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小河墓地?去小河墓地要多少钱

2023-03-13 23:55:19 646 0
百科密码
1934年,新疆有位猎人打猎时迷失方向,误入罗布泊深处,侥幸活了下来,从此精神恍惚,逢人便说,自己遇见一座鬼城里面有上千口棺材。

别人都把他的话当做笑料,一位外国探险家对此却深信不疑,花重金请他做向导。

这位外国探险家叫贝格曼是瑞典人考古学者,对考古有浓厚的兴趣。当他得到鬼城的消息,第一时间找到了这位猎人,让他带自己去罗布泊深处,探寻千口棺材的鬼城之谜。

怎么去小河墓地?去小河墓地要多少钱

猎人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情,说什么也不肯去。贝格曼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经过几天时间说服猎人,答应给他丰厚报酬,猎人最后勉强答应。

两人准备充足后,凭着猎人的记忆,这天来到了罗布泊深处一小河边,只见沙丘上竖起无数根高大的木桩,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棺材,眼前的一幕让见多识广的考古学者贝格曼震惊不已,画面看起来阴森恐怖,猎人嚷着要回去。

贝格曼答应把给他的报酬加倍,又警告这位猎人,一个人回去路上危险,猎人无奈只好留下。

贝格曼特别兴奋,自己的发现一定震惊考古界,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口棺材,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这千年之前的干尸,看起来就像刚刚死去不久。

正当他要进一步研究时,突然乌云密布,狂风突起,沙尘暴说来就来,席卷而过,两人凭着丰富的经验,躲过一劫。所有东西被风沙掩埋。没有了补给,无法继续,两人撤出罗布泊深处这个怪异的地方。

贝格曼回国后得了一场大病,找了许多医生,也没查出是病因,在生命最后几年时间里,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写出一本考古笔记,在笔记里那片千口棺材的鬼城被称之为小河墓地。

这位身体健壮的考古学者是怎么得病的没人知道,得的什么病也没人知道,或许是神秘的诅咒?不得而知。

后来许多探险家,考古学者按照贝格曼考古笔记上的记录,始终找不到罗布泊深处的小河墓地,有的人还险些丧生,此事就此搁浅。

直到2003年,一队执行秘密任务的军人偶然发现这座传说中的鬼城。只见沙丘上插满了高大的木桩,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显得格外诡异。

训练有素的军人,并不惧怕这些东西。立即下车查看情况,发现不仅有木桩还有不少动物残骸,尸骨和器皿,应该是一个庞大的古墓群,立即上报国家文物部门。

文物部门的领导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考古队,奔赴罗布泊深处的小河墓地进行发掘性工作。

考古队却始终找不到传说中的千口棺材,直到第三天,事情才出现转机,有位队员挖出一口棺材。考古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材盖子后,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具年轻女性干尸,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将其命名为小河公主。

这次重大的发现惊动了整个考古界,许多考古界专家学者直奔现场,包括考古界著名的古人体构造专家朱泓教授。

鉴定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生活在四千多年前的小河公主,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亚洲人,属于欧罗巴人种。难道四千年前欧洲就已定与中国建交?又是什么原因令她来到这里?小河公主的尸经历四千多年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谜团接连而来。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胡杨树做成的棺材能让尸体长久保存的原因是胡杨树分泌出的白色液体涂抹在尸体上,可以千年不腐。

难道小河公主尸体保存完好的原因真的是胡杨木棺材和胡杨树分泌出白色液体的原因?考古学家还真的在小河公主尸体表面发现了一层粘稠的乳白色物质。

不过这次鉴定结果更是出人意料,乳白色物质并不是胡杨木的分泌液,而且地道的奶酪。

最后考古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沙漠里干燥的气候和周围的环境,小河公主的尸体才得以保存的如此完好。紧接着脸上神秘的微笑也有了答案。考古学家在干尸的旁边发现一小块头骨,经过骨骼专家鉴定,这是一个出生没多久就夭折的婴儿头骨。

考古学家推测小河公主是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而死,孩子的出生令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几千年前,为什么一个欧洲美女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的沙漠深处定居生活?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

有一种比较接近的说法是,小河公主可能与著名的楼兰美女有关系。1980年一个探险队,在罗布泊附近发现一座城池废墟,经过考察,专家惊喜地发现这座城池废墟就是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遗址,在这里发掘出大量珍贵的西汉文物。

