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朝廷心在汉什么意思?

2023-03-13 16:28:59 463 0
奇闻观察室
南越王赵佗活了103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但是他的墓葬一直没有被发现。他是南越国第一代国王,经营南越国长达八十余年,死后将大量珍奇异宝带入了地下。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一度对赵佗墓垂涎不已,并派人到广东一带进行发掘,结果一无所获。唐朝时有人写了一本盗墓小说,叫作《崔炜传》,故事背景就是赵佗墓葬,由于情节形象逼真,所以也有人推测那个时候赵佗墓已经被盗,但是史料中并没任何记载。总之,赵佗墓葬在何处,究竟有没有被盗挖,目前还都处于猜测中。

秦朝建立后,赵佗曾于前219年、前214年两次带兵平定南越,虽然两次均为副将,但是在秦朝灭亡后,却顺利接替南海郡尉任嚣,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番禺位于今广州市南郊,当时为岭南地区各种货物特产的集散地。

人在朝廷心在汉什么意思?

赵佗素有文物收藏嗜好,搞到了无数奇珍异宝,还曾将一件夜里发光如火焰的“珊瑚”进贡了汉朝廷。西汉时讲究厚葬,赵佗死后,必然将那些宝物带到陵墓里。据晋朝人王范著的《交广春秋》记载说:“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垄茔可谓奢大,葬积珍玩”。意思是说,赵佗墓凿山而建,无数珍宝葬入其中。

受宝物诱惑,孙权称帝后,在盗挖了长沙王吴芮的墓后,便又派人到广东寻挖赵佗墓。结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掘地三尺,一无所获。值得一提的是,孙权当年挖的象山冈正是南越二代王赵眛的墓葬所在地,只是他没有挖透,才使墓葬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r

赵佗墓葬成谜,目前考古发掘也无突破。既然葬宝无数,自然会采用防盗措施,而最有效的就是密葬。道理很简单,只要能找到墓总有办法打开,除非你找不到,比如曹操、刘备、朱元璋等人的墓均采用了“密葬”方式。

秘葬就是用一种隐蔽或迷惑人的方式下葬,也就是造一堆虚冢假墓出来。其实春秋时期,就有“虚冢”出现了,比如孔子墓为防被盗,其弟子就造了五座假墓。假坟其实与真坟外表看没什么区别,只是里边不埋死人,所以挖开空无一物,无论是盗墓贼还是现代考古碰见了都会失望。

在唐代郑熊著的《番禺杂记》记载:“赵佗疑冢在县东北二百步,相传佗死营墓数处,及葬,丧车从四门出,故不知墓之所在”。意思是说,赵佗下葬时,从四个城门,抬出多具棺材,挖了好几个墓穴,所以人们不知葬于何处,他的真墓也找不到了。\r

秦汉之前,盗墓还不算盛行,到了十六国时期,皇帝盗墓与盗皇帝墓成了家常便饭,赵佗实行秘葬,足见其先见之明。所以也有“佗生有奉制称藩之书。死有秘异神密之墓”一说。

三国时期,前有项羽盗挖秦始皇陵墓,后有赤眉军盗挖西汉皇陵,再有董卓盗挖汉武帝茂陵,而曹操本就是一位盗墓达人,所以曹操生前就设了“七十二疑冢”,死后数门出殡,以致于他的墓也成了一个谜团。

再比如十六国时期皇帝的墓葬就很少发现,因为他们挖光了前代帝王陵寝,自然都想到了为自己安排后路。朱元璋在建明孝陵时就将周边的平民冢全铲除了,他死之后也采用了密葬的方式。朱元璋死后第7天就下葬了,下葬那天,南京十三城门同时出棺,弄得眼花缭乱,谁也说不准他究竟葬到了哪里,于是就有了马皇后守孤陵哭泣的传说。

赵佗陵墓至今没被发现,说明他的反盗手段极其高超,时隔两千多年,依旧沉睡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下。但是,在唐朝时就有人写了一篇叫《崔炜传》的小说,说主人公崔炜经仙人指点,进了赵佗的墓穴。目极处是无穷无尽的珠宝,光芒四射,璀璨如星空一般。另外,赵佗还送了崔炜一名美女与一颗西域夜明珠。

根据小说情节,于是某历史系教授大胆设想,赵佗墓在唐代已有盗墓贼进入。理由是创作源于生活,不是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就写不出生动逼真的《崔炜传》,而小说中的场景与八十年代发掘的南越文王赵眜的墓中所见非常相似,所以这或者不是一种巧合。当然,荒诞不经的小说不能代表严谨认真的考古,希望地下还保存着一座完整的宝藏。\r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63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