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是怎么回事?血脂稠是怎么回事

2023-03-07 08:22:09 272 0
生活百科
《你好,李焕英》上映前夜,贾玲张小斐拉票大戏,哪里是家长里短,分明是山寨健康之路。藏得够深啊,看了三遍也没总结完。

1、海南专治你这个气管炎。

2、比赛之前就不要体检了

血稠是怎么回事?血脂稠是怎么回事

3、这个年纪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一去体检,反而耽误事。

4、老周除了眼神不好,其它啥毛病没有,非要去体检,刚到体检中心直接住院。(刚到体检中心门口,撞玻璃门上了,脑震荡。)

5、不去体检能有这事吗?

6、自己身体什么情况,自己心里最清楚。平时多运动,多看看我分享在群里的养生小文章比什么都强。

7、体检是最没有用的。

8、这个年纪可以不用体检,但是免费的东西必须争取。

9、一吃完饭,我就感觉我这个胃撑得慌。(答:可能就是吃撑了。)

10、我一看见没洗的碗筷就头疼,这是怎么回事啊?(答:懒的!)

11、健康的身体没有了,空有一幅好看的皮囊了。

12、我还不了解我自己吗?

13、可不啥毛病没有嘛,给我取瓶啤酒去。

14、真正影响身体的,是心态,而不是这一纸报告。

15、这手劲,身体啥毛病没有。

16、做假报告,原则上我们不提倡,但你母亲病得太重了,她有些胖,血压又高,我怕说出来,她接受不了。咱们就撒一个善意的谎言,旁敲侧击地透露。

17、核桃,补脑。

18、我这几天啊,睡完回笼觉,我脑子还迷糊。(回答:那可能是血稠啊?)

19、刚才不是还徒手捏啤酒的吗?(回答:那可能是回光返照啊) 

20、我这个姑娘是指望不上了,以后我就得指着咱团里这些兄弟们了。

21、上午还好好的,咋突然就这样了?

22、老孙去体检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去了,大夫说我们太胖了。

23、多吃黑芝麻能长黑头发。

24、多吃蛋白能长肌肉。

25、你无论吃什么都长不了个了。

26、身体机能只有60岁,可是我才57啊?(答:所以更得注意保养)

27、我算是长记性了,以后再也不相信网上的那些养生小文章了。

28、预防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再一个一定要定期体检,任何重大疾病的形成都是需要时间的,只要咱们早发现、早治疗,大病都会变成小病。

29、医疗在进步,咱们老年人的思维也得进步。 

30、你们引以为戒,别走我的老路。

这是贾玲张小斐在2021央视春晚的小品《一波三折》,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遍。第一遍看的时候,只是觉得不错,第二遍看的时候,感觉意义挺好,让人不要轻信养生小文章。第三遍看的时候,一直都在笑。是的,很久没有这样笑了。

我感觉一个小品总结了这么多养生知识,实在难得,其中很多内容都非常实用,当然有些观点,也是有争议的,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小品毕竟是娱乐,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一:血稠是怎么回事

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让人们越来越重视血管健康,日常中也会注意保养血管,可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是不在意的,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挥霍的资本,就一直不断的在伤害血管,直到血管被堵的严重,引发了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才意识到保护血管无关年龄。

血管很脆弱又很坚强,为了避免出现损伤和堵塞的问题,越早保养血管越好。另外,还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地做检查,以免血管堵塞严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不要觉得血管堵塞是没有信号的,血液变粘稠时,身体上会有一些异常表现,只要及时发现且及时检查,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就不会太大。

那么,血液变得粘稠时,身体会有什么表现?

异常一:手脚异常——肿胀、颜色变化

手和脚是人体血液循环的终端,也因此,如果血液变得黏稠,血液循环不畅,手脚是比较能率先反应出来的。当出现手脚从时常温暖变得经常冰凉,手脚肿胀,颜色发生变化,变得有点紫的感觉时,就要引起重视了。当然,要注意的是很多疾病都可引起手脚出现如此变化,不能说手脚一出现这种变化,就是血液循环不畅。而是如果您本身就存在血管方面的问题,或者有三高等疾病的前提下,如果出现这种症状,需多加

异常二:感觉异常——腿脚麻木、抽筋

血管变堵之后,一方面影响到了供血,另一方面会对神经造成不良影响,在此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腿脚麻木或抽筋的现象,且容易在夜里睡觉的时候出现。如果你在睡觉的时候,老是会腿脚麻木,或者腿脚抽筋,要小心血管堵塞。

一般缺钙引起的腿脚抽筋,都是短暂出现的,不会太过频繁,要想知道是不是血管堵了,还可以看看有没有睡觉流口水的现象,如果伴随睡觉流口水,很大可能性是血液的黏稠度变高了。

异常三:走路异常——疼痛、偏斜、不稳

血管通畅,以及骨骼、关节都健康的状况下,走路是很顺畅轻松的。如果发现很长一段时间内,走路时有疼痛的感觉,或者某一侧有麻木的现象,休息过后又有缓解,就算如此,也别大意了,很有可能是血管在给你提示,告诉你血管发生堵塞了。