同时出土了一具两千多年前的女性干尸,面部复原后,是个绝色美女,这个就是著名的楼兰美女。

那么楼兰美女和小河公主有什么联系?楼兰遗址和小河墓地之间只有一百公里的距离,有专家认为小河墓地可能是楼兰国贵族修建的墓地。

又有考古学家对两具干尸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小河公主生活的年代,楼兰古国还没有建立,而且楼兰美女此比小河公主整整晚了一千多年,由此断定小河公主并非楼兰人,那么小河墓地埋葬的究竟是一群什么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至今仍是需要解开的谜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喜欢的朋友可以或者给个鼓励万分感谢!你的轻轻一赞,我将努力向前

一:小河墓地可以去吗

  140多根大都是4米多高粗壮的木柱,密密地插在沙丘的顶部,强烈的沙漠风暴和烈日已经将它们顶部劈开了花,但它们依然倔 强地兀立着。周围错乱散落的是难以尽数的弧形棺板,被肢解了 的木乃伊、龇牙咧嘴的颅骨、尖顶毡帽、尸体裹身的粗毛布、草编小萎等。贝格曼在这里只进行了粗略的工作,发掘了 12座墓葬,带 回了 200件文物,出版了《新疆考古记》。

二:小河墓地怎么进去

(※本文系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华夏地理》过刊精华内容,选自2007年8月刊)

撰文:李文瑛

摄影:刘玉生

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一处神秘墓葬隐藏于大漠深处4000年,于本世纪初发掘的墓葬多达167座,且五层叠压,错综复杂。30多具保存完好的干尸、船形棺木、男根女阴立柱、新近发现的人身木腿形象、蛇形木雕、牛头羊首,草编器具,众多神秘怪诞造型令人匪夷所思——这就是小河墓地。

(滑动下图俯瞰小河墓地南区高清版)

墓地由木柱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由上下五层墓葬叠压,发掘墓葬139座。图为南区第四、五层的棺木俯瞰图。

什么人被葬在这里?他们因何拥有这如此诡异的最后居所?小河墓地还有多少惊人大发现?

小河墓地是一座椭圆形的沙山,高出地表7米余,长74、宽35米。沙山表面密密丛丛矗立胡杨木柱百余根,远远望去,犹如沙海中的一片丛林。

(本图片

1939年,小河墓地最初由瑞典人贝格曼发现。然而,此后60年间小河墓地如同人间蒸发,人们再未窥见它的影子。1979年,新疆的考古工

按图索骥,终于在2000年12月底,这一神秘古迹再次被世人发现。2002年,新疆考古所考古队第一次深入小河墓地;2005年3月,考古队三度进入沙漠腹地,这次是时间最短的一次,却也是最艰辛的一次,在风季的沙漠无人区,队员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熬过了酷热的夏季。

罗布荒原夏季最高温达50、60度,冬季干冷,作业时间只有秋季的10月到次年的3月。

此时的墓地已被严重破坏,沙山上下一片狼藉,随时随地都会碰到错乱散落的棺板、木柱、被肢解的干尸骨骸以及各种遗物。经调查统计,因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的墓葬竟达190多座。

小河墓地独特的遗存景观——木柱的丛林

考古队为发掘需要,现场安装了排沙专用的传输带。

小河木棺一般是由胡杨木制成的侧板、两挡、盖板拼合形成,形似无底的独木 舟,棺上蒙盖着牛皮。而事实上这种无底的船棺,很大可能是女阴的抽象符号,小河人将亡灵送归母体,表达着对生命之门的膜拜。

制图:程强

木棺最前端高大的涂红木柱则可能是用来通天的神柱。干旱的沙漠,将数千年之遥的历史定格在这里:在小河墓地一片火红的沙山上,人们安葬逝者,举行祭祖祈育的神圣活动,希冀祖灵佑护,祈盼生命繁衍、万物丰产,这一切构成了小河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内涵。

