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介绍,2021年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18亿,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教育部介绍,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师症教育是实施)

2022-11-19 17:52:03 1041 0
三知公考
这数据只能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学历越来越内卷。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被迫读研读博,只为了一个普通的工作。

搞教育的人,赚盆满钵满,就这么简单!

教育部介绍,2021年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18亿,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教育部介绍,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师症教育是实施)

难怪有句话说,3000块钱一个月你请不了农民工,但是你可以请得起一个大学生!原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这么多啊!难怪现在都在说内卷,找不到工作什么的!原来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太多了,读个大学也找不到什么工作,只能成为灵活就业,被统计为就业意向率!高等教育2个亿,北大核物理博士卷街道!高等教育2个亿,北大硕士入职殡仪馆!我们有那么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怎么网上那么多反智言论?我们有那么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怎么网上打钱的人那么多?怎么就那么多人上当受骗,怎么就一遇到疫情就谣言满天飞?也没见过这2个亿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就把中国人的素质提升多少啊?那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真的没有好处,增加无效内卷罢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变多了,一定要从大扩招开始讲起!

一、什么是大扩招

1999年6月,国家正式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令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当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这其中,普通高校本科生在1999年扩招了43.41%,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23.86%,2001年为19.10%,2002年为14.92%。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了1000万。而时间到了2010年以后,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在400万以上,2020年毕业生人数差不多1000万,2021年更是突破了1000万人。详图如下:

与本科生扩招一样,特别是08年经济危机以来,硕士研究生也开始了大扩招。特别是2021年受到疫情影响,硕士生最终录取人数在110万人左右,详细可以看下面这个图。我们有理由相信,2022年考研,招生人数肯定不比2021年少。2023年考研,预计报考人数520万。研究生的狂热追求,只导致了每年考研国家线的水涨船高。2022年的当下中国在校注册的研究生人数,超过了300万。每年光硕士毕业生就100万啊!每年100万硕士涌入职场,又是一波疯狂内卷的开始。20年前,中国研究生在校人数是60万。20年后,这个人数至少翻了5倍。可是这20年,上哪去扩大五倍的好岗位?扩招研究生能暂时缓解一下就业,但是坏处是无穷无尽的!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岗位,压根用不上研究生学历。这才是真相!扩招研究生是可以缓解就业,可是无疑会严重增加普通岗位的内卷,从而导致所谓的高学历人充斥着基层岗位,自己怨声载道,又没有晋升空间,最后只能自认倒霉,躺平摸鱼混日子。扩招研究生必然导致学历含金量变水!研究生研究生,这是一个做研究的,搞学术的。可是这每年100万研究生,都是为了搞学术吗?不,绝大数就是为了混个学历,水个硕士,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啥用的辣鸡硕士。读研只为进鹅厂,今年进不了,延毕一年,明年接着申鹅厂。读研的人多了,可是适合研究生的工作并没有增加。只会导致严重的内卷,和高知低就。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还只能从事xxxx工作。从而怨气极重,不安心本职工作。但是他们忘记了,就算他们读了个研究生,也改变不了他们水货的本质!研究生的大扩招就是导致产生一群水货硕士。我就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果你想考好一点地区的法院检察院的公务员岗位,很多地方,比如说大连市中院,你本科学历,法学类,甚至不过司法考试都可以报名,到2016年之前,很多法官助理岗位,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就能报名。但是到了2020年、2021年呢?同样的中级人民法院,要求的助理岗位是法学本科、法学硕士,通过司考A证。这才过了几年?怎么要求就变得这么高?干的活呢?干得活都是一样的!你说为什么要招研究生?你说内卷不内卷?我们再来看看教师这个职业!你告诉我,幼儿园、中小学老师这个活凭什么需要研究生学历?确实教师需要理论支撑,但是基础教育的教师,更多的需要的是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如今学历的内卷,已经让很多的地方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硕士学历起步了。这不是最大的浪费吗?读那么多年书,最后来当小学、幼儿园老师。你要说是什么重点小学,贵族幼儿园,精英教育。我觉得没问题!可是这成了普遍现象!那就很扯淡啊!就连我们二线城市大连,十年前,教师招聘就几乎清一色研究生了。

