲武则天有一种排斥心理。他当上太子后,李治让他数次留在长安监国,监国期间,李贤广施仁政,处理也是政事分明公允,受到了大臣的一致赞赏,但是儿子太过贤明并不是武则天乐于看到的。

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她想要掌控朝政,软弱的李治给了她这个机会,但她不愿自己的儿子成长起来,将她手中的权力夺去。太子李贤在监国期间,重用贤能之人,打压亲近武则天的奸佞之辈,武则天喜爱的明崇俨也受到了李贤的打压,最终被盗贼杀害,武则天怀疑是李贤所为。

这些事情让武则天和李贤站在了对立面,也让武则天明白,李贤绝对不会做她的傀儡,所以让她有了废掉李贤的心思。武则天故技重施,让心腹诬告李贤谋反,最终导致李贤太子之位被废。同时,宫中传言李贤是武则天的姐姐所生,这也影响了李贤对武则天的感情,使他内心排斥武则天,处处和武则天作对。

两个儿子李弘、李贤都不喜欢武则天,一方面他们是李氏子女,要维护李氏家族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也看不惯母亲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和武则天不是一路人,故而和武则天离心离德,不甘愿受武则天的摆布,也不愿做武则天的傀儡。这一切让他们站在了武则天的对立面,自然就受到武则天的打压。

由于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武则天并不想杀他,而是给了他认清形势,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显然,李弘的悲惨下场没有让李贤识时务,自然武则天给的这些机会,对李贤而言也没有什么用处。

武则天后来又废掉了李显和李旦的帝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这让反对她的声音四起,这时武则天需要杀鸡儆猴,巩固自己的权力,而她的儿子李贤,则是不满者之中最有威望的人之一,杀了他既可以为自己除掉一个强有力的政敌,还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所以武则天为了权力,还是狠心的逼死了李贤。

说白了,李贤和武则天的矛盾,就是因争夺权力而产生的矛盾,李贤不愿做武则天的傀儡,而武则天想要大权独揽,而他们谁也不愿让步,这就导致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引发了斗争,而手中权势更大的武则天成了赢家,她逼死了自己的儿子。但是武则天在晚年,由于恶事做着太多,良心不安,一直处于不安和惊恐之中,也算是对她累累罪行的一种回报。

二: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李贤 知乎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作为李弘、李贤亲妈的武则天,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且听有书君慢慢分解。

众所周知,古代皇宫,权位高于一切。而武则天杀死自己的亲儿子李弘、李贤,自然同成就自己的女皇霸业有密切关联。

1、李弘有登基苗头,阻碍武则天称帝,被其毒杀

1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长子,自幼孝顺仁德。显庆元年(656年),太子李忠被废后,李弘被立为太子。

在唐高宗生病期间,实习朝政,饱受赞扬,高宗随有禅让之意。

有心称帝的武则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顺应众意的李弘继位,定会得到众臣的一致拥护,自己的帝王梦也就泡汤了。

《新唐书》说,李弘由于同情萧淑妃所生的两位被禁闭的公主,奏请放她们出宫婚配。

此事触怒了与萧淑妃为情敌的武后,加之眼见李弘有碍自己夺取王位,于是借机派人把李弘鸩(一种毒酒)杀。时年,李弘仅24岁。

2、李贤有继位趋势,阻碍武则天登基,被其先贬后杀

李贤,是武则天的第二子,曾被封为雍王。此人文武双全,而且容止端重,读书过目不忘,深谙兵法,曾做右卫大将军。

哥哥李弘无故猝死,李贤继位太子,地位达到巅峰。李贤不但留心政要,抚字之道,深得民心的是刑纲所施,务存于审察。

因此更受拥护,文武百官无不赞佩。唐高宗多病期间,令李贤多次监国,得到朝野内外称赞。

武则天需要的只是一个傀儡,而李贤在逐渐成为她的对手,加之李贤监国期间,委任了一些官员辅政,武则天认为这是太子扶植亲信以制约自己,为扫除自己登基之路上的障碍,就想趁李贤羽翼未丰,尽快解决掉他。

679年,颇受武则天赏识的江湖术士明祟俨为盗所杀,凶手未获。社会上传言是李贤派人暗杀。

武后大怒,趁机指使亲信弹劾李贤阴谋篡位,废李贤为庶人。后来,武则天为避免李贤有什么轻举妄动,又逼其自杀,以绝后患。时年,李贤三十二岁。

李弘、李贤的共同特点是,为人贤能,执政能力强,饱受赞扬,在朝中有强大支持和基础。

奈何有一个嫉贤妒能又心狠手辣的老妈,为了自己能登上皇位,所有阻碍一律铲除,亲生儿子也不放过。

这种特殊背景下,精明能干却毁了李弘、李贤的命。相反,武则天另两个懦弱无能的儿子李显和李旦因不会对她造成威胁而得到善终。

作为中国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自有其非凡之处,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她的阴狠毒辣。

为了称帝大业,大开杀戒,李氏宗室死者不计其数,甚至她的亲生儿女也不放过。可以说,一路的血腥才成就了她的女皇梦。李弘、李贤成了政治争斗中的牺牲品。

三:武则天为什么杀儿子李贤

关于李贤之死,《旧唐书》的说法是,“(武则天)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绩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新唐书》亦同。

其实,所谓的李贤谋反案即便是受人诬陷,也是唐高宗一手处理的。武则天何尝不怜爱自己的儿子。把李贤之死的直接死因,推到武则天身上是没有道理的。

四:武则天为何要杀李贤的老婆

武则天像李贤出生在父母拜祭唐太宗的昭陵途中,两岁时被封为潞王,在原太子李忠被废他的同母长兄,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同一年,李贤出任岐州刺史,五年又改封沛王,另加多重官职,几年在仕途上更是步步高升,原本有着太子长兄、帝后父母的他,应该荣华一世,但是这一切随着李弘的猝死、他的即位,全都悄然远去了,在他即位太子一职后不久,唐高宗让他留在京城监国,一出生就是皇子的他,在处理政务方面以公正、不偏颇的态度,得到了满朝文武的称赞,唐高宗对他也是很满意的,而且在他召集学者注释《后汉书》后,更是当众赞扬他,并公开给予了赏赐,以显示自己对太子的满意,武则天在这期间没有露出过不满意,还曾多次作书教育李贤,并指令文人撰写《孝子传》等赐给太子,用来表示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喜爱

五:武则天为什么废李贤

李贤在其兄李弘死后,一度被封为太子,之后被废为庶人。武则天得到政权以后,为避免李贤有什么轻举妄动,派丘神绩去巴州监视他。但丘神绩却做主将他囚于别处,逼他自杀,李贤遂死。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8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