另外,血管变堵时,除了走路会感觉到疼痛、发麻,走路时还会出现偏斜的现象,就是不能走直线,好像是喝醉酒一样,步伐也没有以前那么的平稳,有时会出现腿软的现象,种种异常出现,都在向你传递一个信号,血管情况不太好,血液或许已经黏如粥,小心血栓上门了。

异常四:头部异常:头晕、眼前发黑、视力下降

脑部血管较为丰富,且都是比较细的,稍不注意管理,就有可能导致脑部血管被堵,脑部血管堵塞严重,会影响日常生活,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有的人甚至会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可能只是一小会,很快就能恢复,却不能轻视,因为时常发生,就不会是小事情,及时疏通血管才是正确的。

脑部血管被堵后,会影响到眼部的供血,导致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不畅通,眼神经受损,视网膜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也就会容易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

异常五:睡觉异常——胸痛、呼吸不畅

睡觉的时候,老是觉得胸部疼痛感或者胸闷,还有人会感觉到呼吸不太顺,有可能是心脏血管被堵,也有可能是肺部血管被堵,这两个部位的血管堵塞较为严重,会让胸部产生不适,呼吸也会受到阻碍,因为这两个部位都在胸部,如果产生问题,也就会引起胸部的不适,为了缓解不适,不让病情发展严重,越早检查越好。

上面的几种表现,与血液粘稠有很大关系,若你已经出现,就不要再拖着了,早点去做检查,也能早点改善问题,血管堵塞不是小事,若一直放任不管,拖累的可是全身。也提醒大家重视对血管的保护,少做让血管添堵的事情。

参考资料:

1、 《身体出现5大“信号”,提醒血液已粘如粥》·知乎·2020、5、16

2、 《出现4种表现,说明血液粘如粥,还不赶紧重视起来》·知乎·2021、12、11

3、 《“摸脚背”,就能知道血管好不好吗?腿脚不好可能是血管问题》·科普中国·2021、12、12

4、 《心血管医生提醒:这些症状是血管堵塞、血栓预兆!这样才能预防》·科普中国·2020、7、18

二:血稠是怎么回事如何调理

1、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待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

2、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

3、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故有气喘。

4、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变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一阵阵模糊。

血粘稠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进食、饮水、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不同季节、时间与气候等。因此,一个人的血粘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对于健康者来说,你大可放心,因为人体自身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来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和相对稳定,使你并不产生病态表现,所以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是在血液里血比较稠。比如一桶水在哪里放着加入泥土进去后变成浆啦,就是这个意思,明白吗? 如果血稠容易引起血栓堵死血管导致死亡,多喝开水及锻炼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了!!

三:治疗血稠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有形成分是血液黏稠度的物质基础。能使血液变稠的有形成分有血液中的红血球、蛋白质等。红血球数量越多,血液黏稠度就越高;血浆中蛋白质、脂肪、糖分越多,血液越黏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当纤维蛋白原升高时,血液黏稠度会明显升高。血中的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成分增多,与红血球一起黏合形成网络,致使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大;红血球与血小板的结构改变,互相凝结成块,阻塞了血管;红血球等血中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不能顺利通过小血管,从而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

也存在使血液变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样条件下,有些环境因素也累及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度增高,冬季低;清晨与上午高,傍晚与下午低;阴雨、闷热、低气压时高,风和日丽时低;厚味饮食后高,清淡饮食后低;腹泻、出汗后高,足量饮水后低。上述因素中,有些与水平衡有关,有的与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关,有的则与人体生物钟有关。了解了这些规律,有利于防止血液黏稠,预防相关疾患发生。

怎样知道自己血液变稠,虽然血稠不像贫血或失血那样可以引起明显的自觉症状,但还是能感受到一些“蛛丝马迹”,不过你得更加细心才行——

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一般要待吃过早餐后,头脑才逐渐变得清醒。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状态特别好。

蹲着干活气喘。下蹲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故有气喘出现。

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变稠了,流速减慢,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或者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看东西一阵阵模糊。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疑及血稠,最好到医院做有关血液流变学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血稠需要治疗吗,根据病理学家们对血液黏稠度的形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血稠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进食、饮水、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不同季节、时间与气候等。因此,一个人的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对于健康者来说,你大可放心,因为人体自身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来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和相对稳定,使你并不产生病态表现,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但要注意,中老年人群出现了较明显的血稠症状,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如西药藻酸双酯钠、肠溶阿司匹林、茶色素、潘生丁,中药丹参、川芎、当归、红花等。当然这些药物都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错。

更简单的防止血稠或消除血稠的办法,这就是调整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可概括:

多饮水水堪称速效稀释剂。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时消耗的水,都是使人体血液变稠的因素。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首先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时、晚间就寝前喝水200毫升。其次是选择稀释效果好的水:盐水可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纯净水太纯,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分很快进入细胞内,稀释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与组织细胞,值得提倡。

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萝、柠檬等水果;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蔬菜与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内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稠的程度。多食大豆大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乳化剂,能使血中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可降低血中胆固醇,使血稠得以改善。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动物内脏如脑花、猪肚、肥肠及动物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可加重血稠程度,促进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人体血液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黏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272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