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怎么死的?怎么评价孝文帝

2023-01-07 19:49:59 589 0
奇闻观察室

孝文帝怎么死的,大家都知道,他是被冯太后毒死的。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孝文帝,却是死于自己的儿子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孝文帝的儿子,名叫冯弘。冯弘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于是,他想要夺取皇位。但是,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最后,他被杀了。他死后,他的儿子冯绍峰继承了皇位。

一、孝文帝和汉文帝是同一个人吗?

优质答案1:

孝文帝怎么死的?怎么评价孝文帝

很明显不是一个人:孝文帝是北魏时期的,而汉文帝是汉朝的第3个皇帝。

汉文帝本名刘恒,谥号孝文皇帝,一般称之为汉文帝。

刘恒(前202年1月15日—前157年6月),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

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

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后元七年(前157年)六月初一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群臣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于霸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

孝文帝,名为拓跋宏,汉名元洪,是献文帝的长子,生于公元467年,卒于499年,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五岁即登基,在祖母文明太后的临朝听政下积极进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后孝文帝亲身执政,继续推进改革,加强吏治,实行三长治与均田制,随后为了推行汉化,迁都洛阳,替换汉服,使用汉语,鼓励同汉族通婚,于是,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局面出现,各族矛盾也得到缓和。

孝文帝汉化三部曲

冯太后把持朝政,单纯顺从

孝文帝五岁登基,年龄尚幼小,所以一切由祖母文明太后颁布实施,所以这个时期,孝文帝对汉化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据《魏书》载:“冯太后颁布汉化措施的时候,孝文帝才刚满10岁。”身体发育还未完善,汉化各项政策只能停留在模糊吸收阶段,不能完全理解。后孝文帝登基亲身处理朝政,但是这时期冯太后仍然一手把持朝政,并对孝文帝严格监视及压制,孝文帝不敢反抗,只能是作单纯的顺从。

孝文帝认识加深,开始理智认同汉化

孝文帝随着年龄的增加,智力慢慢发育成熟,对待汉化上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受太后的影响,从小就喜爱汉族中原文化,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加上求知欲强烈,对汉文化作品经常手不离卷,促进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认同。

推行汉化政策,对国家进行汉化改革

由于孝文帝早期尚处于幼小感性阶段,执政能力薄弱,又受冯太后的监管和压制,因此,在对待汉化问题上,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汉文化,大展拳脚。待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各方面也成熟起来,亲自执政,加上理想远大,企图建设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于是,孝文帝改革内政,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推行汉化,以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由于他执着坚定的信念,所以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全所未有的成功。

孝文帝改革导致了民族精神的分裂

孝文帝理想远大,迁都洛阳是想继续推行汉化改革,将国家打造出一个繁荣强盛的王朝。洛阳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孝文帝想全面效仿中原文化习俗,但是,迁都并未给北魏王朝带来多少政治利益,不但没有使国家昌盛,反而使得原来鲜卑族彪悍的民风转变为淳朴民风,消弱了民族凝聚力,加速了内部分裂。在孝文帝迁都之前,就有许多朝臣及贵族反对,接着又发生了内部叛乱,加之,中央集权控制力在北纬广袤的土地上参差不齐,因此,分裂是必然的。

改革民族文化载体,践踏了民族自尊心

孝文帝为了学习汉化文明,对鲜卑族进行激进的改革。为了追求儒雅,对鲜卑族的文字、服饰进行璀璨,《魏书》里有论述:“民族根底莫若语言,语言消失,则是不自爱其语言也。”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孝文帝改革短期内取得了成效,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语言、服装的改变就以为民族同化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而且践踏了本民族的尊严,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既不信任的表现,自然受到本民族的强烈抵制,“魏主欲变其旧风,国人多不悦”。

结语

孝文帝汉化改革是出于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而颁布的激进措施,与其接受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时是分不开的,但是没有尊重本民族文化特征而强行易风易俗,失去了民心,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优质答案2: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孝文帝:第一个是汉文帝刘恒,他是刘邦的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因为是以孝治国,死后谥号孝文皇帝;第二个孝文帝很多人应该知道,他就是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他是鲜卑人,其汉化改革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一、历史上有几个孝文帝

历史上有2个孝文帝,西汉孝文帝和北魏孝文帝。以时间来看,西汉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是第一个孝文帝,北魏拓跋宏(467年-499年)是第二个;以名气来看,北魏拓跋宏更为出名,其“太和改制”影响深远,如今很多汉姓都是拓跋宏汉化改革而来。

1、西汉孝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西汉第五位皇帝,他是汉高帝刘邦第四子。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前157年,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谥号孝文皇帝。

虽然名声不及北魏孝文帝,但刘恒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刘恒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据查询,刘恒治下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其实,当问到历史上有几个孝文帝时,大家都会想到北魏孝文皇帝(467年—499年),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拓跋宏5岁跟着冯太后,23岁正式亲政,受冯太后影响,拓跋宏对北魏进行了各种改革,不仅促进了北魏经济,稳定了政权,还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拓跋宏在位期间,对北魏进行各种改革,其改革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并改鲜卑姓为汉姓。拓跋宏的这一系列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为什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而不是长安?