这个图是2017年的,招聘27人,只有三四个本科生。不信看看这两个图,这是2020年的。初中老师不是研究生根本就去不了。还一堆小学老师都是研究生。你就想想吧,现在教育学类,内卷到什么地步了?我们大连每年招聘的教师也有近千人,这十年,已经招聘了好几千名研究生了。你告诉我说,这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利于培养人才。那你自己试试啊,你要是个研究生,你这个待遇不给解决,那个级别无法晋升。一大堆中老年教师把位子把持的死死的,一点晋升空间都没有,你开心吗?你有怨气吗?只要早你几年来上班的人,早就把晋升的位子占满,领导告诉你职称早就超标了,年轻人都要忍耐。忍耐忍耐,你看一眼,你周围的朋友都和你一样,你还有什么盼头?香樟哥认识的所有高学历的基层年轻教师,心里都是极其不爽!你说法官的专业要求高,需要硕士,好的,我们看看普通公务员公务员报考,基本上都写着本科以上学历即可。可是现在的内卷就造成了,大城市的岗位,哪怕是街道公务员,也一堆硕博去卷。最后上岸的清一色的硕博。北京的基层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可基本录用的都是名校生。自古帝都居之不易!但是一名女博士最后成为了街道的公务员。我真的是心里觉得怪怪的。根据有些媒体的调查显示,这位学霸女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听这个名字,就能盲猜应该是一名理工科的学霸,据爱八卦的网友透露,这位北大女博士本科为山东大学,学习的是物理学专业理论。朴素的思维这个专业不应该是去搞原子弹的,民用也应该去搞核电站啊?这可是能够顺利完成北大的博士答辩,说明她自身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就算要考公务员,为什么不去各种选调生呢?怎么沦落到去当最基层的街道公务员呢?为了拿北京户口已经这么丧了吗?不知道这位女博士的博士生导师心理作何感想?要我说肯定哭昏在厕所里。要我说就是纯纯的高射炮打蚊子!做城管工作,综合执法,需要个搞核物理的博士吗?现在人才这么浪费了吗?哪怕送去当个老师也好啊!现在啊,考公务员都魔怔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这不就是研究生扩招闹得吗?你告诉我,这样招硕博工作人员,可以提高当地基层工作水平。大哥,我求你去基层机关里看看吧!我求你不知道就别开口了!绝大多数公务员岗位,大专文凭就够用了。你就是国家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太高学历真的是人才浪费。我们再来看看国企现在的国企有多卷!?举个栗子吧:就是想问问你,这姑娘好看吗?好看吧!人家不光好看,还是大学霸呢!人家本硕都是武汉大学吖!本硕985哦!你知道人家在干嘛吗?人家在高空拉电缆哦哦!

怎么样?人家985硕士,工科硕士吧?还是一名工人编制呢!你先别扯什么杭州dw工资高,待遇好。你以为dw是做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再看看仪器记录一下吗?是上高空拉电缆的。。。几十米米高空,风有多大?风吹日晒,就问你爽不爽?一个985美女硕士毕业后在泥巴地里打滚,在百米高空拉电缆哦!别跟我说,这是搞宣传,是摆拍。大哥,你要想说这句话,免开尊口,省的丢人。请你先去各地dw里转一圈看看,先看看。看看人家培训班为了当个班长,都咋弄吧。

别以为你家dw不这样,你多去看看,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谢谢。让你知道什么叫真的卷!卷上天。曾经一度我觉得当公务员真没劲,想辞职。当看见,top2的硕博在泥巴地里拉电线,藤校的硕博在寒风中拧螺丝。我瞬间觉得我一个211毕业的腊鸡小本科,一个月拿好几千块钱,可以坐在单位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我一点都不emo了。

我问他们,你985本硕毕业,却在当工人,拉电缆,滚泥堆。你甘心吗?他指了指前方那个奋力拉电缆的老哥,40多岁的他却有着饱经风的面容,活脱脱的像50多岁。那是我班长,20年前就是上海交大毕业的。我问他,不都说高学历的人干几年基层就会被调走吗?他笑了笑说:机关那种岗位是我这种人能干的吗?又指了指他后面那个老哥,说:这是我组队的工友,6年前哈工大的硕士,你看看他,不也还在拉电缆吗?再上一个大猛子的神图!

