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发生了什么事情?河南人民银行发生了什么事情

2023-03-08 20:35:40 738 0
奇闻异事录
1941年,郭兴背着父母要去参加八路军,部队首长看他1.5米小个儿,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个16岁的小伙子。任凭郭兴磨破嘴皮,八路军执意不收他。郭兴生性倔强,部队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部队劝他回去,他点点头,可一转眼又钻进部队中。一夜的急行军,他跟着部队到了辉北县,部队上将他交给了辉北县公安局,当了一名通讯员。由于机灵精明,又读过几年书,发动群众有一手,不久郭兴就当上了拥有十几人的县公安队长。

1942年的一天,太行五分区司令员皮定钧路过辉北县,看到县公安队长郭兴人虽小但十分机灵,就带他加入八路军,并要郭兴担任武工队队长。至于人马,皮司令要他自己去组织,八路军拔给他3个人,2支枪和3发子弹。皮司令要他一年内完成二个任务,第一,一年内组织起一支不超过50人的队伍,人数太多容易暴露目标;第二,一年内消灭100个伪军,5个日本兵,缴获100支步枪,两挺机枪。

组织队伍没有问题,可是没有武器啊。郭兴于是就化装成学生进入地主贾潭家的大院,以八路军的名义向贾府借枪3支,老地主无奈只好按照要求将枪送到指定地点。回到敌后8个月,郭兴的武工队从小到大,发展到40人,消灭伪军100多个,缴枪110多支。为了杀鬼子,郭兴跟太行分区内被俘的日本翻译学简单的日常用语。

1942年河南发生了什么事情?河南人民银行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一次,郭兴化装成日军的小队长骑着高头大马,带了十几个武工队员,大摇大摆进了县城西关门。进城不过20分钟,武工队就把整个县城搞了个人仰马翻,打死日军3人,伤4人。等到日军如梦初醒的时分,武工队早已没有了踪影。

1942年,河南大旱,老百姓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血汗换来的为数不多的粮食,一车车的进了敌人的粮仓,一个个心疼不已。武工队看到粮食被日军拉走,更是义愤填膺,这些物资到了鬼子手里,又成了祸害老百姓的资本。

郭兴决定趁着夜间行动,烧掉这批粮食!郭兴为了烧掉敌人的粮仓,召集武工队员开会,商量办法,经过集思广益,大家认为强攻不行,还得使用计策才行,经过大家的商议,一条妙计逐渐形成。

这一天晚上,郭兴伪装成鬼子据点的小队长,带着5个伪装成“皇军”的武工队员直奔粮仓而去。

几人来到粮仓前,守卫在粮仓门口站岗的伪军,看到几人前来,却并不让路,而是询问口令。

“皇军小队长”顿时大怒,快步向前,嘴里大声地骂着“八格牙路”,挥手左右开弓就给了看门的伪军记记耳光,把伪军的脸都抽肿了。

粮仓里的伪军小队长见状,连忙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谄媚的笑着,说着:“太君,他们不懂事,有事给我我说。”

“皇军小队长”傲慢地说道:“皇军要来检查你们的防务,看你们是否疏于防范。”接着他又问道:“看守的其他人是不是都在这里?有没有人外出?”

伪军小队长马上点头哈腰地说道:“都在,大家都在,不敢私自外出。”

“皇军小队长”点了点头,说道:“呦西,你的,命令他们集合,哨兵也要来!”

伪军小队长听到之后,胸脯用力一挺,双脚一并,使劲敬了一个礼,说道:“是”!然后马上扭转身去,掏出了一个哨子,用力吹了起来。

随着哨音,伪军们一阵地忙乱,好几分钟之后,终于列成了一个横队。伪军小队长,向前跑了几步,敬礼喊道:“报告皇军,集合完毕。”

此时化装成日军的几名武工队员,已经悄悄的在院里占据了有利地形,有一名武工队员更是悄悄的守在了门边。

郭兴见武工队员们都做好了准备,脸色顿时一变,从腰中拽出了两只大肚匣子枪,喝道:“都不许动,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不想起的把手都举起来!”

