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老师还要说一句:体育老师有事,我来代他上课,今天我们做个模考。。。
体育老师总是很忙,体育老师总是有事。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体育老师缺席就越来越严重。
我们越来越重视成绩,忽视了体育这一项。
但是体育,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课程啊!
回望历史,旧中国积贫积弱、体育落后、国民体质羸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被蔑称为“东亚病夫”。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的一篇文章向国人发出过著名的“奥运三问”,表达了当时体育界对国衰民弱现状的强烈不满。体育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尊严。在积贫积弱的时代,许多有识之士率先意识到要把体育与救国相连,认为挽救国家民族必须培养新的国民,要以体育推动国民觉醒,促进救国图强。
1917年4月1日,年轻的教员同志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体育之研究》的著名文章,号召中国年轻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并指出:“国力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他认为体育的作用在于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展示了教员同志早期“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
教员年轻的时候,酷爱体育,为了锻炼,冬天还用冷水洗澡。
就是这强健的体魄给教员打下来好身体。
不然两万五千里长征,走下来,没有点体力怎么行?
更何况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也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
体育锻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可不重视啊!
立足当下,身体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青少年健康尤为关键。放眼未来,祖国下一代的健康状况在很大意义上预示着未来我国的竞争潜力,青少年只有锻炼和塑造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提供坚强支撑,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基础。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对教育内涵有着高度概括。要求我们加强青少年精神与体魄的全面教育,培养出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新时代接班人,在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中,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
文化是体育之根,精神是体育之魂。
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体育的精髓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真的非常支持福州这项举措。
孩子身体好,这是对孩子未来一辈子都有好处的事情啊!
身体好,才有后面的学习好。身体不好,学习再好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那是学术、政治、音乐等各种领域的牛人,很多人都是体育健将。
其实,早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长周济代表教育部向全国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每天锻炼一小时”,这是应该终身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健康人生的基本条件。
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历程,也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
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幸福人生的最终目标,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加强体育锻炼,真的很有必要!
相关文章
- 有本事的人,话都很少(有本事的人话少,没本事的人话多)
- 公务员上岸后,生活真的平淡如水吗?(公务员上岸后还能考研吗)
- 为什么一边是寒门难出贵子,另一边网上又是铺天盖地的报道寒门学子考上名校?(寒跟冷有什么区别)
- 网传一清华法律高材生被「达辉律所」辞退后自尽离世,如何看待此事件?
- 985毕业生涌入县城,选调生成考公「捷径」和「保底」选项,如何看待当今高学历人才就业选择?(农村出来的985大学生)
- 「双一流」本科毕业生考研时更多关注普通高校,媒体评「逆向考研」有助破除考研唯名校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如何看边远地区冷门岗位空缺问题?(敦煌考古编制岗位)
- 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何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工作的意义在于什么)
- 为什么如今某些年轻人越来越怨恨“原生家庭”了?(为什么现在吗)
- 雷军称37岁已财务自由,称办小米是为了影响全世界,如何看待其发言?普通人是否有机会达到财务自由?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