我国有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是有什么用?在很多名校,本科生没有研究生人数多,在清北这样的最高学府,每年毕业的博士生都有1000多人。

本科生与硕士生都变多了。我们这些读了大学的人,都是大扩张带来的福利,如果没有大扩张。像香樟这样的普通小镇做题家,可能只能上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而不能有机会进入211大学深造。大扩张,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上本科、研究生的机会。中国新成立很多高校,已经存在的高校人数扩大了好几倍,原来的小校区装不下了怎么办?建新校区、建分校。教育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而教育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产业。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年来提升了很多。可是好的工作岗位这20年来并没有增加太多,虽然新兴的IT产业吸纳了很多的高端人才,但是这些高端产业的吸收能力还是有限。举个例子,很多硕士博士倾向于去高校任教,可是中国这些年并没有增加太多的高校,也没有新增太多的学院。70后的北大毕业生,本科毕业就能留校,顺便念个硕士就可以留校当老师,可是90后的北大博士毕业生,连北大都留不住,只能选择去次一等的高校当老师。211以上的大学开始各种挑剔,要求新任教师,本科学历必须是211以上,还得有海外留学经历。为什么进高校的条件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苛。这和大扩招是分不开的。简而言之,学历肯定是不如之前值钱了。但是我们也要庆幸,如果没有大扩招,我们绝大多数上的大学要降一个层次,但是我们也要悲哀的注意到,因为大扩招,我们学历的含金量在疯狂贬值。接下来的这两个数据很能说明现在内卷的问题:第一个数据2022年考研的报考人数是422万人,去年2021年的最终报考人数是377万。2022年报考人数比去年多了几十万。2023年预计考研人数520万,你说吓人不吓人?如果经济形势好,就业好,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去考研?并且考研的人,应届生的比例是惊人的!2021年和2022年研究生招生又一轮大扩招,最终招录了110万名研究生从而暂缓了就业。2023年的研究生招生,可能会招120万名研究生,以缓解缓解就业。如果经济形势好,哪有那么多人愿意继续读书?

第二个数据刚刚结束的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最终通过审核的人数是213万余人,什么概念?2021年最终报考人数是151万余人,今年比去年多了60万人报名。而国家公务员考试,60%以上的岗位是限制了应届生才能报名的,累计大约2万余个岗位职数。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吸引多少应届生踊跃报名参加?这200多万应届生中,又该有多少人报名了国考呢?我们知道,平均一下,2022年国考的平均报考比例是68:1。那么这2万余个岗位,粗浅估计一下,就有136万应届生报名了。真的有那么多应届生报名国考吗?安徽一个消防的岗位,限制应届生,限制教育学类报名,你知道吗?吸引了1000多人报名!你说卷不卷?如果经济形势好,真的会有那么多人去考公务员嘛?一个西藏阿里地区的岗位,因为是三不限,史无前例的吸引了2万人报名!你说吓人不?

这两个数据,应该可以帮助你了解今年的就业形势吧?你觉得会乐观吗?在我印象里,史上最严毕业季这几个字,每年都在提,好像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而今年,如果你刚好赶上毕业季,你面对的毕业季,将是空前严峻的。

人民网都这么说咯

作为一个已经而立之年的90年出生的老职工,我印象里08年经济危机以来,就开始说最难就业季。都最难了十多年了。而且这个提法会一直持续下去,就业难的现象不会那么快缓解。

香樟哥上班以后有一个规律,有次和一个三线城市某市局的朋友聊天,朋友就说,现在考公务员的孩子学历越来越高了,以前来个211的本科都觉得是来了高材生,现在985的硕士都来他们三四线城市当公务员了。。。经济形势不好,公考就是热门选择。看看历年报考人数就知道了。。。