埋在阳面的墓葬尸体普遍保存较好,成为珍贵的干尸标本。M11女性墓主人有着卵圆型的面庞、披肩栗色长发、小巧的鼻梁、丰厚的嘴唇,如同熟睡一般。

在接下来的发掘中,很多独具特征的干尸被揭露出来:上图为美丽的M11的墓女主人,保存完好得如同刚刚睡去。

大多数死者身上还散置大量麻黄小枝、麦粒、黍粒以及牛羊的耳朵尖,甚至有的儿童身上也会撒有麦粒,与此对应的是当年小河绿洲区域内灌溉农业的发达。

小河墓葬一般每个木棺内葬殓一人,死者头向大多朝向东方,仰身直卧,头戴毡帽,帽上手上多有装饰。

小河干尸身上均包裹宽大毛织斗篷,有的斗篷上还织有美丽的红色花纹。

葬在这里的每个人几乎都佩戴腕饰,一般由多根细毛绳相拼而成,在绳上穿缀几颗小玉珠。

M24的墓主人被怀疑是一个巫师,他有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随葬品,他的“通天柱”上嵌小铜片,大小不过1厘米。而其身上无处不在与数字七有关的事项,也令人陷入无尽遐想。

(点击下图放大已看清文字)

“七”在小河是一个频繁出现的神秘数字。M24这座木棺中的男人就是一个被“七”包围的典型——手腕佩戴七圈珠链;其下半身摆满木器,木片上刻着七道细槽;立木上有七道旋纹;鼻梁上绕着七道红线......对“七”这个数字的崇拜,不仅历史悠久,且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而小河的发现将“七”这个数字在哲学或宗教意义上的研究时限,向前推进了数千年。

俄罗斯学者告诉我们,在西方,早期的冶铜匠被认为是巫师,炼出的铜是巫师通过法术创造的“神物”。那么,小河人将铜片镶在男根、女阴、“通天柱”这类象征物上,可能也赋予了这些小铜片某种超自然力量吧。

有意思的是,有的棺中除葬敛真人外,前后还发现了十几具木制的尸体。其中有三具高3米左右的木头人,从其高度和基座看不可能放在木棺里,估计是耸立在墓地某个特殊位置上,用它来护佑原始公共墓地中的诸魂,或用来做公共祭祀时的道具——木人之灵。

“木人”的出现应与古人的灵魂信仰有关,他们相信人死后肉体虽然死亡,但灵魂却不死,人体只是灵魂的居所。因为某种原因,亲人尸骨不存,便以木尸代替,使死者的灵魂有所归依。

有人说大鼻子恰好是小河欧罗巴人种面貌的写照,有一定道理;但极力突出高耸的鼻子,不大可能只是对一个造型特征的单纯夸张,或另有涵义。

而当编号M34的木棺被打开,

才发现此处所葬尸体更为令人惊异。

编号M34干尸

包裹在斗篷里的男性墓主,他的头颅是真人的,斗篷下伸出的两条腿却分明是两根木棍。“是假肢吧?”有的队员猜测。

这具男性干尸有着真人的头和双臂,却只有木头躯干与双腿。墓主有可能是死后先被葬于别处,后迁葬小河墓地。

在发掘现场的体质人类学专家朱泓教授笑道:“如果真是假肢那就不得了,在 4000年前能把人的大动脉切断后、安上假肢又能存活的话,那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手术”。

在小河人的心目中,部族的公共墓地是灵魂最终的安居之所,既便客死他乡,亲人们也会将他们的遗体重新安葬在这片圣地上,以木头代替缺失的肢体,无非是希望能够以完整的躯体入土为安。

(滑动下图,纵览小河墓地全部信息点)

《华夏地理》2018/2019年典藏版

父亲节限时特惠中!

进入《国家地理》官方微店尽情选购

三:小河墓地纪录片

《大国崛起》绝对良心纪录片。《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

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2007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大国崛起》是我看过之后最喜欢的纪录片,里面详细的描述了近代以来各国崛起的原因及后来的衰落。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描述的特别详尽。绝对的良心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修文物》是2016年1月7日在CCTV-9播出的纪录片。本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在如今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跟那些文物们在打交道,尤其是有关王津老师傅的那集,儒雅有风度,这才是大国匠人的风范,择一事,忠一生。

《公元一六四四》《公元一六四四》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4集高清电视纪录片,45分钟/集。

公元1644年,明末清初,风云变幻,发掘历史从未触及的真实细节;靠近三百多年前那些大悲大喜的面孔,体会历史深处的隐痛和茫然;在政权更迭频繁的王朝悲喜中,品味历史留下的启示。

这部纪录片很给人启示,一个选择甚至就影响当时历史的整个走向。纪录片里运用了很多真人表演来呈现当时的情景,很真实,能够让观众更理解当时的情况。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46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