伪军们见状,高声喊着“八爷饶命”,便将双手举得高高的。武工队们上前将伪军们捆了个结实。

搞定了伪军,武工队队员们四处点火,没过一会,一把大火,就将敌人粮仓烧个净光。

郭兴和他的武工队员们烧了鬼子的粮仓,大摇大摆地出了门,此时就看到一群真正的日本兵跑来救火。郭兴一看,马上命令武工队员们转回身,假装救火的样子,然后就看到日军一个个的从身边跑过去。

郭兴和武工队员们,喊得很响亮。但是步子却迈得很小。基本上就是原地踏步,看到真正的日军超过他们前去救火了,马上郭兴就指示武工队员们分散撒退。

郭兴带着武工队员们撤出了火场,一转弯,就跳进一户人家。这户人家里面只有一个老人。郭兴说道:“老大爷,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借您的地方换换衣服。

屋中那老头本来看见跳进来几个人,吓了一跳,一见他们穿的日军的衣服,马上就喜笑颜开,正准备招呼呢,结果一听郭兴说出这样的话,老头扭头就往外面跑。

郭兴一看,这是怎么回事?八路军打鬼子,当地群众都愿意掩护八路军,这个老头是怎么回事?他抬头一看,就看到了墙上正是伪军大队长秦守英的照片,原来这老头就是秦守英的父亲,他正急着出去给儿子报信呢!郭兴当机立断,抬手一枪,干掉了这个汉奸!

郭兴就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中英雄李向阳的原型,老英雄戎马一生,传奇故事一箩筐。解放后曾任北疆军区司令员。曾获“太行山特级战斗英雄”殊荣。

一、今天看了一部《1942》电影,让我好久心里难平,作为河南人卖女换粮大家怎么看这部电影?

优质答案1:

就如故事结尾处的旁白一样~这个小女孩儿就是俺的奶奶,从我记事儿起,俺奶奶从不吃肉!直到我写起这本书,她愣神了好久,叹了气说,这糟心的事儿我都忘了,你还写它干啥!

优质答案2:

饥饿能让人变成畜生。

给大家说个骇人听闻的真事。

就是42年那时的事:那年麦子没收成,秋压根就没种上。到了秋天,大家只好去地里挖野菜。

可野菜也不是到处都有呀,得忍着咕咕叫的肚疼,往那偏僻荒野的地方去。

几个妇女转到了一座古墓前。这墓被当地人叫做大冢。是唐朝的一个太子之墓。占地很多,离村很远,显得荒凉甚至恐怖。

几个妇女挖到天黑,也没挖多少野菜,都哭声煞气的。坐在那喘气,都没力气回去了。

夜幕降临,夜风悄起,让这野外更加诡异可怕,仿佛不在人间。

就在这时,影影糊糊中走过来一个人,还胖胖大大的。

不知是谁突然吐出一句邪恶的话:杀了他够咱吃几天的。

这句话像一句魔咒,立刻让几个人眼里闪出恶毒的光。以至有两个人忽地站了起来。

然后大家唯恐落后似的都站了起来。只是迟钝了几秒,就向那人走去……

然后在夜色里,几个人挎着沉重的篮子回了家。

后来才知道:那人是个厨子,在一地主家做饭。因此吃得白白胖胖……那天也是伺候了东家晚饭回家。

这是那个灾年最凶惨的事件。

至今还被当地人传说。只是那些老魃子一样的妇女,都已走完了她们的人生。不知她们是下了地狱还是进了天堂……

但她们至少给男人们留下了一个警示:灾荒年间,即便是个男人,也千万不要单独出门,万不得已,至少得带有护身武器。

优质答案3: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了这部《1942》,之前一直喜欢看外国大片,不太喜欢看国产电影。也许是自己是理科生出身,对历史了解的太少,历史知识极度匮乏,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太少,以至于看完了这部描述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电影,内心无比的自责和震惊。后来也慢慢喜欢了国产电影,尤其是战争片,比如《集结号》。能让我这个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重温一下我们目前的和平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国家以前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才迎来了今天的安康。