10年前,那时候的我,还在大学的象牙塔里读书,考公务员只不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尝试,那个时候考公机构,就是中公华图粉笔,没有现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小机构。考公务员也挺热门的,但是远没有现在这么夸张。我清晰的记得几个事:A、警校并不那么受大家热捧,只要能考个二本线,基本就能去读各地的省警校,警校就业也惨淡,没有什么警校联考,警校生也不能保证大学毕业就入警。B、师范类院校提前批,只有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愿意去报名,普通二本师范类专业,真的只有普通二本愿意报名。C、五六年前,选调生政策刚刚出台,很多人就算是裸考,也能考上,并没有什么难度。经常新闻里看到一个北大清华的硕博,在基层干了两三年,就提拔为副县长了。换句话说,选调生是求着清北的人来,来了真的落实待遇。但是很多人并不会选择去当选调生。D、我考上那个代管县级市的公务员时,同事们都说,你一个海事大学的高材生,怎么跑我们这里来了?E、十年前,大家羡慕的是那些签了什么大厂的工作,什么世界五百强的管培生。考公务员甚至被人看不起,尤其是那些想考回老家当公务员的人,都会被同学说成认为一流的毕业生去私企,二流的毕业生去国企,三流的毕业生才考公务员。10年后,我在上冲浪,我惊喜的发现,之前的那些事儿都颠倒了:A、警校高考的分数水涨船高,现在基本上全部比一本线还要高出不少分了。家长都巴不得孩子去读警校,毕业出来回家考个警察,稳定的公务员多好。毕竟警校联考制度出台,警校学生,最起码能回家当个小片警,一个当地公务员收入plus的职业哇!从警甚至成为热门职业。B、师范院校提前批,不比一本线高个几十分,是别想去读了。普通二本师范类专业,都要一本以上的分数才能考上,不为别的,因为师范类专业可以更方便得考教师编,教师也是非常稳定,非常好的选择。C、今天,选调生卷到天上去了,央选神仙打架我们就忍了,毕竟部委公务员,高大上,前途无量。可是一堆清北硕士疯狂卷各种地方上的选调生甚至事业编,那是不是就有点太那个啥了?2021年北大毕业生800人考公务员,创了北大最大就业群体。一些卷不了公务员的清北冷门专业的硕士,疯狂的去考什么事业编、还有临时工,这些新闻想必你也看到了。。。D、离开那个县级市的我,偶尔在和那边的哥们聊天时,他们告诉我,现在来县级市里当公务员的,都有985大学的研究生,我陷入了沉思。。。那么一个小地方,为什么需要985的硕士去呢?是不是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了?E、十年后,备考公务员是一件堂堂正正的事情,好像不考公务员的人,反而有些傻。无数名校学生疯狂的去卷什么街道。我在某街道看到本硕都是985的人,我知道了什么是卷到天上去。江浙那边一个随便地级市都有脸说我们招录公务员,要研究生以上,我就知道现在学历是有多么不值钱。。。也庆幸自己早早就上岸了。

这10年间,人们对于体制内工作的追捧,可见一斑。这十年间,就业不易,也可见一斑。也是这10年间,让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奋斗是奋斗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如考进体制内,背靠大树好乘凉。拿一份普通的工作,朝九晚五,也没什么不好的。有人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我倒认为,是因为高校研究生大扩招,造成了如今大量高学历人才疯狂报考公务员。2010年,研究生招生也就是几十万,2021年,研究生招生110万人。我有个小兄弟,19年来大外念某小宇宙的硕士,那一届,他老师招了7个学生。2020年,他老师招了17个学生,2021年,他老师招了22个学生。你说吓人不?一年真的消化的了这么多高材生吗?高学历的人多了,但是好的岗位是恒定的,并没有什么增加。那除了内卷,还能怎么办?

最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这些孩子的内卷,会最终变成无效内卷。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041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