优质答案1:

因为北魏从大同迁都到了洛阳就汉化了,而北魏从洛阳迁都西安的西魏又胡化了,这就是北魏不迁西安的原因,事实证明如果北魏迁都西安的话还不如留在大同呢!

优质答案2: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大力推荐汉化。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迁都,将北魏的都城从偏僻的平城搬迁到了处于黄河流域腹地的洛阳。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且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公元493年他召集百官宣称要大举伐齐,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迁都洛阳。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优质答案3: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公元529年,南梁陈庆之出使洛阳,发出如此感叹。

此时距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不过35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除了汉化以外,就是重建中原正统。

1,从文化角度而言,洛阳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晋室即使南渡依然说的是洛阳雅音,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导致的北方乱局使洛阳一度衰落,所以陈庆之最初以为晋宋以来洛阳已成荒土。

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北方有两次统一,其一为前秦,其二为北魏。

为了一统天下,苻坚选择灭东晋以取得正统地位,而拓跋宏则选择重建北方华夏正统,而正统的根本便在洛阳。

以陈庆之在洛阳的所见,可以看出当时的北方的经济文化已经开始恢复,而当北方民族融合完成之时,便是天下重新一统之日。

2,从东汉开始至魏晋,我国各朝的首都一直都是洛阳,所以拓跋宏选择迁都洛阳也是很自然的想法。

此外,从魏孝文帝南下打的是南征南齐的旗号,向西拐到长安也不合适啊

三、孝文帝为啥要迁都洛阳?待在大同不好吗?

优质答案1:

迁都洛阳是汉化改革的前提。待在平城,改革措施无法推行。平城是鲜卑族的中心,风行的全是鲜卑习俗。试想:若有某一贵族响应孝文帝政策,在大街上穿汉服,说汉话,极有可能被人diss,心理压力之可想而知。若到洛阳,流行的都是汉人习俗。鲜卑贵族在这样的环境里能更快地接受汉化措施。所以,若要汉化必先迁都。

优质答案2:

魏孝文帝迁都当然是有原因的。

源自历史的传统。

这是迁都前的平城,位于山西大同。

《东阳王丕传》记载,孝文帝和群臣说,

卿等或以朕无为移徙也。昔平文皇帝弃背率土,昭成营居盛乐,太祖道武皇帝神武应天,迁居平城。朕虽虚寡,幸属胜残之运,故移宅中原,肇成皇宇。卿等当奉先君令德,光迹洪规。

从中我们可看出为什么迁都,这是有历史的传统的。先祖就曾多次迁都。从平文皇帝到太祖皇帝,都曾迁都。他的意思是,我迁一次又怎么了。还有一段文字,出自《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

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都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

一个是东木根山,一个是盛乐。

《魏书·序纪》:东晋太宁二年(324),惠皇帝拓拔贺傉“以诸部人情未患款顺,乃筑城于东木根山,徙都之”

而盛乐则到了长城脚下。

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之北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可以说每一次迁都是往南发展,由草原到长城脚下,再进入长城内侧的农耕地区。对鲜卑族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影响。迁都洛阳是南迁进程的继续。

二、气候原因

南朝史载“土气寒凝,风砂恒起,六月雨雪。议迁都洛京。”这说出了天气的恶劣。为什么有风砂呢?

大同就在山西省北边,长城脚下。西边有黄土高原,北边是内蒙古大草原。寒冷的风沙是不利于人民生活和生产的。

粮食危机

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农牧业生产。做为一个国都,是难以满足人们的粮食供应的。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太宗永兴中,频有水旱,诏简宫人非所当御及非执作伎巧,自余出赐鳏民。神瑞二年,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帝以饥将迁都于邺,用博士崔浩计乃止。

这段材料出自《魏书》这段材料说得很形象。又有水灾,又有旱灾,宫里都养活不了人了,就让那些宫里人放出去,赐给鳏民。后来,年成又不好,都有饿死的人了,怎么办哟,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想到了迁都了。可以看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呀。

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我们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那里没有水运可以运输粮食。解决不了粮食运输的问题。

洛阳的水系

我以平城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今迁都洛阳,欲通四方之运,而民犹惮河流之险;故朕有此行,所以开百姓之心也

这段话出自《齐纪六》是孝文帝说的。平城的交通阻塞,运粮困难,以致于一到荒年,就会坐以待毙,而到了洛阳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再看洛阳呢?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可以水系四通八达,为龙兴之地。

地理位置偏僻,非治国之地。

孝文帝就给大臣说过, 这里太偏了。在九州之外,我们得迁到中原去。

“今代在恒山之北,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迁于中原。”

做为一个统治整个黄河流域的大国,怎么能偏安一隅呢?他还说,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这里治国实在是不行呀。你怎么能统治中原呢?

洛阳的优势

首先,洛阳是古都,有文化传承。《魏书》中,李韶就说,

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

孝文帝也觉得如此。这里才是王权的象征。位居天下之中,君临天下,这里王者气派。另外,孝文帝自幼深受儒学的熏陶,教育,对于洛阳的文化底蕴,也是仰慕已久。他后来巡洛阳,周巡故宫旧址,禁不住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可以说这里,适应了他内心中的正统观念和大一统的思想。是他所憧憬已久的。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89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