《1942》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题材电影,给人很多的思考。老东家等人避难,逃荒,流亡的过程;国民政府在灾前灾后的转变与表现等等,无不体现出1942年我国的社会状况。张国立饰演的地主老东家,开始给人的印象是自私自利的封建地主形象,随着剧情的不断向前发展,儿子在家被灾民强盗杀害、儿媳妇抱着孩子饿死、老伴儿悄无声息地离世、最后的希望——自己出生不久的孙子被自己闷死,地主在身体上被饥饿摧残的同时,还受到了心灵上的双重打击,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由希望陷入到绝望,最后发出无奈的感叹:“死了好啊,早死早解脱”。灾难不仅让地主放下了自己的身段,自己也变成悲惨的灾民,对比自己以前的不可一世,在灾难面前自己也显得那么无能为力,这样的情节与形象,让我们有点接受老东家这个角色了,并对他的遭遇产生了些许同情。

在影片中,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的官员,似乎从来没有把救灾作为当时的第一要务,而是更多的演绎了战争局势如何严峻。在死了三百万的同胞,蒋介石在中国舆论和国际声誉的压力下,才决定救灾,但是有效果吗?象征性的处分了一批官员,粮食价格疯涨,负责发粮的商家接替了腐败的官员继续中饱私囊,灾区各个机构争辩不休,控诉了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影片中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灾区跟踪报导;张涵予饰演的牧师也因目睹了灾区难民的悲惨,从信念的动摇到崩塌;范伟饰演的老马由厨师到流动法庭又变回厨师的过程;再就是国内各界的捐款救助,即便国内实业家愿意捐出一半家产救助灾区,在发送过程中,仍无法保证能够全数到达灾民手中,灾区并没有任何的减轻。

综上所述,《1942》的主题之一就是在政府不作为的情况下,记者,教会,流动法庭,实业家捐助,都不能为灾民所处的环境做出改变。

在影片的结尾,老东家失去一切亲人,丢掉信仰,脑海里只有“走下去”的念头,碰到了同样失去全家人的小女孩,“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简单却有力的对白,简短却温暖的称呼,融化了所有冰冷和绝望,让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成为了家人,让不堪回首的历史重新燃起了希望。这段情节彻底升华了影片在巨大灾难下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主题。

《1942》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启迪意义,不仅普及了历史文化知识,让人们了解了那段被遗忘的历史,还让人们深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都用幸存者的心态去看《1942》,你我每一个人都是幸运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不在有饥饿,不再有伤害,大家永远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社会。

二、河南曾发生过哪些大案?

优质答案1:

我只能告诉你,河南南阳25岁的韩振营前后杀了63个人。

优质答案2: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 史称花园口决堤。不知道算不算惊天大案!

优质答案3:

有一个河南省绑架勒索最大的案子,后来被摆平了没报出来,零一,二年吧郑州有个学生几个人把他女同学绑架了,要五百万,女生家里报警了,抓了几个,那个主要就是跑了,后来家里人找关系花钱压下来了,后来关了三年吧,见过那男孩几次,长的很帅,一米八多高,很有礼貌,不是听别人说不敢相信他曾经做个那样的事,小孩不坏,只怪年少无知吧

三、河南方言电视剧有哪些?

优质答案1:

对乡土气息浓厚,听起来还特有意思的方言电影,我看过这部:《不是闹着玩的》,这部电影,纯喜剧,说的是一个致富了的河南人励志拍一部电影成功了的故事。整部电影都是河南话,极接地气,逗极了。

听说还有很多河南电视剧电影,但都陌生,不知情节逗不逗,但本身这个方言自带幽默点,一定都挺有意思的。如《黑蛋,快跑》,《就是说着玩的》,《给你一千万》,《就是闹着玩的》等等。

记得河南有个演员叫张立的,他演的电视剧有很多出彩的台词都是河南话,听起来让人引俊不禁。

优质答案2:

河南方言电视剧还真是不多,即使有估计也不是很出名,我推荐几个电影吧,都是我看过的,比电视剧更好看。 一句顶一万句,故事是发生在新乡延津县的事情 1942,冯小刚拍的。也是发生在新乡延津和封丘一带的农民逃难的事情。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饿死了几百万人! 盲井,王宝强的处女作,全程河南话,听住可得劲! 不是闹着玩的和就是闹着玩的,两部电影,也是河南人拍嘞,讲里是主人公想办法拍电影讲述日本鬼子当年进村残害老百姓的事,正儿八经河南话,我看住是中! 王大治演的《我不是王毛》,好像也是河南话,看过,记不清了 《鸡犬不宁》也是河南话,这个确实没看过,只是知道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738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